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石碇.雷公埤古道.车闩寮古道.十份子古道

作者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110
标签: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旅联网旅版主登山聚会,欣逢旅联网成立十周年庆, 今年参加的山友相当热烈,有将近三十人(注1)。

今年选定的路线是北宜公路二格附近山区的古道环形路线。事前看到登山前辈张茂盛所绘制的这块区域登山步道地图时, 就感到惊奇不已。

这片小小山区就有雷公埤、车闩寮、十份子、蕃薯寮等四条古道交错其间,山路四通八达, 可以规划出短、中、长程的各种环形登山路线。

今天的领队山友萧郎,规划以雷公埤、车闩寮、十份子这三条古道为主路线,而古道沿途会路过的雷公埤山、 中岭山、鸡心尖为选项,山友可以视个人的兴趣或体力,决定顺登与否。这样的行程安排,既丰富而又有弹性。

上午九点半,山友们在北宜公路的二格公园集合。山友或熟或不熟,有些山友是第一次参加旅联网周年庆活动, 虽然初次见面,然而在网路彼此交流旅记文章已久,有相识超过十年以上,所以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登往雷公埤山途中,行经一片双扇蕨。(图片提供:tony)

今天的行程,从上午十点过后出发;下午五点过后,才走完整个行程。

一整天在山区里打转,走过一条接一条的古道,爬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头,山路忽上忽下,向左或向右, 队伍有时会合,有时离散,而沿途经过的岔路口至少十处以上。

一整日悠游山林,欢喜尽兴,而写作旅记时,则千头万绪,难以落笔,应当如何叙述今日的复杂路线呢?

对于路线有兴趣的读者,我建议可以参考这篇旅记的旅行地图,地图标记的红数数字,从1~12的顺序, 即是我们今天所走的路线(注:数字是领队萧郎事先标示于地图,以方便参加的山友能了解这次的路线。) 而这篇旅记对于今天行程的山路转折与分歧细处就不多做叙述了,以免读者读来如陷五里雾中。 仅就印象深刻之处,略抒个人感想而已。

今天行程的第一个目标是雷公埤山。登山口就在二格公园入口对面的北宜公路马路边,由登山口而上,循着起伏的棱线, 约半个小时即登顶雷公埤山。雷公埤山,又名“五郎寮山”,海拔548公尺,山顶有一土地调查局图根点。 雷公埤、五郎寮都是附近山区的地名。

雷公埤古道。(图片提供:tony)

由雷公埤山下行,来到地图数字标示3号的岔路口,续行的山路,就是雷公埤古道了。

雷公埤古道是今天走过的三条古道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路段。

古道沿着潮湿的溪谷而行,沿途草蕨茂盛,绿意盎然,脚下是青苔古朴石阶。沿途经过荒废的拓垦地,有整排石砌的驳坎。 而我们在途中休息用餐的溪畔空地,附近各有一座土地公庙及有应公庙,则是古道重要的人文遗迹。

小小的石砌有应公庙座落于一块巨岩之下,庙古檐残,年代已经久远。位于对岸的土地公庙则已经过翻修,庙旁的小金炉则是利用旧庙的石材砌造的, 石材上犹可看见“福德祠”等刻字。新庙的庙墙倚着一块倾斜的古碑,是信众捐修福德祠的石碑,经风历雨,文字糊模,难以辨读, 而石碑刻有“雷公坡”三个大字。雷公坡,是“雷公陂”的讹写(注2)。

雷公埤开垦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约1796-1820)。这里有一座天然陂塘,岸旁的树林被雷电焚烧,因而被称为“雷公陂”, 今日所走的这条雷公埤古道,至少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就隐于北宜公路二格公园南侧的山林里,路径清晰,探访不难, 只是少有游客踪迹,沿途景况荒凉冷清。

我们在土地公庙旁的溪畔用餐休息一个小时,然后续行雷公埤古道,来到地图标示数字5的双溪口。由此处越溪, 爬向山棱,经过台电电塔后,续接车闩寮古道。

山友登顶中岭山。(图片提供:tony)

