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沔事亲至孝 事国至忠

作者:慧淳
font print 人气: 60
【字号】    
   标签: tags:

王元规正确对待婚姻和儿子

南北朝时代的陈朝有个十二岁的孩子,名叫王元规。那个地方有个土豪,家里很有钱,看出王元规必定是个大有作为的人,就想让自己的女儿和王元规定个娃娃亲。

元规的母亲觉得自己家势单力薄,心想:能结这一门强势的亲家,岂不正好?便欢喜地应承了下来。没想到小小的王元规却对母亲说:“从前圣人说过,可以亲近的人,才可以去依靠他,这是古人非常重视的原则。我们又怎么可以和格格不入的土豪巨霸联姻呢?”母亲觉得儿子的话说得有理,就把那个土豪家的亲事回绝了。

后来,王元规果然找了个相匹配的、和善敦睦人家的女儿结了婚,生下了三个孩子。

有一回,那个地方发大水,把房屋都冲垮了,死的人不计其数。王元规只有一只小船,他便匆匆忙忙领了母亲和妹妹及另一个没了父亲的侄儿上了船,赶紧划到安全的地方。而他的三个孩子,则放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面。等到水退后,王元规才赶紧驾着小船回来,只见那树杈上的三个孩子竟然毫发无损,安然无恙地在那里呢!

人家都说:那是因为王元规有好品德,所以他和他的家人都得到了上天的保佑。

许止净评论说:婚姻要择贤尚德,但世人往往只向往金钱财物,从不在意骄奢横蛮家庭出来的女子,多有娇骄放纵,甚至打骂丈夫公婆,等到娶回家来,才后悔莫及。王元规小小年纪,就能明白这一点,真是明心见性,卓尔不群呀!

崔沔事亲至孝 事国至忠

唐朝的崔沔是个生性友孝的人。母亲双目失明,他便不脱衣服地侍奉了三十年。每逢天气好,或者有好风景可以欣赏的时候,他都会扶着母亲出来,摆些小酒菜,邀约亲朋,大家言笑宴宴,共享良辰美景,而做这一切,不过都是想让母亲感受喜悦快乐,好让她忘了自己的愁苦罢了。

母亲死后,崔沔对待兄弟姐妹,几乎就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侄甥后辈,也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每逢得到俸禄,他一定将钱物全部分给大家,说:“我父母已经仙去,没有地方来尽我的孝思心意,想来父母在世间所记挂的人,不过眼前这四、五个人,我又哪能不好好对待呢?我待他们好,就是慰劳了父母九泉之下的心呀,也就是对父母好了。”

后来,崔沔做了宰相,对国家和百姓非常忠诚。颇有政声!

李文耕评论说:事亲之道,不在于嘴上说得有多体贴,而是要落实到一点一滴毫发、皮肤之上。老年人常有多少说不出的苦恼,有多少说不尽的心事。为子女者,能不好好体会并努力解脱他们的苦处吗?古人讲:朝廷选人才,往往求忠臣于孝子之家,这是明智之举。崔沔在家是孝子、在朝为忠臣,因为治家与治国,同出一理。关键均在一心之诚耳!(均据清代蔡振绅《八德须知》)@*

责任编辑:梁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晋国有个人,名叫文子,他想逃出晋国都城。途中经过一个县城,跟随他的人说:在这个县城里,任职的啬夫,过去是你的好朋友。...
  • 汉朝时候,有个叫鲍宣的人,他的妻子叫桓少君。鲍宣在少君父亲的门下读书,家里很穷,但少君的父亲赏识他的志气,就把少君许配给他为妻。
  • 明朝时代,有个姓朱的人,妻子叫唐贵梅。唐贵梅的丈夫,疾病缠身,弱不禁风,她婆婆却生性凶悍,而且品行不正,和一个徽州的客商私通。
  • 假戏真做的孙权,依计而行,召邓芝入见。邓芝走到宫门前,一看这个阵式,心里已明白了孙权的用意,但他毫无惧色,昂首前行,见了孙权长揖不拜。
  • 当时,豪门女子都不知道怎样侍奉丈夫,就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是邪门歪术来讨得丈夫的宠爱和欢心。这些做法,跟萧意辛的道德礼法比起来,实在是差得太远!
  • 齐湣王觉得奇怪,就把她叫来,问了一些问题。宿瘤女回答得条理清楚,应对有礼。齐湣王看她如此贤德,心里喜欢,就准备叫后头的车子,载她入宫做夫人去。
  • 穷苦的挑柴人走上前去,打听那孩子的姓名,知道这孩子正是姓李,叫李春芳,心里半信半疑着庙里的那些话,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 他们夫妇二人,为了国家,就义成仁,实在是可敬可佩啊。
  • 他平静地对小偷说:“你也许是长途跋涉而来,不该空手而归。就把我身上的衣服当礼物,送给你吧。”说完,脱下衣服,交给小偷。
  • 据说蔡襄造桥时,江水水深莫测,潮汐频繁,不能施工。但他还愿心切,便写了一篇文章,祈求天帝和河神允许修桥,文章发于肺腑,真情激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