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石碇.南势坑古道.司公髻尾山.九芎坑山

作者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55
标签:

一年一度的旅联网登山活动,今年选定石碇九芎坑山, 以庆祝旅联网成立九周年(注1)。

九芎坑山只是石碇一带的一座小山,所以雀屏中选,是因为山名有“九”字, 符合九周年庆的甄选条件。

此外,领队萧郎所规划这条路线可以安排连走南势坑古道,顺登司公髻尾山(狮公髻尾山), 形成一条“南狮九”(南势坑古道+狮公髻尾山+九芎坑山)的环形路线。

讨论之初,我就偏好这条路线。旅联网的年度登山活动,以山友叙旧为主,登何山? 走何路?大家都可以欣然,于是就无异议的选定这条路线。

我所以偏好此路线,是因为五年前登九芎坑山时, 即曾走过一小段南势坑古道,这条古道有人文遗迹,又充满绿意,颇得我心,也令人印象深刻。 可惜古道荒废,少有人行,沿途多杂草,景况冷清。我虽然喜欢探访古道, 但若路况太冷凄,路径太寂寥,也会而心生畏惧,而里足不前。当时南势坑古道给我的感觉正是如此。 五年之后,因缘际会,我终于又有机会再走南势坑古道。

南势坑古道前段(玉桂岭~南势坑2-5号)(图片提供:tony)

今日上午九点三十分,山友们相约在玉桂岭二号桥会合, 参加的旅联网山友共14人(注2)。

南势坑古道的入口就在玉桂岭二号桥旁,沿着藤寮坑溪支流的溪岸土路上行。 古道行经南势坑山区,越岭至坪林的大粗坑。

百年前的《台湾堡图》,即绘出了这条古道路线,不过地图绘出的路线至南势坑的山区, 并未越岭连接大粗坑,古道早期应只是南势坑农民上山拓垦的一条农路而已。

从玉桂岭二号桥至南势坑2-5号民宅附近的这段南势坑古道,已辟为土石路及柏油路, 沿途主要的古道遗迹是三座小庙,一座是玉桂岭二号桥马路旁的福德宫, 庙内有一块大正八年(1919)的古碑,显示这是一间古庙改建的;另一座是南势坑古道路旁的姑娘庙, 石砌的小庙,据山友Lee兄说,是从玉桂岭二号桥的福德宫旁迁移至此处(注3),或许也已有百年历史。 我以前蒐寻资料,只知这座姑娘庙祭祀一位未婚早逝的女子,而未知其生平事迹。

另一座小庙是位于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附近的南势坑福德庙。石砌的小土地公庙, 庙后有一棵矗立的枯死树干,与背后空旷的远山白云相映,自然生态旅行刘克襄曾经如此赞叹: “若论北台湾小庙之风景位置,此地当属第一了。”古道虽没落,杂草虽横生, 而这座石砌的土地公庙保存良好,庙身完整,古意浓郁。

姑娘庙。(图片提供:tony)

南势坑福德庙。(图片提供:tony)

南势坑古道(图片提供:tony)

从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出发,进入南势坑古道的山径旧路, 古道沿着平缓的山腰而行,沿途有不少人文遗迹。

途中遇到的第一个岔路口(左往九芎坑山),路旁就有一座古老的石棚土地公。

这是最原始的土地公庙,仅以三块石板堆叠成石棚,背倚山壁,供奉石头公。 造型简易,常见于拓垦早期。等到农民开垦有成,渐有积蓄及余力时, 才会建造有庙形如屋的石砌土地公庙。

我们先不登九芎坑山,续沿着南势坑古道而行,沿途不时可发现早期拓垦的遗迹, 例如:坡地的驳坎石块、小片的竹林等。古道途中有两处废弃的石头厝,都已在荒堙蔓草中,道尽古道沧桑。

回想上次独自深入这条古道,觉过冷清幽寂,凄神寒骨,而不敢久留。今日与山友十几个人同行, 感受全然不同。古道路况尚可,沿途绿意盎然,只是野草盛长,渐渐侵掩路径。 踏过溪涧处时,有流淙潺声悦耳,最令人流连。

古道自穿入森林之后,一路翠绿相伴。台北近郊有如此山林优美小径,可以踏青寻幽, 可惜少人青徕,而沦为冷门山径。途中的岔路处,树干上都有中华山岳蓝天队热心钉的登山指标, 沿途也有登山条,提供山友指引方向。幸赖这些来自山界的民间自发力量, 使台湾山林里一条条已没落的古道,不致于无迹可寻而完全消失于荒堙蔓草之中。

南势坑古道石棚土地公。(图片提供:tony)

废弃的石头厝,隐身于树林草丛中。(图片提供:tony)

司公髻尾山(图片提供:tony)

从玉桂岭二号桥出发,走了二个半小时,终于抵达司公髻尾山。 司公髻尾山,又名“火烧寮山”、“杰士岭”。

司公髻尾山,位于平溪、石碇、坪林的交界,海拔840公尺,是附近最高的一座山, 所以视野展望佳,周遭群峰层峦,尽入眼帘,亦可以远眺台北信义区的101大楼。

司公髻尾山另有登山步道通往坪林南山寺,仅300公尺即可抵达产业道路登山口, 游客从坪林方向来,走这条步道上山,可以轻松登顶司公髻尾山。

司公髻尾山,原名“狮公髻尾山”,山名由来,据说早期坪林没有道士(师公)这一行业, 乡内有此需求,于是有人翻越此山至平溪拜师学艺, 因这座山峰外形酷似师公头上的发髻,因此被称为“狮公髻尾山”,今俗称“司公髻尾山”。