车闩寮(Che-shuan-liao)地名,不知其义,原以为或许与台车的门栓有关。

查资料才知道,车闩子是指“车桑子”,一种灌木植物。据说早期此地居民以车桑子搭建屋寮而得名。

现存的车闩寮古道并不完整,前段先经过台电的保线路,中段为朴质的山径,抵达秀峰路105号民宅之后, 古道旧路被秀峰路(山区产业道路)所取代。

我们续行一段产业道路,再接山路,爬至地图标示的8号的中岭山岔路口,由此可以顺登中岭山,路程约20分钟。 今日走到这里,已走了3个小时,我觉得已经尽兴,就不想登中岭山了。前辈山友Lee兄听说我没登过中岭山, 鼓励我不要放弃,还说愿意背我上山。我一听,只好赶紧拔腿,勇往直向中岭山了。

中岭山,海拔626公尺,山顶有土地调查局图根点。今天唯一有环绕视野,风景展望最佳之处,就是中岭山了。 从山顶可以望见翡翠水库在永安附近的一隅碧波湖景。 今天能够登顶中岭山,有点幸运,要感谢前辈的好言相劝及一言相激,否则下次不知何时才有此机会了。

从中岭山折返,续行来到鸡心尖的9号岔路口,由于沿途停留聊天时间拖长,此时太阳西斜,于是略过此山, 续往十份子古道。山路下行,又与秀峰路相遇,走一段产业道路,抵达173号民宅,续接十份子古道。

十份子古道。(图片提供:tony)

173号民宅俯临一片陡峭的山坡,农家在此开辟出层层的梯田,我们从最上层梯田通过, 有一小段狭路走在险坡之上,宛如走在悬崖旁边。

山林拓垦,耕作辛苦,早期山上人家就倚赖十份子古道通往北宜公路。秀峰产业道路完工后,这条古道就逐渐没落, 仅剩登山客往来其间。沿着十份子古道下行,沿途有不少竹林拓垦遗迹,脚下踩踏着一块块的古朴青苔石阶。

十份子古道是今天行程名义上的主角。旅联网庆祝十周年,按照往例,挑选了一条以“十”为名的山峰或古道, 十份子古道因而雀屏中选,而有了今天这条古道环形路线。 古道的出口就在北宜公路十份子公车站牌旁。行程结束后,山友转往石碇,找家餐厅聚餐庆祝,并相约明年再见。

今天的行程走过三条古道,并顺登雷公埤山、中岭山。这两座山的山顶都有日治时代土地调查局工程人员所埋设的三角点。 我因此而有一种历史因缘的联想。

遥想一百多年前,土地调查局的日籍工程人员,背着器材,翻山越岭的选定山峰设置三角点基石, 必定走过当时山区现有的道路。先民开辟的山区道路协助了基石的设立,完成了台湾土地的调查, 因此而绘制出了一份呈现当时台湾土地面貌的《台湾堡图》。

山友致赠旅联网版主的十周年纪念活动徽章。(感谢!)(图片提供:tony)

百年之后,山区聚落历经变迁,或因人口外移,或因道路开辟;聚落或消失,古道或荒废, 不少山区古道旧路因而堙灭于山林,而被世人遗忘。

这些古道残留的人文遗迹,后来因山友登山寻访基石的途中,而无意间被重新发现。

不少山友因此参考百年前的《台湾堡图》,探勘出不少被遗忘的古道与消失的聚落, 从中更认识了先民拓垦土地的历史。

今天躬逢旅联网十周年庆,情感上自然会有特别的感怀。我的登山资历已经超过十年,大多集中于台北附近的郊山及古道。 然而今天所走过的三条古道及两座山峰,都是我不曾走过的。台北近郊,山峰无数,山林的隐处深处,不知还有多少古道隐身其中, 等着我去认识。其实不必远游,台北郊山足以探幽寻奇。

佛家有言:“一沙一世界。”更何况,台北盆地,千山环绕,自成一个大千世界。生活于此地, 能悠游于此地的山林,于愿足矣。

旅游日期:2014.10.19

旅行地图(图片提供:tony)

责任编辑:施宜葆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注1: 《旅联网》全名为“旅记网站联合入口”,会员由山友组成,以分享游记为宗旨。网址:http://www.waytogo.cc/

