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美梦成真 女儿乘上热气球

人气 20
标签:

作者 | 精卫

“妈妈,我中奖啦”,下班刚一到家,女儿便兴奋地向我们宣布:“我要乘坐热气球啦!”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真没想到,她能美梦成真!

《大纪元时报》一直是我们家喜欢阅读的报刊,真是“读大纪元,知天下事、身边事”,尤其是健康美食、医药保健、文化博览、教育园地,实用信息量非常足。几周前女儿看到蒙特利尔大纪元时报主办的“填写问卷调查表,赢国际热气球门票”的有奖问卷活动,并对之十分感兴趣。女儿七岁移民到加拿大,虽然一直没有中断中文的学习,但对识读繁体字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于是,在我们家长的帮助和提醒之下,她填写了一张问卷调查,并执意要参加乘坐热气球环节的抽奖,我当时还真的替她捏了一把汗:填就填吧,反正她也不一定中奖,到时候再说。可真没想到,她居然成了有机会乘上热气球的四位幸运儿之一。

本文作者的女儿(右二)和所乘热气球的地勤组成员合影。(本文作者提供)

在提前一周得知中奖的消息以后,女儿就开始上网查询有关所有与热气球相关的知识:热气球的工作原理、热气球的历史、热气球升空需要的条件、热气球的飞行记录,乘坐热气球的注意事项,当然也包含历史上所发生的热气球事故……她就是在这样边查询边向我们讲解中度过了一周,时而异常兴奋,时而又十分胆怯……居然有两晚失眠,犹豫中探讨着是乘坐还是放弃。咳,真是个孩子,当初的冲劲儿哪去了!在这里探亲的父母也被调动了情绪,劝说我要听从孩子的心声,凡事不可勉强。而老公则说,小孩子就这样,到时候她自己就会做出决定了,不用我们提前跟着瞎操心。

通过参与这次活动,不光是女儿,我们大人们从也从中格外增长了不少的关于热气球的相关知识,这知识的获得从参加问卷调查就开始了。真的感谢《大纪元时报》,不但让我们周围的人有亲身体验的机会,更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相关知识。首先关于热气球的历史:在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蒙戈菲尔兄弟因受碎纸屑在火炉中不断升起的启发,用纸袋聚热气作实验,使纸袋能够随着气流不断上升。1783年6月4日,蒙戈菲尔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一个圆周为110英尺的气球模型升起,飘然飞行了1.5英里。可见,热气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在,热气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正日趋普及,在全世界有2万多个的热气球在飞行。

那么热气球是如何工作的呢?它源于一个非常基本的科学原理,就是热空气会升到冷空气上方。它利用加热的空气或某些气体的密度低于气球外的空气密度以产生浮力飞行。我们都能理解充满空气的瓶子会很容易浮在水面上;同样,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有如由绳索控制着的气球漂浮在“一池”空气中,只要气体加上气球的重量比它们所置换的空气轻,气球就可以在空中漂浮。(相同质量的)热气体比冷气体占据的空间多,因此,热气体比冷气体轻,这就是热气球可以漂浮的原因!在活动现场,我们亲眼目睹了从热气球充气到升入空中飞行的全过程,也知道了关于热气球更多的相关知识。

这四位头等奖获得者乘坐的机会是在8月9日、10日两天,女儿被安排在8月10日星期天下午6时。这一天真是天公作美,天空异常地晴朗。从一早开始,女儿就相当地兴奋,前一天她就已把需要携带的衣物收拾整齐,我们全家当然也在她的“熏染”之下,跟着兴奋地边准备出行物品,边讨论著。随着进一步的讨论,有些问题也生产了:几点报到合适?要飞行多长时间?篮子里有几个人?筐内有安全带吗?女儿长得太高,会不会“掉下去”?前一天得奖者乘坐情况如何?……正在想着该不该在周末打扰活动主办方人员时,电话进来了。一看号码,真是“说到曹操,曹操就到”。原来,大纪元活动组织者谭雅女士在前一天亲自带领了中奖的另外两名小乘客身临了热气球飞行现场,目睹了热气球从准备天升空的全过程。她及时打进的电话无疑在关键的时刻让女儿包括我们全家顾虑全消,所有问题在出发前全部解决——大纪元活动主办方想得真周到啊!

乘风而去圆一个飞行梦。2014加拿大蒙特利尔圣让-黎舍留国际热气球节。(谭雅/大纪元)

活动在蒙特利尔南岸的Saint-Jean-sur-Richelieu小镇举行,这已经是第三十一届了,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热气球在这里展示飞行,这个小镇也因此而闻名。我们开车沿途观赏着秀美的风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活动现场。

