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名家系列

雨果:宗教将会消失 而上帝将会永存

作者:文谦
font print 人气: 837
【字号】    
   标签: tags:

十九世纪法国大文豪、世界文坛巨匠、十九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领袖、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人物等等,诸多头衔指向一人,那就是维克多.雨果(法语:Victor, Marie Hugo)。

1802年,维克多.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卒于1885年。他既是诗人,又是小说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画家。在雨果一生超过六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79卷文学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其中《巴黎圣母院》、《笑面人》、《海上劳工》、《悲惨世界》、《九三年》被列为其代表作品。

雨果的作品,用词巧妙、优雅,情节生动曲折,表现情感强烈。鉴于雨果关于对比美学的见解,他的作品中每每可以看到这种理念的实践。如《巴黎圣母院》中敲钟怪人卡西莫多的极丑与吉普赛少女爱丝梅拉达的极美的对比;卡西莫多本身,丑陋的外表与善良的内心对比。

在雨果的小说中,结合了现实与浪漫主义,所创作出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甚至是夸张的。雨果通过描述各类典型人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生百态,再运用他丰富的想像力,为这些人物构思出各种曲折离奇甚至是非凡的人生经历,从而绘制出一卷卷磅礡、宏伟、充满激情的“画卷”。

维克多.雨果,不仅是众所周知的文学家,从他留下的21卷哲理论著中,我们得知,他还是一位思想家。在他的小说作品中,也常常加入作者的独特观点,甚至有时加入脱离了情节的描述。后世一些评论有时会认为这样的叙述方式,显得作品有些冗长、拖沓。其实,这正是雨果不同于普通作家的地方。

深刻的思想,创造深刻的作品。一部《悲惨世界》,让雨果构思了四十年,到晚年才完成,由此足见其创作态度的严谨性。

在后世人眼中,《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被称为描写宗教、社会、自然的三部曲。这三部经典作品,反映了作者在许多社会人文层面的思想观念。

“宗教将会消失,而上帝将会永存。”

由于雨果在两部作品中,创作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教士形象,一个是《巴黎圣母院》中外表道貌岸然、内心邪恶歹毒的孚罗洛教士;另一位则是《悲惨世界》中救赎了冉阿让灵魂的圣徒米里哀主教,使得后世一些读者弄不清作者的信仰。

对此,维克多.雨果有明确答复——“宗教将会消失,而上帝将会永存。”

在雨果众多的名人语录中,这句宣言令人印象深刻。

去世前两年,维克多.雨果修改了他的遗嘱,添加了如下词句:“我送给穷人们5万法郎,我希望能用他们的柩车把我送往墓地。我拒绝任何教堂为我做祷告,我请求所有的灵魂为我祈祷。我相信上帝。”

宗教与信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人们总是习惯混淆这两个概念。

雨果清醒地认识到这两者的不同。他信仰神、信仰上帝,但他不承认宗教。因此他才会对那些打着宗教的旗号做着背离神意的肮脏勾当的教会、教堂、教士的行径,深恶痛绝。在他的作品中,不乏抨击教会中虚伪丑恶行径的内容。

维克多.雨果的一生,作品繁多,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1885年5月22日,因肺炎去世的雨果,受到了国葬级待遇。超过二百万人参加了他的送葬仪式。葬礼后,雨果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墓葬的“先贤祠”。#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随着国人对外国文学热情的高涨,中共的图书审查制度成为越来越多外籍作家要面对的现实。美国笔会中心(PEN American Center,PEN)最近的一份调查指出,英语语种的图书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之前,都被中共的审查变动过。不但部分未经作者授权的著作惨遭“屠戮”,即使受正规合同保护的书籍也因为各种原因被删减改动。中国大陆读者们看到的都是经过中共过滤的“二手”书籍。
  •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栏目发表了美国华裔作家李大兴先生回忆北京大学的文章,从中我们看到了1980年北京大学有趣的学生生活,全文如下。
  • (大纪元记者冯文鸾麻州安城报导)“好感动喔﹗”、“好好看噢﹗”这是许多观众在看完“云门舞集(Cloudgate)”的《稻禾》演出后的感受。计约1700位的观众看完后,很多人都起立鼓掌。观众对舞者舞艺精湛、布景及声光配合俱佳,都称赞不已,林怀民亲率团员谢幕达5分钟之久。
  • 《简•爱》这部十九世纪由英国女作家创作的世界名著,不仅在欧美及世界范围有着巨大影响,甚至成为一些英语国家的中学教材内容;即使在中国,《简•爱》也是广为人知。
  • 穿蓝色夹克、棕色鞋子,名叫彼得的兔子,是世界文学尤其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一只著名的兔子。他来自英国,由英国童书作家、插画家碧雅翠丝.波特所创作。
  • 使在中国,《蝴蝶梦》(Rebecca)也是广为人知的一部作品。原因与其被改编为电影不无关系。尤以重量级的导演希区柯克及天王天后级影星劳伦斯.奥利维尔、琼.芳登的参与为影片增色不少。
  • 苏联解体,东欧变色,共产主义正在全球范围土崩瓦解,社会主义实践彻底失败。六四屠城后,中共打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号,实行“权贵裙带资本主义”。官方意识形态全面破产,还坚称“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纷纷把子女家属送去欧美、用贪腐的钱买国外房地产,却整天忽悠老百姓的孩子做“共产主义接班人”,这就是今天中共贪官们的嘴脸。
  • 班内特先生和太太只有五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却没有儿子。按照法律,班内特先生过世后,他的财产、房屋将由远亲柯林斯先生来继承。鉴于对未来生活的危机感,班内特太太整日想的都是如何让女儿们嫁给一个有钱的男人。
  • 香港拥有一百年的殖民史,东西文化交汇,曾和很多文人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1974年,台湾诗人余光中赴港任教,写下“姑且叫它做家吧”,其后他有11年时间在港度过,这段时间是他的黄金创作期,沙田山居成为他生命中最愉快的日子。
  • 司各特追溯历史的文学叙事架起了沟通理解的桥梁,他对南北民族的差异有着极大的慈悯包容,反对任何一方的血腥暴力,前车之鉴,发人深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