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一字传神

作者: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76
【字号】    
   标签: tags:

北宋年间的一天,苏东坡、黄山谷、秦观及佛印和尚同游西湖,在临近一座寺院的墙壁上,见写题着唐代杜子美〈曲江对雨〉一诗。四人诵到“林花着雨胭脂□”这句时,不约而同地在最后一字上卡住了。原来那一句末字因年久潮霉,脱落了。

四位诗人为显才华,争相补之。

生气勃勃的苏东坡稍加思索,首先开言:“林花着雨胭脂润”,

老成持重的江西老俵黄山谷接着补字曰:“林花着雨胭脂老”;

文弱书生秦观则猜是:“林花着雨胭脂嫩”;

最后轮到佛印,他一改前三者之故辙,笑吟:“林花着雨胭脂落。”

好一个“落”字!它活现了这位禅师四大皆空的虚无的思想境界。

但是,后来他们找来杜甫原诗一对照,方知竟无一人补对!杜诗原为“林花着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此一诗苑逸闻,不胫而走,传为趣谈。有位学士细细品味,叹曰;“四诗才虽未补中‘诗眼’,却赋出了各自的精神面貌:‘润’字反映了苏东坡的‘生’趣盎然;‘老’字说明了黄山谷的‘老’气纵横;

‘嫩’字代表了秦观的带‘病’气质;

‘落’字则象征佛印和尚的凄‘苦’身世。他们都是一字传‘神’!”

但,还是杜甫的“湿”字更为本色、质朴!

(事据《六一诗话》) @*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有个打鬼除邪的英雄叫钟馗,他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专门惩治那里的妖魔鬼怪,为老百姓铲除祸害。日子长了,恶魔厉鬼们无不害怕他。老百姓却对他非常敬信,虔诚的供奉他。
  • 风,看不见,抓不着,常人认为无法画出来的风,经过李方膺的巧妙构思,通过竹叶倾斜的方向,成功地表现了竹的舞、风的劲吹。
  • 红似锦、柳绿如烟的季春时节。一日清晨,北宋翰林学士苏东坡,正在一幢层楼飞甍、重檐流丹的书楼里,浏览古人词章;门官登阶而上,送来诗友佛印禅师的长歌(歌体的诗)一首,只见全篇单字双叠,共数十余对,写得十分怪异:
  • 相传他(翟佑)十四岁时,其父因好友张彦复来访,置鸡宴厚款。酒间,瞿佑正好从私塾学堂回来。张彦复素闻其(翟佑)聪慧颖悟,出口成章,想当面一试,于是,指着席上香鸡为题,命瞿佑赋诗一首。
  • 梅尧臣,关心国防,喜欢以诗谈兵。当时,西夏时常进犯宋境,梅尧臣深为国忧,便注释《孙子兵法》,进呈朝廷,并大声疾呼:“将为文者备,岂必握武贲。”可他的《孙子注》送上去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令其十分苦恼。
  • 江西临川有位布衣秀士张羽,赋诗作文,俏语连篇,他平生喜爱击浊扬清,打抱不平,常言“爱憎不明,则助纣为虐,士子与其将‘之乎者也’装在脑中,不如化作匕首利剑,刺向恶人。”
  • 唐朝天宝年间,皖南有位文思敏捷、能言善辩的秀士汪伦,非常仰慕“诗仙”李白的雄奇诗风和豪放才气。
  • 秦埙的试卷,最后呈到了金銮宝殿,颇通文墨的皇帝一看,不禁摇头唏嘘,叫苦不迭。无奈这个声色犬马之徒秦埙,乃宠臣秦桧之孙,只好提御笔,将头名状元改成了第三名——探花。
  • 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出了位状元,名叫费宏,后腰金穿紫,官至宰相。由于他门第观念甚浓,于是自作主张,将腼腆内秀的窈窕爱女,许配给了江苏宜兴吴尚书的儿子。
  • 当时,翁雒正旅游金陵,沿途见饿殍遍野,哭声震天,怵目惊心,顿添千丝沮丧,万缕悲愁。翁雒回到住所,夜不能寐,取笔抒思,集唐诗名句,赋成〈江行即事〉一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