一同前往的另一家朋友也说,这样的好天气真是太难得了,他们家就曾两次被热气球活动爽约,只因天气状况不适合飞行。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啊,我们一直在鼓励着女儿,她当然肯定既兴奋又紧张。我们于下午一时多赶到活动现场,本以为会相对较早,可一到现场才发现,那里早已人头攒动、人声鼎沸,音乐和欢快的人群早已构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我们一到现场,立刻就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小女儿和朋友家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儿童活动乐园的各种现场活动,大人们则可以静静地坐在凉篷底下边听音乐,边看演出,大人孩子都自得其乐。大女儿则“四处查看”,居然自己找到了热气球升空的活动现场并进行了注册登记,问寻了有关事宜,得知同她一同乘坐的还有另一位中奖者,一位中国男士。驾驶员来自台湾,这样大家在气球上就都可以在顺利地用汉语交流了。

大女儿拿回了一张热气球升空图,并向我们展示了她所要乘坐的热气球。当晚,将有100来个热气球升空,多数来自美国、加拿大,也有的来自法国、巴西、英国、澳大利亚,来自亚洲的则只有台湾的这个,也就是女儿要乘坐的热气球。

大女儿叮嘱我们要在何时给她照相、录像,升空的瞬间千万不要错过……这些不用多说我们早就心中有数。近五点,帐篷底下人们“酒足饭饱”之后,人群就开始向热气球飞行区草坪移动,我们当然作为有乘坐热气球的家庭成员在,则更是积极主动。我们被告知可以近距离观看热气球从准备到升空的全过程。根据现场指挥人员的指示,我们顺利地找到了装有女儿要乘坐的热气球的第79号地勤车,它的旁边就是正在被鼓风机吹起的用来展示的大热气球,真大啊!气球斜躺在地上,人们可以排队脱鞋进到气球里面拍照留念。四周早已站满、躺满休闲的人群。

热气球升空前紧张准备。(本文作者提供)

大约六点钟,台湾热气球的地勤人员们及飞行员走过来了,我们见到了该气球的飞行员Martin Lin,一个戴着眼镜,非常年轻、斯文的小伙。开始着手准备的时间还未到(每支气球从准备到起升,都要听从总调度的指令),我们便有时间攀谈起来。由于交流没有丝毫障碍,我“争取”时间,尽可能地获取最多的信息量:他驾驶热气球有三年时间了,其实,热气球并非真的被“驾驶”,它是随风而行。但是,由于风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方向和速度,飞行员就可以根据飞行需要的方向选择适当的高度。气球中的空气冷却时,驾驶员可以通过点燃燃烧器来重新加热空气。热气球飘飞速度的快与慢,是由风速的快慢决定的,因为热气球本身并没有动力系统,飞行速度完全取决于风速。像当天这样的天气和风速情况,“是绝佳的飞行天气”。

提到最佳的飞行时间,一天中太阳刚刚升起时或太阳下山前一、二个小时,是热气球飞行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通常风很平静,气流也很稳定。这就是之所以组办方为什么要选择早晚六点来放飞热气球的原因了。

这时一位“老外”地勤人员走过来,说要开始给气球鼓风充气了,我们不得不暂时中断了交流。看着他们有条不紊地从车内搬出球篮、球皮和鼓风机,并开始给热气球鼓风吹气,女儿也跟着忙和起来,鼓风需要较长的时间,我们观众也可以“越过”围绳,进入鼓风现场超近距离观察。

女儿拉着我说:“看,这就是我要坐的吊篮”——我知道她最关注吊篮。真的不大,它是由藤条编制而成,着陆时能起到缓和冲击的作用。吊篮四角放置4个热气球专用液化气瓶,还装有温度表、高度表、升降表等飞行仪表。而“乘坐”热气球的人实际上只能站着,包括飞行员在内的工作人员,全程都是站着的。其实,我关注的是燃料问题,Martin告诉我,热气球通常用的燃料是丙烷或液化气,气瓶固定在吊篮内。一只热气球能载运20公斤的液体燃料,可以持续飞行两个小时,但一些因素也影响飞行的持续时间,例如:气温、风速、吊篮重量(包括乘客)和在当天飞行的具体时间。这时我又看到一位亚裔面孔的年轻姑娘,手上托着笔记本,在场内边走动边记着什么,幸运的是她也讲汉语,她是这里的地勤人员之一,负责文案记录,她告诉我说,她不会随篮飞行,但会在陆地上随车追寻并不断与该升空的热气球保持联系。她还告诉我一个消息,也是让我最放心的消息,那就是一位有着三十年飞行及地勤经验的当地专业人员将随篮飞行,确保不太熟悉这里的地形地貌来自台湾的Martin能够更集中精力在驾驶上。

