汉字正义(17):有关简化字问题的几个认识误区(3-1)

作者:子正
font print 人气: 106
【字号】    
   标签: tags: ,

误区三:简化字比繁体字易学、易记、易写

汉字简化运动,从一开始所谓汉字“难认、难记、难写”,到后来所谓简化字比繁体字“易学、易记、易写”等说法,都是拍脑袋的妄言,未经任何科学论证。

如果说汉字(繁体字)真的是难学难用,那也只证明汉字(繁体字)是一种高级、先进的文字。常识与现实告诉我们,越简单越直观的东西越易学易用,越高级越先进的东西越难学、难用。

当然,高级、先进的东西难学难用,往往并不是它们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们对它们内在机制(原理)不能很好地把握,因为这些内在机制一般不能一目了然。一旦人们掌握这些内在机制,那么驾驭起来就比落后的东西简单轻松得多。

(一)文字学习使用的难易,主要取决于构成规律性,而非形体繁简

在〈汉字的造字理念与原则〉与〈汉字造字揭袐〉等文中已经揭示,汉字是按照“依类象形,形声相益”的原则创造,是形象与联想的结合;是系统设计、模组构造的产物,具有完整的系统性与严密的逻辑性。

所以,汉字虽经四、五千年的历史演变,今天人们仍可以通过“六书”对其进行构造分析,释读音义。

汉字依理据、按逻辑演绎的特点,在形声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形声字的构成,是典型的“属加种差”模式。如:

“鸡”与“凤”,一看就知道分别为读“奚”音与“凡”音的“鸟”类,与口语中同类事物的发音一对照,就能将文字与其所要表达的事物对号入座;“猪”与“猫”,一看就知道一个为“豕”属读“者”音的事物,一个为“豸”(猫科动物)属读“苗”音的事物,与口语中相应属类事物的发音一对照,就能将文字与其所要表达的对象相互联系。

所以,传统正体汉字,貌似繁难,实则极具表意理据,能够依规则、按逻辑演绎溯源,学习、掌握并不困难。

古代私塾教育,前一两年就能通过识字关,使学童掌握二、三千以上的常用字,完成初级阅读,至“小学”结业,则能出口成诵,下笔成章。先秦士子,及弱冠之年,多已通五经,贯六艺(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九数),有济世经邦之才,甚或出将入相。

而简化字,由于破坏汉字的表意理据,变乱汉字的严密体系与逻辑自洽,导致汉字的学习只能采取最笨拙、困难的记忆方式--机械记忆。

比如“鸡”与“凤”,分别简化作“鸡”与“凤”,则“鸡”不知为鸟属何物(无发音可对照),而“凤”则既无所“属”(归类),又无“音”讯,毫无线索可寻,全无道理可讲,只能死记硬背。

再比如“猪”与“猫”,分别简化作“猪”与“猫”,则口语中“犬”类无“者”音与“苗”音的物事,而“豕”类与“豸”类中发“者”音与“苗”音的物事又找不到对应的文字。

结果,还是只能死记硬背,不仅凭空增加学习理解上的麻烦与记忆量,还扰乱正常的思维与合理的逻辑。

可见,文字并不是笔划越少越好,有理据、讲逻辑才是王道。离开了“繁体字”的解释,“简化字”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作为“文字”的存在依据。

如果文字的笔划越少越好,那速记符号就该是最理想的文字了。可事实上,没有人想用速记符号取代文字。因为如果文字的笔划差别太小,形体近似的现象就会大大增加,从而容易造成辨识的错误、视力的疲劳,反而会降低阅读效率。

比如,广厂(广厂)、天无(天无)、没设(没设)、活话(活话)、阴阳(阴 阳)、泸沪(泸沪)、远运(远运)、从丛( 从丛)、汇江(汇江)、仑仓(仑仓)、厉历(厉/历历)、风凤(风凤)、归旧(归旧)、拨拔(拨拔)、 华毕(华毕)等,由于简化字形体相似,阅读与校对时,往往需要特别注意,以免弄错;而相应的“繁体字”,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大陆的文改专家自己也是承认。主持《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修订工作的王力就曾说过:“不要以为笔划越少越好。笔划越少,形近的字就越多。为了节省几笔,却增加了认字的困难,得不偿失”、“原定十划以上的字都要简化。现在看来,这个设想是不合理的”。(《汉字.汉字改革史》,198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第180页)

