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壶”据德游艺 代代出绝技

文/摄影:和和
font print 人气: 623
【字号】    
   标签: tags:

“投扇兴”(とうせんきょう)是以扇子投射靶子的游戏。“投扇兴”是日本传统游戏之一,来源于中国汉族的“投壶”游戏,见证了古代日本对中华文化的景仰,由敬而兴,积极的学仿形成了特殊的文化交流浸渗现象。日本对文化的保存积极用心用力,留下许多古代文化,可供今之人玩味古风。

2014年5月31日,在日本东京台东区浅草的浅草见番(东京浅草组合)举办了“投扇兴”游戏活动,吸引了不少观众参加,会场很是热闹。

“投壶”游于艺 代代出绝技

中国古代自从就有“投壶”,“投壶”是从春秋时代延续至清末的中华传统礼仪之教和宴饮游戏。“投壶”脱胎于中国六艺中的“射”艺。以矢代箭、以壶代侯的“投壶”,是一种“筵席边的小型射礼,可以乐嘉宾,可以习礼仪。

“射”是古代中国周代贵族的基本才能教育和游艺,讲究道德引导、以德正己与君子之争的节度风范。《论语.述而》篇有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投壶”从射艺演变而来,参与“投壶”的人轮流将箭杆投至酒壶内,考验投掷的技能,在竞技游艺中含有礼射之义。这种游戏, 从春秋时代流传到清末。

据《礼记‧投壶》记载:“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先秦之时,投壶游戏非常讲究礼节,投壶之前,主客之间要请让三次才能进行。参加投壶的人,无论宾主或侍从,一律都要依礼行仪。

东汉前,投壶是赋有礼仪意味的射艺活动,秦汉以后废除了射礼,投壶便成为一种宴宾的娱乐,在宴会上得到推广。魏晋南北朝更朝向技艺竞技、娱乐等多样化发展,同时也摧生了民间赋有绝技的游艺之人。

晋人孙盛《晋阳秋》(原书亡佚),记有一位叫王胡之的人,可闭上眼睛投壶,百发百中。《朝野佥载》记载,唐朝一位叫薛慎惑的人能背对投壶百发百中。(《朝野佥载》:“薛慎惑者,善投壶,龙跃隼飞,矫无遗箭,置壶于背后,却反矢以投之,百发百中。”)明人沈榜任顺天府宛平知县时,搜录地方掌故的《宛署杂记》中,录有能背身投壶之人,还有能用三枝箭同时射向三个壶,且从不失手的人。

进入明代,投壶规则进入多样性发展,明《投壶奏矢》记录当时的投法有一百四十种之多。到了清代,“投壶”游戏已经日趋衰落,但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清宫中都还能见到这种游戏。座落在大陆北京的中山公园内就有投壶亭,保存六只古代铜质的投“壶”。到了民国以后,尊孔复礼之风再兴,在民初玩“投壶”也是一种尊孔复礼的象征。据悉,孙传芳在南京组织婚丧祭礼制会,就提倡“投壶”,并邀请一些知名的学者参加。

“投壶”游戏向周边地域的流传

“投壶”游戏也流传到仰慕中华文化的中国周邻国家。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社会中,早期是为上层贵族宴会时的余兴节目,后来渐渐普及到各个阶层中。


日本的古籍《古事类苑.游戏部》中搜录采自中国古籍《礼记.投壶》及《颜氏家训.杂艺》中有关“投壶”游戏方法的记载,例如:杂耳投、投耳法、参投法、奇投法、一箸法、一骁法等等,玩法还不少。

日本平安时代非常仰慕中国唐朝的文化,当时的圣武天王就嗜爱投壶。在他去世后,王后藤原光明子将上王的至爱珍藏遗物全部捐献给东大寺,包含许多来自中国的珍稀墨迹书画和珍玩宝物(见《东大寺献纳帐》),其中,游戏类就有棋、双陆、投壶、弹弓等等。

在存藏着日本王家宝物的东大寺正仓院御物院中,还宝藏着“投壶”之壶与箭,其形制与唐代相似。所藏的投壶都是金铜制品,隽饰有狮子、花卉、飞鸟等图像,而且其管形耳非常特别。投壶矢则存留有二十三枝,矢镞为木制。据《日本的游戏》记载,仅仅所用之“壶”的种类就有三十八种以上。

