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兄如父的两个故事

作者:慧淳
font print 人气: 73
【字号】    
   标签: tags:

彦霄善待兄嫂 至诚至敬


晋朝有两兄弟,名叫彦霄、彦云,父母死后,兄弟俩在同一个锅里吃饭,足足有十二年,手足情深。但后来,哥哥彦云学坏了,喜欢到处游荡,不务正业,正当的职业也荒废了。弟弟彦霄,苦口婆心,屡屡规劝哥哥要改邪归正,但哥哥都不听。于是彦霄便提出分家。

两兄弟分了家以后,又过了五年,哥哥彦云的所有家产都花光了,还欠下了许多债 。那些来讨债的人,差不多把他的门槛都踏坏了。而彦云深知自己无能力还清债务,便打算想悄悄逃跑。

这时,彦霄置办了酒席,把哥哥和嫂嫂接到家中来。酒席间,彦霄说:“我起初并没有要和哥哥分家的意思,只因哥哥太不知道节俭,挥霍太甚,所以提出分家,那实际上是我想保留住先人遗留下的一半产业呀!现在,我想把我保留的一份归还了,因此请哥哥嫂嫂,仍然主持家中的一切,仍然当这个家。”说完,他便拿出当初的分家的明细账目,放到火炉里烧掉了。又拿出了自己的积蓄,给哥哥偿还了债务。彦云心中惭愧万分,从此改过自新,重新好好地做人了。

杨津太守敬兄如父

北魏时代的杨津,年过六十,和他的哥哥杨椿一同做了三公的大官。

杨津每天早晚,都会到哥哥那儿去问安,他往往带着子侄,恭敬地罗立于阶前。平常,哥哥要不叫杨津落坐,杨津是不敢坐的。杨椿要是到外边去了,还没回家,杨津也不敢先吃饭。吃饭的时候,杨津会亲自拿了汤匙、筷子,奉给哥哥,杨椿叫吃他,他才敢吃。

杨椿在外边喝醉了酒回家来,杨津会赶紧扶着哥哥到卧室休息,自己则在外间的厅堂前,坐着打盹,只怕哥哥醉中是否安适,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助。

以前,杨津在外边做太守,而杨椿在京城里做官,每逢得到四时(即四季)的佳味,杨津是一定差人送回一些给哥哥的,没有送到哥哥手里之前,他必定不肯先吃。而杨椿每次收到弟弟寄送来的佳味,也是泪流感动。

看杨津的敬兄,真是敬爱恭谨到了极点。这真是一对世上少见的好兄弟呀!@*

责任编辑:梁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武宗命令泗州进献几十名善长歌舞的美女,汪应轸智慧应对,于是明武宗下诏泗州暂停进献美女。
  • 由于姚察清正廉明,俸禄又大都接济了别人,素无积蓄,因而家中常常入不敷出,十分拮据。每当有人劝他想些办法,搞些资财,来改善一下家中清贫生活时,姚察总是笑而不答。
  • 东汉时的许昌人陈元方,十一岁时,按时去拜访袁公。袁公问他:“你父亲在太丘做官的时候,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都施行了一些什么好政策呢?”
  • 世宗皇帝又曾对张廷玉说:“我做诸侯王时,与人一起行走,从来不用脚踩别人的头影,也从来不践踏蚂蚁小虫。”
  • 郑国公富弼,官拜枢密使。时值宋英宗即位,赏赐朝中大臣。富弼已拜领了赏赐,英宗又额外另有专赏。
  • 汉武帝在金殿上闲坐,忽然有一个人,坐着白鹿拉的云车,从天而降,来到金殿前。来者看上去三十多岁,但面色像孩子般红润,穿着羽衣,戴着天神的金冠。
  •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战争,请允许我拿战争做个比喻。战鼓咚咚地响,双方战士持着武器交锋,打了败仗的丢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土兵,讥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逃兵,是胆小鬼。请问:您怎样看待讥笑者呢?”
  • 在叛军兵临项城、县令“不知所为”的危急情况下,杨氏挺身而出,当机立断,帮助丈夫谋划抗敌对策,激励胥吏、百姓,坚决守城,并亲自为士兵烹煮食物,鼓励丈夫带伤参战,终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项城免于沦陷。
  • 傅玄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强调“人和”,注重安民。要想稳定社会秩序,使各阶层的人,都能够各务其业、各行其事,关键在于安民和发展生产。
  • 绿云答非所问地说:“事不宜迟,绿云告辞了!”说完,竟像飞鸟一样,一纵身,就跃到了窗外,转眼之间没了踪影。在场的人无不惊奇地呆愣在一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