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廷舞(七):满清时期

作者:茹之
font print 人气: 172
【字号】    
   标签: tags: ,

明代宫廷舞蹈的程式化和礼仪性随着满清帝国的建立有了新特点。由于清朝亦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其宫廷舞蹈除了因袭前朝之外,还融入了满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特色。

《清史稿.乐志》记载,清代宫廷舞“舞有二:用于祀神者曰佾舞,用于宴飨者曰队舞。凡佾舞武用干戚,文用羽籥。干戚曰武功之舞,羽籥曰文德之舞,祭祀初献以武舞,亚献终献以文舞,惟先师庙、文昌庙初献、亚献、终献皆以文舞焉。若大雩,则童子十六人衣皂衣,持羽翳,歌而舞皇舞,凡此皆隶于佾舞。”

清代宴乐共分九类,都是少数民族的舞蹈。它们是:队舞乐,瓦尔喀部乐,朝鲜乐,蒙古乐,回部乐,番子乐,廓尔喀部乐,缅甸国乐,安南国乐。

第一类《队舞乐》是满族舞蹈,有三种:一是庆隆舞,是在殿廷朝会宫中庆贺宴飨时表演;二是世德舞,在宴宗室时表演;三是德胜舞,是在凯旋筵宴时表演。三舞同制,各有乐章。
庆隆舞,最初的名字是蟒式舞或玛克式舞。“蟒式舞”是满族的传统舞蹈,舞姿主要是“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

庆隆舞“内分大、小马护为扬烈舞,是为武舞;大臣起舞上寿为喜起舞,是为文舞。扬烈舞,用戴面具三十二人,一半穿黄画布的,一半穿黑羊皮的。跳跃倒掷,像异兽。还有骑马者八 人,介胄弓矢,分两翼上,北面一叩,兴。周旋驰逐,像八旗。一兽受矢,群兽慑伏,像武成。喜起舞,大臣二十二人,朝服仪刀入,三叩,兴,退东位西乡立。以 两而进,舞毕三叩,退。次队继进如前仪。”

第二类《瓦尔喀部乐》,是东部少数民族(属于女真之一)的乐舞。舞蹈时穿红云缎镶妆缎花补袍,戴狐皮大帽。八人,以两为队。

第三类《朝鲜乐》,又乐工三人,俳长一人,倒掷技十四人。俳长从右翼上,北面立,以高丽语致辞,笛、管、鼓技工从右翼上,东北面立,倒掷技从左翼上,自东向西,各呈其艺。
第四类《蒙古乐》,乐工穿蟒服,奏蒙古乐曲。

第五类《回部乐》,除了司乐器的八人外,还有司舞二人,舞盘二人。等到朝鲜国俳呈技后,司舞起舞,舞盘人随舞。

第六类《番子乐》,是藏族乐舞。包括戏狮舞蹈《阿尔萨兰》(藏语《僧格乙》);十人,每两人相携而舞的《大郭庄》(藏语《大拉噶地》);戴舞盔的六人舞蹈《四角鲁》(藏语《得勒布》);还有身披长带,手中执斧,由十名藏族儿童表演的《札什伦布》(藏语《柏拉噶》)等。

第七类《廓尔喀乐舞》,是今尼泊尔的乐舞。除了乐工外,还有二人,都穿着红绿绸衣,戴猩红毡帽,金银丝巾,着红采履,束腰皆用杂色布。每足各系铜铃一串,曰公古哩,腾跃出声,歌舞并奏。

第八类《缅甸国乐》,分为两种。粗缅甸乐,有乐工五人,歌者六人,均拖发扎红,用缅甸衣冠。细缅甸乐,有乐工七人,均拖发扎红,衣蓝缎短衣。有四人,衣闪缎短衣,皆杂色裙,以洋锦束腰,戴扎巾。歌合以粗乐,舞合以细乐。

第九类《安南国乐》。除了乐工,还有四人,穿蟒衣,手执采扇而舞。

乾隆时期,是清朝宫廷乐舞的兴盛时期。当时乐部的管理和演奏者有1038人。乐舞分“外朝”和“内廷”两种。外朝乐舞包括祭祀、朝会、宴飨和仪仗;内廷乐舞只要包括娱乐性、祭祀和朝会舞蹈。直到清光绪时期,宫中仍然保留着宴享乐舞的惯例。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西方乐舞也开始出现在中国宫廷。清朝中晚期,清宫廷出现了第一支西洋乐队,但是西式舞蹈却未被清宫廷接受,只如一缕微风吹过。

在晚清的夕照中,中国宫廷舞结束了它曾经辉煌业已走过千年的历史。(完)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宫廷舞是伴随着古代宫廷的出现而形成、确立和发展,在中华璀璨的文化史上留下了绚丽多彩的篇章。
  • 随着民间俗乐舞在春秋战国时期进入中国宫廷,自西周以来提倡的中国宫廷雅乐舞在保留以往庄重、崇高的同时,也开始吸收俗乐舞;俗乐舞在中国宫廷舞中开始占有一席之地,这首先体现在管理俗乐舞机构的设立。
  • 汉代宫廷舞的发展,为中国宫廷舞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而介于这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高潮来临前的准备阶段。
  • 大唐宫廷舞种类之繁、式样之多、分类之细、技巧之高超,非是以往历代王朝可比。
  • 唐朝乐舞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最为绚丽多姿的一页。
  • 宋代宫廷舞表演形式有别于唐代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队舞”,和有情节、表述人物故事的“大曲歌舞”的出现,共同特点是典雅规范。虽然在唐代已经出现了队舞,如《菩萨蛮队舞》和《叹百年队舞》,但宋时出现的队舞高度规范化,不过基本是承袭唐代舞蹈,缺乏创新。
  • 元朝是由蒙古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宫廷舞蹈除了具有浓郁的本民族特点外,还融入、吸收宋代宫廷大曲歌舞的形式,形成自己的特色。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