“投壶”“投扇”据于德游于艺

近代日本以扇代箭,演变出“投扇”游戏,玩的方法与投壶类似。1773年,从“投壶”演变出“投扇兴”。“投扇兴”把“投壶”改变为“投靶”,“投扇兴”的靶子有个专称叫做“蝶”,也就是投“壶”改为投“蝶”了。十九世纪初期(1822年),在日本“投扇兴”就很受欢迎了。但是在日本明治时代(1868年至1912年)以后,整个社会因为受到洋化影响“投扇兴”也跟着衰微了。

不过,有幸的是,“投壶”、“投扇”游戏并未完全绝响,有少数人仍然致力于古风古文化的保存和复兴以为今用。几千年过去了,虽然境迁人替,透过游戏搭桥,现代人对古文化很容易产生一体共系的连牵。从日本的“投扇”回逤“投壶”再回归中华文化的“射艺”,文化变迁路途虽远,展现夙昔“志于道,据于德”的典型。中华文化中,德一以贯之,不论是礼乐还是射御的游艺、技能也离不开道德的涵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日本学校里,孩子们的暑假是从7月20日开始的,暑假开始前夕,各地方多能见延续着举行“纳凉盆踊大会”的传统。
  • 丹麦哥本哈根两位魔术师在丹麦国家广播电视台(DR)的摄影机前,展现了预知中奖的遥视功能…两位魔术师的遥视功能令人震惊,不过他们向观众们透露:他们的特技只有在不用来为自己赢彩票、谋暴利时才会有效,自私为己就不灵。
  • “照姬祭”的历史背景是发生在五百多年前的日本室町时代。现今东京石神井公园附近建有一个石神井城,城主是威仪堂堂的丰岛泰经,“照姬”是他的二女儿,年纪仅13岁个性却很坚强勇敢。当石神井城破时…
  • 据CBS的报导,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麦高找到20个美国人,说他们是全球唯一被发现拥有“特强个人记忆”(简称SAM)能力的人。
  • 青鹤洞村位于智异山三山峰的南侧山麓,海拔800米,名称源于村里有青色羽毛的鹤鸟。这个村庄据说是韩国十大宝地之一,无论国家发生什么事,都会免受其害。村里生活着30多户人家共200多人,直至20年前还没有电,人们绾着发髻,穿着传统的韩服,务农为生,保持着过去的生活风俗。
  • 很久以前,石神井川的水从“御滨井户”涌出来。有一年,两只鹤飞降到“御滨井户”,然后,当年秋天变成丰收的秋天了。此后,每年春天,附近的冰川神社就献上“鹤舞”给“御滨井户”以示感恩。
  • 值此端午前夕,品赏菖蒲,其花玉洁纤丽,其叶“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斫破一川波”,不由让人联想起屈原、文天祥的正义之气!难怪古人以菖蒲配端午。从古至今,在中国文化中,一到端午就不能不想起菖蒲这种植物;同样是在端午节气前后,菖蒲的风采从中国延展到日本地方文化中。菖蒲花的玉洁清清仙影纤纤,连结了不同国族的人心;菖蒲叶三尺青青太阿凛凛,凌水舞于天地间发发越越。
  • 东京“合羽桥本通”举行了“下町七夕祭”。7月7日是传统的“七夕”节日,日本各地的七夕祭日大部分都依照西洋历的日期了。“下町七夕祭”的“下町”指的就是浅草。在东京里有古旧城市面貌的地方叫做“下町”。今天的浅草揉合新旧气氛于一身了,如果天晴的话,从“合羽桥本通”看得到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电波塔“东京天空树”。
  •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日本也受到这习俗的影响,其中以“仙台七夕祭”最享盛名。“仙台七夕祭”和“青森睡魔祭”、“秋田竿灯祭”合称日本东北三大节庆祭。“仙台七夕祭”期间,仙台市内各处挂有3000个大型装饰,往年前往参观的观光客有200万人次以上。
  • 川越城,今日的琦玉县川越市,俗称“小江户”,在日本江户时代,川越城是川越藩主的城邑所在因而繁荣兴盛。三百多年的岁月中,战祸炮烟频起,有幸它未遭受到战争灾祸,仍保留多数历史性的街道和寺院、神社和佛阁,年间约有620万人的观光旅客造访。川越祭已经有360年以上的历史,川越市以川越祭再现昔日江户天下祭文化传统的“都市祭礼的完整型态”而自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