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天时地利人和 台318太阳花学运迸发

人气: 18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5年04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北报导)太阳花学运为历史的转捩点,其因于台湾与中国之服贸协议具足争议性,而运动的形成正好逮到偶然的历史机运,挟着前一年各式社会运动的累积能量,以及国民党菁英分裂,“马王政争”两者之间的拉锯,恰好为学运换取最佳的时间与空间,其中,参与学运的公民也与政府进行了一场精彩对弈,进而成就了台湾史上最耀眼醒目的一场运动。

在同一时期,泰国、乌克兰都发生动乱,台湾这么大规模的抗争事件,且象征国家主权的立法院,引发政治危机,却没有造成社会动乱,除了立法院周围之外的几条街,例如:被称为补习街的南阳街,甚至到台北车站,都没发生任何事似地一如往常,股市顶多跌了3天。

台大社会系教授何明修认为,台湾算是个保守的国家,通常参与社会运动的意愿较低,远低于日、韩,例如:联署请愿、加入抵制、参与示威等;根据民调显示,有七成民众支持服贸逐条审查,48%支持占领运动,反对者则是40%。执政党坚持不让步,却能够“光荣退场”画下句点,这现象都非常特别。

“威胁感出现”,通常是社会运动发生的原因。何明修认为,当时整体社会氛围已呈现,如果再不行动,将没有走上街头的机会了。

318机会与威胁

从2013年马政府签订服贸以来,反服贸运动便定调为“黑箱”,后来直到317国民党立委张庆忠“半分忠”事件,短短的30秒,将服贸协议送院会存查,成了学运爆发的导火线,也让他成为众矢之的,更印证了服贸协议就是黑箱作业。

由于张庆忠脱序演出,让原本的快闪活动迅速演变成占领,3月18日晚间9时,民团兵分三路翻墙进立法院,意外攻入议场大厅,迅速建立阵地,阻挡攻坚并确保后勤,10时议场内部主要干部决定坚守议场,由林飞帆、陈为廷为首的发言体系,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则进行后勤补给与群众声援。

为何可以坚守?何明修列举,当时保六人手不足,又未取得不惜代价的指令,场外反包围态势形成“警察不动、我们不动”,外加抗议处理需要时间调动、集结部队,以及在野党领袖到场声援,要求立法院长王金平不得强制驱离等,都在各种机缘下促成。

不过有一点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正是318冲进立法院后,隔天19日就是王金平面对党籍官司宣判日,以至于让王采取观望态度。

何明修解释,试想王金平隔日面对可能将失去党籍的危机,自然不愿帮总统马英九处理这些麻烦事。318学运很偶然地逮到历史的机运,以及碰上国民党内部菁英分裂,才催生了这场运动。

菁英重组 给予运动奥援

其中,张庆忠的“半分忠”事件,除了成学运导火线,也是扭转所有形式的一个转捩点,更是将政治菁英重组、转移,把民进党推向坚定反对服贸的阵营。

他举例,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提到,若是国民党采取像ECFA大规模宣传,一般民众的想法或许会改变。立委段宜康也说,若按逐条审查决议,服贸通过时机比国民党高层预期更晚,但民进党很难找到反对理由。因此,张庆忠的作为,反而把所有事情激化,让政治菁英产生动摇,将舆论推向反对服贸的一面,创造出对学运有利条件。

随着时间拉长,学运诉求由“逐条审查、逐条审议”升高为“退回服贸、重启谈判”,要求政府给予回应;国民党一面指责学生违法,又将责任推给王金平,学运领袖号召包围各地国民党部。不过此刻时任双北市长的郝龙斌、朱立伦反对驱离,吁尊重学生,但马英九依旧强调“利大于弊”,国民党内意见出现分歧。

寻找突破空间 VS. 敷衍战术

随着时间拉长,开始出现对学运批评声音,这时学运重组领导权,建立30人代表大会(20位学生、10位NGO代表),以及9人决策小组(5位学生、4位NGO代表)。

不过323行政院流血暴力事件,带来意想不到地改变。当大家看到国家暴力,500多人被打,舆论压力瞬间回到政府身上;何明修说,这时国民党意识到必须让步,因此马英九虽立场转缓,释出善意,却是虚与委蛇,同时也进行一连串分化策略,企图在媒体上塑造学生不讲理印象。

而决策小组也在3月27日初次提出退场条件,“两岸协议监督机制法制化”、“先立法再审查”、“召开公民宪政会议”、“退回服贸”4大诉求;并要求朝野立委签署承诺书,只要过半立委同意服贸退回委员会,优先处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学生就退出议场,学运试图造成马英九与国民党立委的分裂。

维持对峙 营造镇压条件

政府开始释放出“民意久候不耐”的讯息,以武力驱离学生时机逐渐成熟,积极营造镇压学运舆论。

政府首先召开记者会批学生占领违法,一再升高诉求,并发布国发会民调,近五成八民众认为学生应离开议场,让国会恢复运作。媒体也得知讯息,警察可进入议场,不需王金平同意,只需知会一声,此时镇暴警察便开始集结。

在剑拔怒张的最后时刻,4月6日王金平出手,在立法院议场外表示,“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完成立法前,将不召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相关党团协商会议”。

学运领袖林飞帆表示,“这个岛屿终于重见天光!”最后学运、NGO团体决定在4月10日撤出立法院,“转守为攻,出关播种”。

何明修分析,社会运动与政府通常处于一种“反复策略对舞”,一旦形成对峙僵局,短期局势是对挑战者有利,但威胁不易维持,时间一久便出现师老兵疲的窘境,有利于政府制造打压气氛。

然而,持久战的关键在于内部团结,学运经历占领行政院事件后,重建内部指挥系统,直到最后都没有形成致命性分裂。反观,执政者的不一致即带给学运政治空间,从一开始的占领立法院,到学运退场落幕,正是利用马王政争所开启的政治机会。

若是没有“半分忠”事件,就没有威胁,民进党也不可能成为盟友;若是318当天占领凯道,而非立法院,马王政争就不会成为机会,正是太阳花学运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台大社会系教授何明修(右)。(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芸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