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阖家团圆吃月饼 祭月拜月又赏月

周慧心
font print 人气: 178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5年09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每年黄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按照中国的黄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 十五夜,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洁白如玉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新年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祭月、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祭月慢慢演变成赏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中秋节的传说

在中国人的眼里,“中秋节”是个温馨和睦、极富诗情画意的节日,这可能和古老的月神传说故事以及“月圆人团圆”的祥和气氛有关。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中秋明月的故事,包括嫦娥奔月、月中玉兔和吴刚伐桂树等。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长生药,回家交给嫦娥珍藏。

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后,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长生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便将药吞了下去。随后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月亮上的广寒宫。

后羿回到家,知道此事后既惊又怒,他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那天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月宫中似有人影晃动,酷似嫦娥。他便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月宫玉兔

据说,月宫中有一只玉兔陪伴着嫦娥。这一只可爱的兔子,在“中秋节”里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大唐西域记》里记载着一段故事:在古老的印度森林里,住了兔子、狐狸和猴子三个好朋友。由于当时适逢战乱,民不聊生,很多人因而没有东西吃。

有一天,他们在门口发现一位因饥饿而昏倒的老公公,为了救活老公公,他们分头出去找食物。但是,在当时战乱的情况之下,根本没有食物,后来兔子为了解除大家的饥饿,便自愿牺牲自己,当成大家的食物。

就在兔子跳入热锅的一刹那,突然有一双温暖的大手,将兔子从滚烫的锅子捞出来。原来,兔子的善心,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便派人将兔子救出来,并且封它为“玉兔”,在月亮里陪伴月神娘娘——嫦娥,让大家时时感念兔子的慈悲心胸。

吴刚伐桂

相传吴刚是一位醉心于仙术,但是又不肯专心学习的樵夫。由于每天不努力于砍柴的工作,只会做白日梦,玉帝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下令把吴刚带到月宫里,并且告诉他只要他砍倒桂树,就会得到仙术。但是,无论吴刚再怎么砍,每隔一段时间,桂树就会愈合。所以,吴刚只好一砍再砍,一直到现在都无法将桂树砍倒,这就是玉帝给予吴刚做事不脚踏实地的惩罚。

中秋节风俗

1. 赏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摆上食品与子女共同赏月叙谈。而文人墨客更忘不了在赏月时,饮酒作对了。

2. 吃月饼。月饼,原本是祭月时的一种供品,拜月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赏明月。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大团圆”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对没有回来的家里人,家长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认真保管起来,待他们回来时品尝,故月饼又称“团圆饼”。

3.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挂灯拜月求子。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4.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5.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

6.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7.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8.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9.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10. 山东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11.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12.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少数民族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如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责任编辑:林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是华人举家团聚,赏月吃月饼的时候。
  • (大纪元记者朱文综合报导)俗话说“又是一年中秋至,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为每年皇历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国古人的传统,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也有称做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 月饼与茶是天仙配。甜腻的月饼遇上茶的甘洌,口感相得益彰;从养生看,消食提神的茶也是中秋赏月的健康之选。但是,什么种类的月饼搭配何种茶,很有讲究。
  •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可谓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 来自广州的艺术家靳先生已经72岁了,他在20年前来到美国,住在布碌崙。昨日,靳先生参加了华策会中秋敬老吃月饼活动,他很高兴地讲述了他们家年年团聚过中秋的故事。
  • 每年的黄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动,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中秋也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有民俗学家认为中秋祭月是源于庆祝秋季丰收,是一个感谢神恩的节日。另外月圆盼人圆,中秋节也是团圆节,寄托着华夏儿女对家的思念。
  • 中秋节也叫“月饼节”,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都有对应的食品。因为我们要吃月饼,当我讲这些文化内涵、传统精神都流失时,毕竟还可以吃月饼,只要吃月饼,就可以把祖先的美好给找回来。
  • 洛杉矶华人移民日益增加,中秋节俨然已成了一个普遍为西方人士所熟知的节日,连在好市多(Costco)都可以买到月饼!而且价格比一般华人超市划算,还有小猪丶小熊等造型月饼可以选择。但除了在超市,不少华人经营的蛋糕、面包店也会趁着中秋佳节推出限定时节的月饼,让远在异乡的游子一尝老家的味道。
  • 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年的中秋节不只月亮特别圆,还会出现难得一件的天文奇观。 近日NASA 公布“超级月亮”和“血月”预告片,今年中秋节(9月27日),月亮将会运行进入地球的影子,大气折射至月球后,会让月亮成为血红色。中秋节在洛杉矶夜空下可清楚看到这难得一见的奇景,预计下次再出现同样的又大又圆且血红色的月亮是18年后的2033年。
  • 古人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发扬的季节。谷雨是暮春的最后一个节气,错过谷雨终就错过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当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