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遭遇不幸亲友 避免表达不当弄巧成拙

安琪

人气 14665

【大纪元2015年12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安琪综合报导)面对遭逢不幸的亲友,不论是至亲离世或罹患重大疾病,人们免不了会关怀或安慰对方,希望他们感到好过些,不过,有时因表达不得当却弄巧成拙,让当事人深感困扰、挫败,甚至产生反感。究竟该如何拿捏才是合宜的关怀?对此,本文汇编专家和当事人的看法,提醒读者避开下列常见误区,并提出建议,以有效地帮助亲友抒解情绪。

慰问丧亲者的误区

不少人认为悲恸情绪一无是处,因此会劝丧亲者要“看得开,放得下”。要他们别再留恋过去,尽早忘记亡者,赶紧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以免萎靡不振。对丧子者安慰说:“孩子再生就有了,赶紧生一个吧!”对丧偶者说:“人死不能复生,你尚有双亲和幼子,往后的日子还很长远,你要坚强点,就别再悲伤了!”还有人不是急于为其介绍新的对象,以填补空虚的生活,就是忙着代为安排旅游或社交活动,好让当事人早日从伤痛中走出来。

从接纳开始 以同理心关怀

陪伴者给予过多劝诫和不应该的禁令,会让有些丧亲者选择独自悲伤,或是强颜欢笑,假意应付他人的期望;甚至有人为自己贴上软弱的标签而否定自我。根据《爱家杂志》2003年9月号,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专业讲师苏绚慧认为,只是单纯地借重外界暂时转移或替代真实的悲伤感受,是无法帮助当事人获得真正的身心灵和谐。《疗效对话》(Healing Conversation)一书提到哭泣是人体尝试将情绪毒素排出体外的方式,而掉泪则是疗伤的过程。悲伤治疗大师沃登(William Worden)提出调适悲伤需要经过四个心路历程:接受失落的事实,经历悲伤的痛苦,适应逝者已矣的新环境,将情绪重新投注在新的关系上。所以说,丧亲者需要先经过悼念亡者的历程,在情感获得适度的抒发后,然后才能从自身内在找寻力量,重整脚步再行出发。

专家表示,哭泣是人体尝试将情绪毒素排出体外的方式,而掉泪则是疗伤的过程。(网路图片,图为台湾张老师文化出版书籍)

沃登强调:“没有人能杜绝悲伤,除非他没有爱。”避免劝诫丧亲者压抑悲伤,才能契合对方的心理需求。进一步说,最好的安慰是从接纳做起,对当事人表达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可以这样说:“你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亲人,这个椎心之痛真是难以言喻”,“好好哭吧!这种撕裂的伤痛需要眼泪来抚慰”,“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让人都乱了方寸”。这些话道出了丧亲者说不出口的感受,会让他们感受到能被理解,以及你无条件的接纳与陪伴。专家提醒说,如果对方长期无法跳脱悲伤困境时,记得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关怀病患的误区

当人们获悉自己得到重大疾病,很害怕听到任何评论。因此探视罹患重大疾病者时,并不适合提暗示、批评或论断的话。像是西方谚语:“逆境会促使人更加坚强茁壮”。(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这似乎暗示对方碰到的是好事,而事实并非如此。或是说:“你不是很注重健康吗?怎么还会生病”,“你以前是不是……,所以现在才……”,“嗳呀!你怎么会遇上这种事,真惨”,“你这个还不算什么,某某人更惨……”,或者给予忠告:“你要听我的……我觉得你应该……”,否定他的感受说:“不要担心,不会有事的”。也有人会对癌症患者说:“我能了解你的感受。”它似乎表达了同理心。但是,《预防》杂志引述乳癌幸存者麦茹璧(Jenn McRobbie)的话说,即便是癌症患者彼此间也不会这样说,更何况陪伴者并未得到这些病,如何能体会当事人的真实感受?

老年妇女安慰遭遇不幸的丈夫。(fotolia)

视病人为主角 真诚聆听和陪伴

关怀病患可以这样说:“我很遗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或是说:“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万分难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至于如何和病人进一步互动?台湾疼痛照护网引述《临终关怀》作者的话说,和病人聊天,没有既定的规则可循,只能以当事人为主角。可以说:“我无法体会或想像你的感受,但是我真的很关心你。如果你想谈谈你的感受……或是你想谈其它话题”。如果对方诉苦或怨天尤人,专家提醒说,要接纳而不批判,把当事人的情绪视为正常反应。聆听过程中可以回应:“你真的很辛苦,实在很不容易”,“难怪你会这么难过”,“不只是你,换成是别人也会如此”。心理学研究发现,倾吐能强化个人的免疫系统,当把苦闷转化为叙述,悲苦的情绪会暂时消散。如果病人不想说话,也不要勉强,拍拍肩膀、握手、拥抱,或是陪着对方流泪,都是体贴的举措。

关怀或安慰并不是告诉对方:“你应该……”或是“你不应该……”,也不要对当事人下判断。安慰是给予他们空间做自己,并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我们不需要透过“同意或反对”其选择或处理方法来表达关心。(网路图片)

提出具体明确的协助

亲友处在悲伤时刻,往往没有心思关注周遭事情,或是对自己真正的需要开不了口。因此设身处地去考量当事人的需要,提供实质的协助,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里负担。

专家提醒可别只是单纯地说:“如果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别客气尽管说。”肺癌病患葛拉丝(Jennifer Glass)对《预防》杂志表示,这句好心的话反而成了她的困扰,她必须揣摩陪伴者能提供哪些支援,然后很不好意思地开口麻烦他人。最好的做法是,陪伴者明确地说出自己办得到的事项,好比说:“下周一我帮你的家人准备晚餐,还是你觉得其它日子比较妥当”,“你有不能吃或不想吃的东西吗?我煮些意大利面当你今天的午餐,如何”,“我每天帮你接送小孩上下学,好吗”,“我假日过来陪伴你的小孩,行吗”。而帮忙代为购买基本日常用品或是陪伴患者到医院覆诊,也都是很实际的协助。

责任编辑:茉莉

相关新闻
研究:悲伤非坏事 反而有益健康
不说话的艺术
夫妻相处之道 争吵篇(二)
夫妻相处之道 争吵篇(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