司公髻尾山的山顶设有木造凉亭,山友在此午餐休息,欣赏风景。 司公髻尾山是“南狮九”路线的最高点,风景最丽,本应是这条路线的桂冠之处。 因为今天登山主题的缘故,司公髻尾山反成为配角,九芎坑山才是主角。

九芎坑山,庆祝九周年。(图片提供:tony)

从司公髻尾山走往九芎坑山,海拔由高往低,棱线多为下坡路,走来轻松许多。

棱线山径较少杂草,路径清晰,行进速度快,大约一个小时,即抵达九芎坑山。

九芎坑山,海拔597公尺,山头无展望,腹地亦不大, 因“九”而成今日欢庆之地。山友们在此合影留念,以贺旅联网成立九周年。 回想九年前,初次与山友们爬山, 而岁月如梭,忽焉已过九年。

登顶九芎坑山,应是今日行程之高潮,不料后面还有重头戏。 从九芎坑山有三条山径可以下山(注4)。 今天参加的山友们,多半都已曾经登过九芎坑山,不过却没人完全走过这三条下山的山径。 于是各取所好,分成三队,各选喜好的山路下山,然后在玉桂岭二号桥会合。 我已走过其中的两条下山路,于是选择较陡峭的中线下山。

不料这条路线比我想像的更陡峭,险峻的路段,拉着绳索,手忙脚乱,而山径的末段紧临溪涧,几度与溪涧交错, 泥径湿滑,险些失足一、二次,鞋袜清出蚂蝗二、三只,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抵达九芎坑山第一登山口, 而另一路队的山友已气定神闲的在此等候十分钟了。而先行抵达玉桂岭二号桥的山友Lee兄已开炉煮茶及咖啡, 等着迎接我们的归来。晚上就在石碇聚餐,临别时,山友相约明年再见。

旅游日期:2013.10.27

旅行地图(图片提供:tony)

责任编辑:施宜葆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路程时间记录】
玉桂岭二号桥→12分钟→九芎坑山第一坑山口→5分钟→姑娘庙→ →12分钟→南势坑福德庙→2分钟→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 8分钟→岔路(左往往九芎坑山,取直行)→22分钟→废弃石厝1→25分钟→废弃石厝2→35分钟→ 岔路(左往九芎坑山~司公髻尾山鞍部叉路)→35分钟→司公髻尾山(单程总计约2.5小时)。
司公髻尾山→65分钟(棱线山径)→九芎坑山→55分钟→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15分钟→玉桂岭二号桥。

注1:《旅联网》全名为“旅记网站联合入口”,由山友共同组成, 以分享游记为宗旨。网址:
http://www.waytogo.cc/

注2:参加的山友名单: 杨妈妈、杨咩咩、Roger、阿铭、小吉、小钤、Raymond、Connie、小周、萧郎、Daniel、Lee兄、字恋姐及Tony(以上姓名依乱数排列),总共14人。 另外,雨伞大哥、老恩兄未参加登山,但特别拨冗参加晚上聚餐。

注3: 【更正】Lee兄所指姑娘庙原址,应位于玉桂岭一号桥(我已在google卫星地图标出原址位置),目前原址有一间改建过的土地公庙。 姑娘庙是否因拓宽道路或兴建桥梁而迁移,又为何迁移离原址如此远?已无法得知。….Tony补注于2013.11.05

注4:三条下山路线, 以第1条较平缓,也最多山友行走,可接回南势坑古道石棚土地公岔路口, 在循南势古道返回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然后走产业道路下山至玉桂岭二号桥(请参考旅行地图)。其它两条路线,则一陡峭,一荒凉。

玉桂岭二号桥前马路空地集合。马路旁有一间福德宫。(图片提供:tony)

铁皮棚内有一座石砌的小庙-姑娘庙。(图片提供:tony)

续行,仍是水泥路面,走往南势坑2-5号民宅。
(图片提供:tony)

南势坑福德庙。小庙位置绝佳,背有青山蓝天。
(图片提供:tony)

九芎坑山第二登山口,进入南势坑古道山林旧径。
(图片提供:tony)

遇岔路(左往九芎坑山)。取直行,续行南势坑古道。路旁有一座石棚土地公。 (图片提供:tony)

又遇岔路(直行为南势坑古道),取左行,脱离古道,爬往司公髻尾山。
岔路口的树干上,都有中华山岳蓝天队钉的登山指标。 (图片提供:tony)

司公髻尾山,海拔840公尺,是石碇、平溪、坪林的界山。 (图片提供:tony)

司公髻尾山是平溪第一高山,四周展望良好。(图片提供:tony)

九芎坑山欢庆旅联网成立九周年。 (图片提供:tony)

顺利完成旅联网九周年庆“南狮九”行程。(图片提供:tony)

相关新闻
前人游记.江亢虎-1935年出版的《台游追记》(3)
前人游记.江亢虎-1935年出版的《台游追记》(4)
前人游记.江亢虎-1935年出版的《台游追记》(5)
前人游记.江亢虎-1935年出版的《台游追记》(6)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