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讯息

“草地锣鼓.意象台湾”郑善禧创作展

图/文 台湾文化总会提供 周怡秀整理
台湾文化总会提供 周怡秀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8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台湾文化总会举办的“巨椽”系列邀请展,意在突显中华文化在台湾之创新风貌,彰显台湾当代杰出艺术家的毕生成就与传承之功,并借此向艺术家致上最高敬意。8月29日(五)至10月19日(日),文化总会特别邀请“文人水墨白话化”的重要代表-郑善禧先生,举办“草地锣鼓‧意像台湾-郑善禧创作展”。

郑善禧先生1932年生于福建漳州,自小喜爱色彩浓艳、线条流畅的民俗艺术,常在空暇时到戏台、庙宇观看匠师雕神像、漆门神,为之后的乡土风格打下了基础。1950年来台后考取台南师范学校首届美术师范科,1957年进入师大美术系,对于每位老师的传授,无不勤慎学习。“溥心畬说‘要读书’,我至今仍在读书;林玉山说‘要写生’,我至今不忘写生;廖继春说‘要用色’,我至今仍在用色。”这些教诲郑善禧仍铭记在心。任教于台中师专时期,白天忙于教务,晚上仍勤勉作画,连续获得六次全省性美展比赛国画组第一名。1977年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1991年自师大退休,1996年荣获国家文艺奖,至今仍创作不缀。

郑善禧“野柳风光”,作于49岁,1980 70×136cm 彩墨

释文﹕“野柳风光 甲午二零一四春加题 国画山水画中之皴法研究 李教授霖灿所着也 戴在故宫季刊八卷二期 内容精祥 独于骷髅皴以芥子园画谱无图相 谓得俟专家指点再作解释 末后郑重再叙 曾于卡美儿请教大风堂 大师云末通此法 但曾见溥老为之 问之寒玉堂传人或有知之者 是此骷髅皴法之奥妙 画道之难求也 亦足令人困矣 迩来师大几届毕业美展时见同学有野柳或佳洛水写生画 石头孔洞斑斑若豹文 余此画实效其所为者 是此豹文皴 可通近古之所谓骷髅皴者 余不自知也 万像出之于自然 笔法应之于心手 余但力行以致之 李教授开章明义云 山石纹理 笔墨组合 即此八字备矣尽矣 任何皴法莫不归乎此 至于骷髅皴耶 鬼面皴耶 乃至于此 于杜撰之豹文皴 似皆可以不必究矣 未知宜否 高明者有以教之 六十九年冬 善禧画并书 善禧写此 自名之为豹文皴如何 西历一九八零年十二月耶诞后一日于稻江”

郑善禧“南安先贤-郑成功像”

释文﹕“南安先贤 明赐姓延平郡王郑成功 甲戌之夏于台北读史重修图稿 族末 善禧恭制 三百年来台湾各地大小寺庙 普遍崇祀奉为开台尊王 香火鼎盛俎豆千秋 郑王昔日复台岛 首登鲲鯓鹿耳门 回首已将四百载 代代子孙礼延平 游台南安平鹿耳门妈祖庙题句 公历二零一四年 甲午仲夏 善禧在林口”

郑善禧“时钟滴答”, 2014,24x27cm,彩墨
“时钟声声催人老,看此钟时也老去。偶见案头旧时钟感而写之。”

郑善禧的创作题材多变,尤其喜爱写生。在师大求学与出国时,受到西洋绘画色彩的冲击,引领他突破传统水墨与黑白藩篱。由于经常出入山林,他发现台湾山形地貌与中国大陆有明显的差异,更非传统国画的纸上云烟。郑善禧于是将身历其境的亲身感受,画出了浑圆不峻、葱青翠绿的“台湾山”,画出了台湾风味的中国画。除了山水画之外,郑善禧师法齐白石,将民间艺术融入画作当中,手上所画,皆是眼前所见、生活感受,所以画风景、花鸟、走兽外,更画人物、布偶带戏偶,甚至日用器物、卡通玩偶皆可入画,趣味横生,雅俗一体。