注2: 雷公“陂”的地名,被讹写成电公“坡”,这个地名问题,我曾经探索过。我家住的地方,地名是“中陂”,是源自这里曾经有一座埤塘(现已填平,成为瑠公国中,位于奉天宫旁。)。 现在的地名则变为“中坡”(中坡里),一字之差,意义变得不同。

根据清代台湾方志的记载,灌溉用的池塘,中国大陆称为“埤”(国语发音为ㄆㄧˊ),台湾则被写成“陂”(闽南语发音为ㄅㄧ)。 我发现台湾有不少“陂”的地名,被写成“坡”,最初以为是国民政府迁台(1949)之后,因行政人员不熟悉“陂”字, 而将“陂”误改为“坡”。因为“陂”是破音字,发音ㄆㄧˊ,是指埤塘;发音ㄆㄛ,是指山坡,可能因此而将“陂”误写为“坡”。

后来看到日治时代绘制的《台湾堡图》(1898-1904),才明白原来日本人早就将“陂”讹写为“坡”了。 例如,《台湾堡图》就将雷公陂写成“雷公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坡”这个汉字旁边的片假名发音则为“ㄅㄧ”(Pi), 由此可知是指埤塘(陂)的意思。这块石碑刻着“雷公坡”,则可以判断应是日治时代的古碑。 雷公陂(埤)的地名虽然被写成“雷公坡”,但闽南语发音依旧是“Leigong Pi”,仍保存了原始地名的意义。

【路程时间记录】(注:★表示地图所标示的红色数字位置)
二格公园(★1)→35分钟→雷公埤山(★2.5)→10分钟→ 古道岔路口(★3)→40分钟→土地公庙/有应公庙(★4)→12分钟 →双溪口(★5)→55分钟→秀峰路105号民宅(★7) →18分钟→中岭山岔路口(★8)→20分钟→中岭山(★8.5)→20分钟→ 中岭山岔路口(★8)→15分钟→鸡心尖岔路口(★9)→20分钟→秀峰路173号民宅(★11)→30分钟→ 十份子公车站牌(★12)→搭乘接驳车返回二格公园,全程约4.5小时(不含休息时间)。

出发!二格公园入口对面的北宜公路马路旁为雷公埤山登山口(★1)。 (图片提供:tony)

抵达鞍部十字路口(★2)。 (图片提供:tony)

登雷公埤山(★2.5)。 (图片提供:tony)

雷公埤古道途中荒废的拓垦地(★2→★3)。 (图片提供:tony)

有应公庙附近溪畔空地休息及午餐(★4)。 (图片提供:tony)

巨岩下的古老小有应公庙,见证了古道的历史(★4)。 (图片提供:tony)

有应公庙对岸草丛中的土地公庙。庙前有一块古碑(★4)。(图片提供:tony)

“雷公坡”古碑,年代不详,刻有捐款修庙的信众姓名(★4)。(图片提供:tony)

双溪口。越溪,走往车闩寮古道(★5)。 (图片提供:tony)

经过一座电塔(★6)。 (图片提供:tony)

车闩寮古道(★6→★7)。 (图片提供:tony)

古道石阶(★6→★7)。 (图片提供:tony)

抵达秀峰路105号民宅,接秀峰路(★7)。 (图片提供:tony)

从这处岔路口,往中岭山方向。 (图片提供:tony)

中岭山,海拔626公尺,山顶有一颗土地调查局图根点。 (图片提供:tony)

从中岭山远眺翡翠水库一隅湖景。 (图片提供:tony)

由中岭山折返,抵达鸡心尖岔路口(★9) (图片提供:tony)

从鸡心尖岔路口,走往十份子。 (图片提供:tony)

接秀峰路(★10)。 (图片提供:tony)

从173号民宅后方续接十份子古道(★11)。(图片提供:tony)

古道途中眺望173号民宅下方的梯田。 (图片提供:tony)

十份子古道(★11→★12)。 (图片提供:tony)

越过青潭溪,爬向北宜公路。 (图片提供:tony)

抵达北宜公路,出口就在十份子公车站牌附近(★12)。 (图片提供:tony)

相关新闻
新北市坪林.狮公髻尾山(司公髻尾山)
新北市坪林.籁狸尖山(猎狸尖)登山步道
阳明山.竹子湖青枫步道
阳明山.竹子湖.猴崁古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