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

仙笛飘飘绕梁不绝

作者:古音
font print 人气: 309
【字号】    
   标签: tags: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一首脍炙人口的的作品。笛子的乐声清扬,具有开阔的空间感及很强的穿透力,当您聆听笛声时,是否觉得它正引领您飞向遥远的天际呢?

考古学家发现笛的历史遗迹,是在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墓葬出土的骨笛,这是一种以鸟禽肢骨所制成的笛,距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东汉应劭《风俗通》中记载:“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意思是说笛,又称涤,可以涤荡邪气,古代将笛视为正邪气、扬正声的雅正之音。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从这段文献资料,我们得知远在四千多年前,竹已被选用作为制笛的材料。因此,笛归为 “八音”中的竹类乐器。

在古代不论横吹还是竖吹的竹管,多以“笛”通称,就如同一些弹弦乐器在魏晋时期皆被通称为“琵琶”。所以,在文献史料中关于笛子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

公元前119年,西域的音乐文化经由张骞的丝路之旅传入了中国,丘仲在吸收胡乐横吹的优点后,制作了新笛。“横笛竖箫”的确切名称,约在南北朝以后才逐渐分开,将笛称为“横吹”或“横笛”。

中国笛之所以能产生出轻亮又具有民族韵味的音色,是因为它有一个很不一样的特点,那就是笛膜的运用。这也是中国笛与西洋长笛最大的区别。

至于中国笛是何时开始有膜孔,贴以笛膜的呢?在陈旸的《乐书》中提到“唐之七星管古之长笛也,其状如篪而长,其数盈导而七窍,横吹,旁有一孔黏竹膜者, 藉共鸣而助声,刘系所作也……”从文献资料显示,我们可知至少在唐代时,就已经有膜笛了。

宋以后,笛在民间音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中,可以一窥横笛与当时民众生活密不可分的情境,例如〈舟人吹笛〉所叙述:“船上儿郎不耐闲,醉沾横笛吹云烟;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雨,中流忽有一大鱼,跳破玻璃丈击许。”这些诗句充分反映出笛子的演奏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情形。

明清以来,中国竹笛的形制已趋于稳定,除了广泛运用于说唱曲艺与戏曲伴奏之外,并逐渐成为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十番锣鼓以及北方鼓吹乐等民间乐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在吸取民间器乐合奏与戏曲声腔伴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它的独奏艺术,分别有主要伴奏昆腔的曲笛(或称昆笛),以及主要伴奏梆子腔的梆笛两种。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广为民间所传颂。他任左拾遗时,写了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
  • 东汉应劭在《风俗通・批把条》中提到:“琵琶长三尺五寸,法天地人与五行,四弦象四时。”说明了琵琶的形制与天地人、阴阳五行以及季节是相对应的。
  • 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常用于独奏、重奏和为歌舞伴奏,并在大型管弦乐队中应用。
  • 相传当时有一位叫婉无义的人,将二十五弦瑟送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却没想到女儿们每天为了弹瑟争执不休,后来竟将瑟争破成两片,便将其中一片十三条弦给了姐姐,另一片十二条弦给了妹妹,秦始皇得知这件事,就把分裂后的乐器叫做“筝”。
  •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由于笙斗在古代是以匏,也就是以葫芦挖制而成,所以属于“八音”中的匏类乐器。考古学家发现2,400年前诸侯国君的墓葬——曾侯乙墓中出土的14管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实物。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