郑善禧“临港村舍”,2014,64.5 x102.3, 彩墨
郑善禧“草地锣鼓”2010,17*137,彩墨

“草地锣鼓声朗爽 台湾所演的歌仔戏 在闽南故乡叫做子弟戏 于昔台湾开荒垦殖初期 遍地草莱 是以乡下普称谓草地 村人时有谢神庙会 唱露天野台戏 则锣鼓喧天 震撼山岳 实质热闹有余 精雅未必 草地人一向认为欢喜就好 并无侈求 酬神娱众 通洽天人 情调朴实 气势豪雄 乐而不靡 余生于福建漳州龙溪县 亦台湾先民之原乡 自度平生写字作画 一应创作表现 不过类乎草地锣鼓 抒述野民心怀 可谓道地台湾乡野意味 草地格调耳 岁庚寅元月 以客岁暮冬在闻名画廊案头余纸写此草本 颇觉有我心意之记述在 因又重抄以自存之 郑善禧 借重子恺先生漫画 锣鼓响 以填余白亦合文意”

郑善禧“布袋戏偶-孔明 刘备 关羽”,2014
45.3×69.8,彩墨,轴
“布袋戏偶 三国演义人物 诸葛孔明 刘备 关公 各具性格 形相鲜明 公历二零一四年 岁始郑善禧写于闻名画廊”

郑善禧“玩偶—有红有绿 多富生趣”,2014,24x27cm,彩墨
郑善禧“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2013, 240*60*2,书法
释文﹕“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参乎经中名训 学研艺术亦然 岂能固执定法也 摘此金刚经字句 善能体悟必有进境 癸巳春郑善禧 ”

郑善禧融合民间艺术与人文画风,使他的作品既有民间的华丽也有古朴雅致的文人风骨,本次展出郑善禧先生各时期别具特色的作品,无事无物不能入画,跨雅俗的边界,体现质朴融通美学,为台湾的乡土风情留下具有草根味的纪录。

画展自八月二十九日起至十月十九日于中华文化总会一楼文化空间展出,欢迎爱好文艺者前往欣赏。

展览讯息﹕

“草地锣鼓.意象台湾”郑善禧创作展
时间﹕2014/ 8/ 29—10/ 19; 9﹕30—18﹕00
地点﹕中华文化总会 台北市重庆南路二段15号

责任编辑:周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即日起至4月6日止在二楼展出“许文融创作展”,选出其百余件包含水墨、油画、复合媒材及雕塑等作品。史博馆邀请大家一同藉由许文融的艺术之眼,对世间万物的观察与感悟认识台湾风土,共同见证其人生与艺术的丰富奋斗历程。
  • 国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散点透视的构图规则、行笔形式、表现技法、符号运用到审美理念,无一不具典型性。
  • 《转生千载桃李柿,幸哉终成笛子料》作于1999年,是年秋,笔者来到河南安阳的旧称相州的永和乡孝悌里岳家庄(今菜园乡程岗村),在岳飞故里,油然而生的感慨、难掩的情怀夹杂着莫名的眼泪,涌动着创作的激情,似乎追随到了什么、回忆起了什么……这种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情绪折磨着自己,言之、歌之、舞之、咏之,均无以明状。
  • 年过不惑重拾画笔,短短十年间,李晓宁成为台湾水彩花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丰富多姿的艺术人生,缩影在创作里是对生命的敏锐与灵慧,启悟心灵的是对神恩赐绘画才能的感恩与珍惜……
  • “传神之难在目-吴秀丽水墨个展”即日起至7月2日止,在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经典展出。工笔画家吴秀丽,擅长人物、花鸟、动物等精细作品,画风华丽却不失典雅脱俗,纯熟的传统技法中又溶入鲜明的时代精神,展现出画家的深厚功底和不凡的独特韵味。
  •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即日起至11月23日止展出“张大千辞世30周年纪念展”,藉由完整呈现张大千的早、中、晚期不同阶段绘画风貌,带领观众了解中国书画的博大精深。
  • 清峡架栈桥 空壑人迹少 一叟策杖行 双鬓秋霜饶 乡路断难归 结茅栖山高
  • 青帝临辇百花甦 幽谷香草绿衣裾 山人爱之丹青予 白处意饶画境舒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