Perfect,组办方想得太周到了!可不知为什么,我们的这只气球吹了好长时间也没能像旁边展示的气球那样大大地鼓起来,这些专家们忙着跑前跑后地检查着,我也跟着边拍摄,边观察,透过半鼓的气球,我终于发现原来气球顶部的那块“盖子”漏了条大缝,刚刚平静下来的心情又紧张起来。我马上用蹩脚的法语问那位老飞行员怎么个情况,他描述到是螺丝松动了,这回拧紧了。我又担心地问,这种情况是否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发生,他解释到“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上下大气的作用,它只能牢牢地附地气球的上面”。我半信半疑中仔细打量着这只大皮球,得知它是由强化尼龙制成的(有的热气球是由涤纶制成的),尽管它的质量很轻,但却极结实,球囊是不透气的。其实飘飞热气球是非常繁琐的工作,需要一组人共同努力,使一个热气球起飞至少需要四个人。第一步是在地上把球囊铺展开;然后将它与放在一边的吊篮连接在一起,用一个小的鼓风机,将风吹入球囊;然后将火点然加热在气球球囊内的空气,热空气使气球升到垂直于吊篮的位置,最后气球立起来就可以起飞了。在气球球囊被“修补”好之后,气球很快地被吹起来了。这时Martin蹲了下来,手持燃烧器开始对着鼓起的气球喷火,“砰,砰”声音很大,火柱很高,他对着球内不同的方向喷了几下。全体成场工作人员及观众都屏着气关注着他,Martin更是集中精力、目不转睛地操作着。

我们没人敢打扰他,只是在私底下猜这可能是测试或决定能否足以起飞的最关键的一步。在此之前,通过查询互联网就了解到燃烧器是热气球的心脏,它以比一般家庭煤气炉大150倍的能量燃烧压缩气,点火燃烧器是主燃烧器的火种。它能一直保持火种,即使被风吹,也不会熄灭。另外,也不必担心,在热气球上有两个燃烧系统以防备空中出现的故障。不知不觉中,气球热起来并升到了垂直于吊篮的位置。哇,我们终于看到了它的全貌,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气球以传统的中国红为主体,球身下方是一群手拉着手的儿童,估计是出自于某位孩童的绘画作品,球身上方是大大的英文字母TAITUNG,展示它的来源地台湾台东县。在场的人们不失时机地对着这个美丽的庞然大物不停拍照。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上吊篮。女儿由于身才比较高,腿比较长,没费什么力气就一下跨进了篮中,进到篮筐中才发现,女儿只露出了小上半身,估计是掉不下来,看来以前她的顾虑都是多余的。他们四人(飞行员Martin、当地的老地勤人员和两位中奖者)不多时就全部在篮中了,临飞行前,Martin对我说了句让我感动得要流泪的一句话:“你放心吧,把孩子交给我好了”。好,Martin,我绝对相信你!

登上热气球,马上要升空飞行了!(本文作者提供)

开始点火了,火焰有2~3米高,发出了巨大的响声,眼看着篮空逐渐地升离了地面,全场沸腾起来了。我对他们喊到:“旅途愉快,Bon Voyage!”女儿兴奋地朝我们招手,我录像,老公照相,忙个不停。气球渐渐地远去了。我们这才注意,天空中早已是一片热气球的海洋,颜色形态各异,斑斓璀璨……
一颗颗色彩鲜艳的热气球相继缓缓升起,天空仿佛变成缀满了彩珠的幕布,璀璨壮观。(谭雅/大纪元)

草坪又恢复了平静,人们又开始各自的分头行动:看表演、听音乐会,或直接躺在草坪上享受日光浴……我们则带着小女儿和朋友的孩子们又投身到另一个欢乐的海洋——儿童游乐场,边玩边等待大女儿热气球降落后归来。

热气球降落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自带的机载加热器来调整气囊中空气的温度,从而达到控制气球升降的目的,位于气囊开口下方的燃烧器来实现这一点。而热气球恢复原状需要地勤人员的帮助,它主要地勤人员驾驶卡车或小货车跟随飘飞的气球,预先到达降落点。一只热气球飘飞需要3到4个地勤人员和地面无线电设备的服务,以确保飞行的安全、成功。

大约在晚上九点钟左右,手机铃声响了,知道他们已顺利降落在另一个地点,正在帮忙打包收拾气球物品,装车并准备搭乘地勤车回归到原来热气球的升空现场。当晚的天气好极了,探亲的母亲居然随着音乐在我们周围跳起了国内才能见到的“大妈广场舞”,身后孩子们也追随着,我也不知不觉中加入了队伍……正沉浸在其中,感觉到背后被拍了一下,是大女儿!她兴奋地向我们展示她的“热气球飞行空中浏览证书”,激动地说:“今天我太高兴了,空中太美了,真幸运,感谢,感谢……”

是的,这无疑会在她的人生中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女儿真的很幸运:第一次参加热气球节就能有机会中大奖乘热气球飞行,而且是乘坐的是首次来蒙特利尔的“台湾同胞”驾驶的热气球。要感谢的人和事也太多了,首先感谢加拿大政府每年开展的这项世界规模的活动,感谢《大纪元时报》开展的这项读者互动活动,感谢现场为活动顺利开展的所有工作人员,还有,感谢飞行员!Martin,我们来年再见。

回家的路上,发现今晚的月亮真大、真圆啊……

【后记】
8月10日当晚,的确是2014年空中出现月亮最圆的夜晚。是的,一切圆满顺利。

责任编辑:颜永明

相关新闻
台湾热气球 飞越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热气球节 圆一个飞行梦
台东热气球加升空  令狐荣达打气
台东热气球加拿大升空 驻加代表现场打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