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串起古迹与校园 竹县催生六家水圳见学园区

人气: 85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5年10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新竹报导)学习不再只是知识的背诵,而是看见、体验与感动,竹北六家的“东兴圳”与沿岸的古迹、学校奇妙地连结在一起,仿佛贯穿着历史与未来,催生出“六家水圳见学园区”的概念与行动。

农业社会,水是生活的重心,许多六家旧住户的生活记忆是关于巡水圳、抢水源、守水,以及在圳道戏水、抓鱼虾等。虽然六家曾是新竹著名的谷仓,而今唯存清代修筑的东兴圳贯穿其中。水圳是都市计划改变后留下的线索,带领人们穿越历史,看见过去,指向未来。

新竹县文化局长蔡荣光表示,在高铁开发过程中,东兴圳沿线的绿带公园,难得保存了8处古迹与历史建筑、10多处伯公庙和老树,还有7所学校分布水圳两侧,文化局将整合相关资源形成“水圳见学园区”,做为文化与生态的环境教育场域,以水圳串连都市发展和历史古迹。

文化资产科长张爱伦说,东兴圳沿线保存的古迹与历史建筑有东平问礼堂、林家祠、忠孝堂、大夫第及汾阳堂等8处,是家族祭拜的家庙,客家人很重视族群,虽然已到外地发展,每年还是会回来祭拜祖先,伯公庙也有10座,都是客家人的精神信仰中心。

特别的是,水圳两侧除了新建社区大楼,还有兴隆等3所国小、东兴等2所国中、及一所大学(交大客家学院),在都市计划中,因为文史工作者和环保团体的建议,加上都市计划主事者的从善如流,一起被保留了下来。张爱伦说,水圳、古迹和学校三者如此的相生相倚,能留下历史的轨迹,真是老天爷奇妙的安排。

为整合相关资源,文化局将成立行动工作坊,结合学校、社区和团体,透过公共论坛、社区座谈等方式,形成完整的水圳见学园区组织,之后将建构一处故事馆,活化历史空间,做为实践见学体验园区第一步。

文化局表示,东兴圳从早年的灌溉功能,到现代滞洪、集水、生态、景观、亲水及涵养土壤等多用途,都是串联六家的生命之水;希望新旧住民透过参与体验行动,凝聚社区共识,共同打造优质的水岸城市。

汾阳堂的活化与再生

历经2年修复,竹北泉州厝汾阳堂在今年9月20日竣工,新竹县长邱镜淳与客委会代表、地方仕绅、郭家宗亲和兴隆、六家、东兴国小三校师生共同举办竣工仪式,宣告“汾阳堂活化再生”正式启动。

未来,汾阳堂除了维持郭氏族亲祭祀,与展示郭氏族亲迁移来台辛勤的开垦历史,以及过去农村家庭生活情境之外,左右横屋将做为艺文展演及社区亲子阅读之教育学习场所。

竣工当天也举办了104年古迹日活动,导览志工以汾阳堂的老故事,带领民众亲近了解文化资产,认识六家垦拓历史与旧地名沿革,东兴圳沿线的古迹历史建筑、伯公,并安排水圳导览解说,让民众体验古早生活的情境。

台湾歌谣之父邓雨贤影音馆。(新竹县文化局提供)
林家祠。(赖月贵/大纪元)

竹北六家庄旧称六张犁聚落,8个古迹中有6个集中一处,附近为新兴高级社区,为让新旧景观协调一致,新竹县政府近年积极向中央争取经费修复,当地居民乐观其成,认为古迹是珍贵的文化资产,希望政府能加快脚步。

“新瓦屋”成文创聚落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区”也是六家的古迹之一,在文化局资产科和推广科的鼓励之下,成了善用、活化历史空间的典范;园区每月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周末还有小农、文创市集,露天音乐会、板凳电影院等,这里已经成为和附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好邻居。

新瓦屋客家院落。(文化志工杨荣成提供)

新瓦屋的艺术驻村,包括一诺艺术、打帮你乐团、新竹县农会农民直销站、新竹县13好市集和绿禾塘等,在此可以欣赏艺术创作,也可买到健康无毒的蔬菜,透过“耕读生活趣”的系列活动,认识在地特色农作物,认识友善小农,发现人与土地的感动故事;也可以报名小学堂参加各种有趣、实用的课程。

新瓦屋健康小学堂,学做艾草龟粄。(新竹县文化局提供)
当地民众参与“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区”健康小学堂,一同学习植物染,亲子笑得好开心。(新竹县文化局提供)

新瓦屋的小农市集。(新竹县13好市集提供)

此地一年四季都有活动推出,春季里,5月母亲节的周末举办“怀萱茶会”、茶市集、茶学堂三大主题,让民众学习茶艺、品茶,也由小朋友轮流奉茶给妈妈,在音乐与茶香中,亲子同享天伦之乐。

早期客家乡亲为庆祝一年之丰收与对天的感恩,常在晒谷后的禾埕广场进行电影的播放,附近居民于晚餐时分,老老少少自备小板凳或席地而坐,欣赏电影兼联络感情,配合暑假,新瓦屋每年于7、8月间推出板凳电影院,已有10年的历史,盼透过电影放映活动,让民众回忆起早期的农村生活,进一步认识客家文化。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