(二)从认知心理学、记忆心理学角度看,汉字笔划少并不构成任何识别与记忆优势

认知心理学确认,大脑接受视觉形象是同时瞬间完成。汉字属二维“图象”,人们辨识一个汉字并不是一笔一划接受信息,而是将汉字作为一个整体的视觉形象来处理的。

所以,辨认“凤”和“凤”所花的时间、目力与笔划多少无关。就如同认识一个人一样,是整体接收面孔信息,而不是逐一识别五官细节。这不同于识别一维线性的拼音文字,使用视力是扫描式,所花时间因字(单词)的长短而异。

从记忆心理来看,相对简单的事物往往容易被忽视或混淆,记忆思维也容易犹豫、徘徊。反倒是比较复杂的事物,往往印象更深刻,记忆可能更牢固。经验表明,故事越曲折,事情越重大,印象就越深;反之,则容易淡忘。

所以,汉字中笔划简单的“已己巳”、“戉戊戌戍”、“田由申甲”等,因为特征不明显,视觉信息含量低,就比笔划繁多的“霸露霹”、“囊攮囔齉”、“魔癫麝羼”等更难区分和记忆。

(三)对文字来说,熟悉与记忆程度,主要取决于是否常用,而不在于笔划多少

比如:乜、丌、弋、亓、丏、冇、仂、殳、艿、匜、庀、忉、宄、阢、尕、丱、氹、圯、圮、芏、尥、乩、仵、甪、冱、厾、凼、玕、毐、芾、苊、芴、杌、杧、奀、抔、抃、芈、卣、旰、兕、皂、豸、坌、劬、庑、庋、汩、汨、泐、忮、忻、忭、祀、妗等字,虽然笔划很少,都不超过7划,但大概能认识的人并不多。

而(20划)壤攘嚷馨霰酆耀矍曦躁躅蠕嚼巍巉黥籍纂鼯獾魔糯灌譬孀(21划)蠢醺礴霸露霹黯髓麝羼蠡(22划)懿蘸囊霾饕瓤鬻(23划)鬟攫攥鼹臒麟(24划)矗蠹躞衢鑫灞(25划)鬣攮囔(26划)蠼(36划)齉等字,笔划都在20划以上,但大多数人却识认无碍。

再比如,(20划)鬓颥臜鳜鳝鳞鳞(21划)颦癫赣灏(22划)鹳镶(23划)颧罐(25划)戆等这些简化字,笔划都在20划以上,大陆简化字背景下的人大都能熟练掌握。

而车、东、长、贝、见、页、儿、风、専、计、时、昇、这、个、岂、门、斗、来、马、冈、后、师、帅、务、协、邮、庄、妆、状、壮、仓、仑、产、刍等这些正体字,都不超过10划,大陆简化字背景下的人却觉得“繁”而陌生。

那么,这些笔划多的简化字“容易学、容易记”,而那些笔划少的正体字反倒“不容易学、不容易记”,这样的说法,显然有悖常理、逻辑。@*

点阅【汉字正义】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这样定义这个“一”字的:“一,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
  • 过去,只听说李白是从天上来的“谪仙人”,现在才知人类都是从天上“贬谪”到下界的…
  • “道”字的本义是道路,但这个道路并不是普通的、一般的道路,而是我们人类开始的、首先的、第一的、最大的、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道路,这种道路就叫做 “道”.......
  • “好”、“坏”、“善”、“恶”、“正”、“邪”等概念是语言、文学、哲学、历史、伦理学、社会学的基本范畴,也是佛法(或道法)的基本范畴,其实这是神为了使我们今天的人类能够认识大法来奠定文化基础的。
  • 老子告诉我们,古代是个“小国寡民”的时代。“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 老子把《德经》放前,而《道经》放后,他并不是认为“德”比“道”更重要,而是认为“德”是“道”的基础,“德”是修炼的基础。孔子的《论语》,讲“仁、义、礼、智、信”,讲“中庸之道”,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以“仁”为其学说的中心。
  • “鲜”是一种鱼的名字,“鲜”字从“鱼”字和从“膻”字。“不鲜”,就是说,这种东西已经不新鲜了,已经开始做气味了,已经腐烂了,已经腐败了。“膻”是羊臊气、膻(膻)气之类,一般也泛指腥臭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