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巧医郎中

作者:山行
font print 人气: 536
【字号】    
   标签: tags: ,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医。他一生为民医病,深受百姓的爱戴。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且医德高尚,他虚心地为同行医病,不失时机地向别的郎中学习行医经验。
  
过去许多郎中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一般都不外传。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一生没有子女,整天惆怅后继无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慢慢忧虑成病了。
  
当地郎中为沈槐看病可谁也看不好,他的病情越来越重。张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来。张仲景察看了沈槐的病情,确诊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卵成蛋蛋,外边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顿食用。
  
沈槐看到药方心里不觉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杂粮面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

亲戚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朋友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一顿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
  
同行的郎中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我看几十年病,听都没听说过,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到了脑后,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
  
这时,张仲景来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在鲁班门前耍锛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

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郎中就是为了给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感动。从此,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张仲景和其他年轻的郎中。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僖宗乾符年间,黄巢攻陷长安、洛阳。长安城中的士大夫有很多都离开京城去北方躲避战乱。当时有个叫王敬傲的前翰林待诏,是长安人氏,能奕棋,尤善弹琴,风骨清峻。
  • 郎顗的父亲郎宗,字仲绥,擅长观察天象以预测世间吉凶。汉安帝时,郎宗被任为吴县令,当时经常突然刮起暴风,郎宗预测到京师将要发生火灾,于是将时间记下来,派人等候着,结果真如他所预测的一样京师如期发生了火灾。
  • 有一次,许叔微在落第回乡的途中,泛舟经过平望小镇,梦见有位神人指点他说:“你想要登科,须要凭借阴德。”许叔微问:“我家贫穷没有钱财可以施与别人,怎么办?”神人说:“何不学医?我能助你智慧。”
  • 王世盈为人治病,绝对不收取别人任何的医疗费,所有的药物都是王世盈自己配好,完全不为自己谋取丝毫的钱财。长期以来,他治好了无数骨折患者,口碑极好。
  •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年轻时在医学上就有名望了,但他仍勤奋好学,四处查访名医,登门求教。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