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阁:康熙教子细节修养的故事

人气 17

【大纪元2015年03月12日讯】凡人生在世,多想功成名就、事业有成者众多。在所有这些事业中,最大的莫过于成就帝业。帝业之伟,又莫过于平定天下,以仁政心系百姓福祉,予社稷万民之福,教化德心安居乐业。当然,任何事业有成,都有他的基点和支撑。当人们回首看看风云跌荡的清朝历史,圣主明君康熙帝不仅奠定了清朝的盛世基业,由他编撰或建议编修的著作,经过300多年的岁月,影响至今。

300多年前,欧洲传教士白晋以在中土的所见所闻,向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如实汇报了康熙帝特别注意对皇子的教育,施以德育的同时,也进行与皇子年龄相称的各种文武训练,文教以经史、诗文、书法等;武教以骑射、火器、游泳等,“自春开始,直到岁末,没有旷日”。

由康熙帝亲述,雍正笔撰的《庭训格言》,从中使人看到康熙帝的道德遗恩,泽被清世;也使人看到康熙帝成就帝业的基点,注重日常的道德修养,尤其对诸皇子的谆谆教诲,今天读来,令人感佩敬仰之余,也引人自行收敛规谏。

一念之微,天理人欲

在康熙圣训中,特别讲到“一念之微,天理人欲”的训言。康熙帝说:“人的思想,哪怕是极微小的一念,如果不是在思考天理,就是在思考人欲。因此心中存有私欲,就是放纵,不一定只有为追求物质利益,纵情享受才是放纵。心一放纵便是私,不用等到放纵自己的欲望之后,才被称为私。”

因此,他说:“古人治心,防范于念头、情产生之时。因为此时,用很小的力,就会收到巨大的功效。”他引用《尚书》中所说的:“即使是圣人,假如放任罔念,也可能成为狂人;即使一个狂人,如果能及时克制恶念,也可能会成为一个圣人。”动善动恶念头虽微,但康熙帝特别以“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为鉴,谆谆告诫皇子。

涵养仁心,做人之本

在“涵养仁爱,戒除躁忿”一则中,康熙帝说:“凡人平日应当涵养此心。昔日我罹患脚疾,转身艰难。脚稍一动,必须要靠两边的近侍搀扶,稍一放手,便疼痛难忍。尽管如此,我想这是自己招来的难,因此与左右两边侍从谈笑自若,并不生一毫的躁性和怨气,更不会苛责他人。二阿哥在德州生病时,一天我去看他,碰巧看到他正在发怒,与近侍生忿。于是我对他说:‘我们身为皇室贵族,患病自有很多人扶持任使,就这样还不能心满意足。假如太监或是穷人,一旦生了病,还能使唤谁?即使生气又能向谁出气?’”

凡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难免会因为不顺之事,生气动怒发火泄愤,更何况位于人极尊位?但康熙帝没有那么做,而是很明确的要求必须涵养仁心,因为“天道好生。人一心行善,则福履自至。”康熙帝观察清朝及古时的一些王公大臣,发现很多以打仗建立军功的人,因为杀人众多,其子孙不会昌盛,逐渐衰败。因此认为“仁心”是做人的根本。从二阿哥对下人生气这么一件小事,康熙帝都会适时的教育他,并特别记在庭训中,以供后世参照。这也说明,仁心基业能使人高瞻远瞩,遗惠后世。

去除安逸,勤政不怠

出生在皇宫的皇子,由于身份尊贵,从小就得到近侍的全方位照顾。但康熙帝为了戒除皇子的贪玩和安逸,因此定下诸位皇子早上三点就要到无逸斋学习经史。一直到晚上七点,中间康熙帝还要两次检查皇子课业,要求极为严格。康熙帝的严格,也表现在他阅读奏章的态度。庭训中,康熙帝讲到:“近来,刑部呈送的公文中有一个错字,我就用红笔加以改正,并颁发下去。各部、各院的奏折我也都一一通览,外边的人以为我未必都能全览,每每多有疏忽。因此,我在批阅所有的奏章中,一旦发现错字,我都加以改正;翻译极差的文章,我也都进行删改。当年,国家有战事时,每天送上来的奏折有三四百本,我都亲自通览,无一遗落。现在,一天送上来的奏折只有四五十本,全部通览有何难处?做任何事情,无论大小,都不能有一点懈怠、拖延的想法。”

这些出自于《庭训格言》的修养细节,在康熙帝伟大的帝业中,只是微不足道的点点滴滴,不足以概全康熙帝作为一代明君圣主的过人境界,但足以见一代帝王为国为民为子留下的殷殷心血。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康熙帝“立德”于大清,为万民开泰平;“立言”于后世子孙,百世流芳;立功于青史,韬略伟岸,千古彪炳,享誉古今。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新闻
张菁:1950年中南地区为何出现“匪乱”
林辉:孙政才大手笔引进转基因作物 贻害无穷
中共罪行录之二百零二:“说,你是不是国民党?”
王友群:中共为何要消灭所有教会大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