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一)

是孩子不乖,还是你不懂孩子的心?(上)
font print 人气: 198
【字号】    
   标签: tags:

作者: 丹尼尔‧席格Daniel J. Siegel M.D, 玛丽‧哈柴尔Mary Hartzell M.ED
译者:李昂

父母都希望和孩子保持充满爱、持久且有意义的关系。了解情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和孩子建立这样的关系。人们正是透过分享情感与他人交流。跟察觉自身情绪、以尊重的态度分享情感的能力以及设身处地体会孩子情绪相关的交流模式,可以为稳固持久的亲子关系奠定基础。

情绪不只会影响我们的内在感受,也会影响外在的人际交往,使我们对事物的意义做出判断。如果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且与他人分享,生活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分享情感与沟通可以深化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父母能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会让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出充满活力、同理心的特质,这些特质对孩子和他人形成亲密关系来说非常重要。抚育关系牵涉到分享和感染正面的情绪,以及抚慰和减少负面情绪。从最初的人生阶段开始,情感交流就是亲子关系中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实质的内容。

不妨设想一下:你的孩子在后院里收集了一瓶子色彩鲜艳的甲虫,兴奋地拿进屋子里,说:“妈妈,你看我抓到了什么,它们漂亮吗?”而你想到的却是:这些小虫可能会在屋里到处爬。

“把这些讨厌的家伙马上拿开。”你严厉地说。

孩子抗议地说:“但是妈妈都没看一眼,它们的翅膀闪着绿色光泽耶。”

你快速地瞥了瓶子一眼,拉着孩子的手走到门口,提醒他:“昆虫生活在野外,它们要待在外面。”

在上述情形里,孩子错失了一次情感交流经验。

他的喜悦和乐趣没有“分享”的管道,他也可能会对这次经验的意义和作用感到困惑。他对自己的发现感觉“良好”也很兴奋,走进屋里想与母亲分享。

然而,母亲的反应却像是在说,孩子是“不好”的。

有意义的情感连结可以为孩子带来价值,父母应该分享孩子的喜悦和发现。这并不是要我们和昆虫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而是在表现出我们的反应之前,要先和孩子内在的情绪感受趋向一致或者产生共鸣。贴近孩子的情绪,意味着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包容和接受的态度看着孩子拿给我们看的东西。

其实,你可以惊讶又热情地说:“让我看看,哇!是色彩鲜艳的小甲虫,是吗?谢谢你拿给我看。你在哪儿抓到的?我认为它们生活在野外会更好喔!”

这样做不仅可以拉近妈妈和孩子的距离,也会让孩子觉得妈妈重视他的想法和情感,而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情绪产生共鸣,孩子的自我感受就会“良好”。情感交流能带给孩子益处,也会影响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理解。

─ ─摘自:《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野人文化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日常生活中就要不断练习“守约”。
  • 规定孩子打电玩的游戏时间是一天一个小时,孩子却老是说“妈妈拜托!先从明天的时间借十分钟!”所以我会跟他说:“上次借了十分钟,所以今天要扣掉喔!”但仍无法让他改掉预借时间的习惯,所以每天打电玩都会超过规定的一小时。我该怎么处理才好呢?
  • 我有一个两岁十个月的女儿,现在特别的叛逆,比如说早晨穿衣服吧,我和先生两个都上班,早上的时间都有限,给她穿衣服,她就趴在地上不肯穿,脸也不要洗,牙也不肯刷,然后搞的我们特别苦恼,我想问,碰到这样状况,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有需要赶快让她穿戴整齐上幼稚园,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解决?
  • 不少中国父母认为:孩子是我生养的,不是我的是谁的?这样的观念,是在占有孩子的思想和情感。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想和情感,虽然会受到父母影响,但是不属于父母。
  • 教育的核心是处理好规矩和爱的关系。尊重和理性是规矩与爱结合的前提。相反地,如果父母以占有为目的,很容易失去基本的教育理性和教育界限。
  • 目前忽略型的父母正急剧增加,最典型的是父母离家工作,孩子留在家中,这种现象逐年递增。由于这些孩子缺乏规矩又缺乏爱,心理发展不健全,出现厌世自闭、反社会人格、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现象,最重要的是缺乏爱。这些孩子不懂什么是爱,更不知道什么是敬畏,最后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极端地不尊重。
  • 教养孩子不容易,生活时间安排好,父母会轻松不少。
  • 孩子的行为有所改变时,要理性地给予肯定,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孩子的行为反复,是在考验你设立规矩的界限是否坚定。父母第一次认真地立下规矩,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 很多父母常舍不得孩子受罚,这是让孩子失去对规矩的敬畏。例如,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些家长每次看到孩子认错,就开心地夸奖起孩子,根本没想到还需要处罚。孩子可以认错值得肯定,但不代表可以不处罚。
  • 打小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对规矩的敬畏。传统家庭中的家法,目的是要孩子每看到一次就受一次警惕,受一次震慑,直到内心产生一根无形的杖而实现自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