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蝉有远韵

古代咏蝉诗蕴涵的人文精神

作者:智真
font print 人气: 575
【字号】    
   标签: tags: ,

咏物诗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借物喻事、喻人,托物言志是文人们惯用的手法。花草鱼虫、风霜雨雪、云霞山川这些自然之景很早就成为诗人寄托的对象和载体,这其中就包括蝉。

诗人对蝉通过闻其声、视其行、观其容、察其性,借助这只小小的鸣虫或表达高尚的品行,或代言时光的流逝等,留下了大量咏蝉诗赋,使其成为含有深刻文化底蕴的一种意象。

把蝉作为高洁品质进行歌咏的传统要上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曹植在〈蝉赋〉中写道:“皎皎贞素,侔夷惠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认为蝉的贞洁品质可以与伯夷、柳下惠相媲美,是帝王与臣子的楷模和典范。

(Bruce Marlin/维基百科)

傅玄在〈蝉赋〉中写道:“美兹蝉之纯洁兮,禀阴阳之微灵;含精粹之贞气兮,体自然之妙形。……台群吟以近唱兮,似箫管之余音;清激畅于遐迩兮,时感君之丹心。”

陆机在《寒蝉赋.序》中称蝉有六德:“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时,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则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藉以说蝉来表明君子事君立身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刻画出正人君子的形象,表达了对君子品格的追求和赞美。

到了唐代那样一个诗的国度,诗歌艺术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贞观诗风和思想影响着后世。诗人笔下的物象更加丰富多彩,咏蝉诗的数量也更为空前,单以蝉为题的诗就达七十多首,要统计含蝉意象的诗句更是不计其数,小小的鸣蝉唱响着唐诗那意境深远的诗韵。

贞观年间,唐太宗及其群臣的诗歌创作,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志向远大,刚健质朴,无不展现出包容的气度和宽广的胸怀,如太宗的“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经破薛举战地〉)、“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还陕述怀〉)等。

(王嘉益/大纪元)

太宗的咏蝉诗也很清新淡雅:“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赋得弱柳鸣秋蝉〉),随后大臣们的咏蝉诗也很多,如李百药的〈咏蝉〉:“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从这君臣咏蝉诗句的字里行间,如“玉阶柳”、“含翠鸣”、“清心”、“华冠”,这些纯粹透明、高贵而典雅的辞藻,能看出他们冰清玉洁的高尚品德,君臣唱和中盛唐精神尽出。

李百药曾为隋朝桂州司马,归唐以后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人品耿直,曾多次直言上谏太宗,为太宗所采纳,还受命修订五礼、律令等。

同是太宗的名臣的虞世南也有一首咏蝉名作:“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咏蝉诗将蝉人格化,通过写蝉的形体、声音和习性,表达了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达到了物我互释的完美融合。

垂绥,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类似于蝉的下巴上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这里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追求清廉。蝉立于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之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的虫类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蝉声之所以能够远播,并不是因为借助了秋风,而是因为居高致远的缘故。诗的弦外之音,这种居高自远完全来自立德,绝非依凭任何外在因素所致,读者从人格化了的蝉儿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可以看到虞世南的为人为官之道。

虞世南曾为陈隋重臣,为官清廉,德才兼备,归唐以后任秘书监,深受太宗的称赏和器重。他与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此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

唐代咏蝉诗以蝉的栖高鸣远,比喻做人首先要立品,要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盛唐气象。

蝉感节应候,也成为自然界春秋代序、气候的变化代言者,不少诗就借蝉表示节令的更替。如《礼记》中说:“仲夏之月蝉始鸣,孟秋之月寒蝉鸣”;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中写道:“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清.玉蝉佩件(国立故宫博物院)

蝉也常被用来表现一种静境、静趣,如王维的“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表达了诗人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与山水自然相契合的清净心境。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中,咏物诗以其优美深远的意境体现出神传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诗人寄托赋予蝉的意象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社会、人生的心理感受和理性思索,追求高清高洁高远的境界。同时也是对世人的希望:把高洁、德操作为自己处世立身的准则。

——转载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在《列子‧汤问》中有一则奇技的记载,说在西域之国有一个巧工匠偃师造出了一个“俳优”送给周穆王。这个“假人俳优”能动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么看就是个“真人”!后来它的一个动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处置它不可。这个“假人俳优”有什么奇特之处?
  • 张居正解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天下之事,必须谨之于初,而后可善其后。如与人以言语相约,本是要践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于义理之宜,将来行不将去,则必至爽约失信矣!故起初与人相约之时,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与义相近,则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见之于行,而自不至于失信矣。所以说言可复也。
  • 在一年中只有两个日子得天地之和气,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从春分开始,阳气蒸蒸日暖,正是化育万物、给予新生的最好时机。所以春分养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