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敏:非京籍儿童上学难的根源

人气 14
标签: ,

【大纪元2015年06月01日讯】六一儿童节,对于户籍不在北京的学龄儿童,节日的欢乐与否决定于一夕之间。在北京“幼升小”(幼儿园升小学)集中招生工作5月31日24时正式结束后,若是条件不完备而无法取得初审资格的非京籍儿童,就将面临“留下来无学可上,回老家成为留守儿童”的两难抉择。

按惯例,5月起进入非京籍学龄儿童入学审查的季节,初审过后,在6月1日到开学这段时间内,入学儿童情况特殊者,依规定仍有补审的机会,但据报导,以往的实际情况是多数学校已经不再受理作业,所以别说排队补件,而是连门都进不去,这意味着相当多的非京籍儿童已经被拒于公立学校校门外。

公立学校入学门槛不断加高,私立学校学费昂贵又负担不起,每年此时,舆论关注与家长维权之声不绝于耳,只要网搜“非京籍幼升小”词条,就会发现相关网页之多以及入学条件一年难过一年。

非京籍儿童入学有多难?要想让非京籍的孩子入学,首先要有“借读证”,办理借读证的相关手续,又需要备妥相关证明与证件。

据报导,今年非京籍儿童入学提供“五证”的政策基本不变,但是具体细则由各区县自行制定。各自为政的结果是,细则竟让“五证”衍生出多达28个证件,只要其中一项证明稍有不符规定,孩子就被拒于门外。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是经常且容易发生的事。

据报导,严苛的细则,不仅针对低端劳动者,很多在京缴纳十年社保甚至已经买房置产的家长也开始犯难。为了取得林林总总的官方文书,许多家长这段时间紧赶慢赶的在北京与老家之间两地奔波,最贴切写照莫过“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办证的路上”。至于“办证难,要证明的东西也很难”的荒谬,就更无须赘述了。

不过,还有比心力交瘁的办证过程更让家长崩溃的情况,例如“五证”常常卡死在该死的暂住证,非京籍租房的儿童至少要办齐28个证件才有初审资格,自有住房的也要连续6个月、断档一天都不行的暂住证来证明,这让家长经常遭遇类如“在原籍不就没事了?谁让来北京?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等的冷嘲热讽。

非京籍儿童的父母确实多是外地来京创业或务工的,问题是若非他们老家农地变建地,良田变荒芜的过不下去,谁想离乡背井。说到底,他们会蜂拥北京等一线大城,最主要原因还不在城市资源丰富,而是地方太腐败,相对比较正规的京城,让孩子在这里上学,对父母来说,也不是觊觎所谓优势的学区资源,而是不希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能够陪着他一起长大。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留下来无学可上,回老家成为留守儿童”,也许有人会说,北京对外来人口的冷酷和那些无所不在的条条框框令人寒心,但其实问题还不在于表面上的孩子太多或是学校太少,城市规划还是人口调控。而是哪一个国家有这种万恶的户籍制度,住在自己买的房子要办“暂住证”就已经很荒谬了,小孩享有国家义务教育,还要“借读”。

对于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大大小小城市,没有不该来的人。今天不能说是北京有地域歧视,而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中共这个政权与体制歧视中国人的本质导致各种变态的社会制度,让每个人都不幸福,让中国人居住在自己的国土上还要“暂住”的荒谬。其实当前中国,西来幽灵中共才是最该“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的外来分子。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漫画:民工的孩子上学难
刘蔚: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都不存在上学难的问题
路毁上学难 坐飞机转公路到校
中共高官:我国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