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王旦嘱子孙自立

作者: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有货玉带者,子弟以为佳,呈旦,旦命系之,曰:“还见佳否?”曰:“系之,安得自见!”旦曰:“自负重而使观者称好,无乃劳乎!亟还之。”

(旦)生平不置田宅,曰:“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兄子睦 ;颇好学,尝献书求举进士,旦曰:“我尝以太盛为惧,岂可复与寒士争进!”至其殁也,子素犹未官。 ——毕沅《续资治通鉴》

【今译】

有一个人出售玉带,王旦(宋真宗时宰相)的子女们,认为玉带很漂亮,就拿给王旦看,王旦叫他们系在自己的腰上,问道:“系在身上还看得见漂亮吗?”

他们说:“系在身上,自己怎么能看得见?”王旦说:“自己负重,却让人家赞美,那不是很劳累吗?快还掉它。”

王旦一生不买田置房,他说:“子孙应当想到自立,何必为他们买田置房,(这样做)只能使他们为争夺财产,而成为不义之人。”

王旦的侄子王睦,酷爱读书,曾经写信要求王旦:推举他为进士,王旦说:“我曾经为(你的)名望太盛担心,怎么可以再同贫寒的读书人去争功名呢!”

直到王旦死了,他的亲生儿子王素,还没有做官。

王着教帝学书 不事吹捧

【原文】

太宗朝,有王着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着,着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着,对如初。或询其意,着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着之规益也。——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今译】

宋太宗(赵匡义)做皇帝时,有个名叫王着的人,学习王右军(羲之)的书法,深得王右军的法则,因此当了专备太宗咨询书法艺术的翰林官。

宋太宗在处理政事的余暇,注意练习写字,屡次差遣宫内侍从,拿自己的作品给王着看。王着总认为不够好。于是,太宗就更加专心致志地临摩学写。再拿自己的作品,去问王着;王着的回答,仍然像以前一样。

有人询问王着这样做的用意,王着说:“皇帝的字,本来已写得够好了,如果立即称赞他写得好,恐怕他不再用心了。”就此以后,太宗写字的笔法精妙绝伦,超越前代古人。

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由于王着严格要求,不事吹捧,所得到的益处。@*

责任编辑:梁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时代,有个姓朱的人,妻子叫唐贵梅。唐贵梅的丈夫,疾病缠身,弱不禁风,她婆婆却生性凶悍,而且品行不正,和一个徽州的客商私通。
  • 假戏真做的孙权,依计而行,召邓芝入见。邓芝走到宫门前,一看这个阵式,心里已明白了孙权的用意,但他毫无惧色,昂首前行,见了孙权长揖不拜。
  • 当时,豪门女子都不知道怎样侍奉丈夫,就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是邪门歪术来讨得丈夫的宠爱和欢心。这些做法,跟萧意辛的道德礼法比起来,实在是差得太远!
  • 齐湣王觉得奇怪,就把她叫来,问了一些问题。宿瘤女回答得条理清楚,应对有礼。齐湣王看她如此贤德,心里喜欢,就准备叫后头的车子,载她入宫做夫人去。
  • 穷苦的挑柴人走上前去,打听那孩子的姓名,知道这孩子正是姓李,叫李春芳,心里半信半疑着庙里的那些话,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 他们夫妇二人,为了国家,就义成仁,实在是可敬可佩啊。
  • 他平静地对小偷说:“你也许是长途跋涉而来,不该空手而归。就把我身上的衣服当礼物,送给你吧。”说完,脱下衣服,交给小偷。
  • 据说蔡襄造桥时,江水水深莫测,潮汐频繁,不能施工。但他还愿心切,便写了一篇文章,祈求天帝和河神允许修桥,文章发于肺腑,真情激切。
  • 浣纱女子答应了。可是伍员不放心,又接连着叮嘱了一遍;还是不放心,又叮嘱了一遍。一共说了三遍。
  • 安民,只是一个小小的石匠而已,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草民,也懂得什么是正直奸邪,什么是黑白颠倒。可见,羞耻之心是人皆有之的,只不过有人被势力逼迫,有人被利益诱惑,就放弃了原来的那份廉耻判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