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医

隋唐名医甄权和甄立言兄弟

作者:史然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349
【字号】    
   标签: tags:

甄权(公元541~643年),隋唐年间医学家,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为母亲生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隋文帝开皇初年,甄权为秘书省正字,后来称自己有病而被免职。

当时的鲁州刺史库狄缢苦于风患,手不能拉弓,无医能为他医治。甄权说:“保持射箭的姿势,一针扎下去,就可以射箭了。”于是甄权针刺其肩隅穴,果真一针下去,刺史当即就能射箭了。

深州剌史喉闭水米不下已三日,甄权以三棱针剌其手指,气息即通,第二天饮食如故。甄权治病,多如此类。

(Fotolia)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亲临其家,问他饮食起居,访询用药之道,并授予他朝散大夫一职,赐他寿杖衣物。当年甄权逝世,享年103岁。他一生著述很多,绘有《明堂人形图》,撰有《针经钞》、《脉经》、《针方》、《脉诀赋》、《药性论》等,可惜今已失传。

其中,部分内容可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尤其是甄氏的《明堂人形图》在当时流传广泛,唐代名医孙思邈即根据其所绘图形重新绘制修订为“人体经络俞穴彩图”(已佚)。

其弟立言,唐高祖武德中年升为太常丞。他精通本草,善治寄生虫病。御史大夫杜淹患风毒发肿,唐太宗命令立言去为他医治。立言回奏说:“从今天开始,第十一天的午时他必死无疑。”果然如其所言。

当时有一个叫明律的尼姑,六十多岁,患有心腹鼓胀,身体嬴瘦,已经二年了。立言为他诊脉后说:“你的腹内有虫,应当是误食头发而致。”就让患者服雄黄,不一会吐出一条虫,如人小手指粗细,唯独无眼,以火烧之还有头发的味道,尼姑的病也就痊愈了。立言不久逝世。

立言著有《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三卷、《本草集录》二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均己散佚,部分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见到。他的《古今录验方》如《外台秘要》所引进“消渴小便至甜”是中国有关糖尿病的最早记载。

参考资料︰《旧唐书》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庞安时被誉为“北宋医王”,著有《难经辨》、《伤寒总病论》等书。
    庞安时被誉为“北宋医王”。他从小擅长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父亲是祖传的医师,曾经拿《脉诀》来教他,年少的庞安时却说⋯⋯
  • 有一位叫王彦伯的道士是荆州人氏,天生就擅长医术,尤其在诊脉方面更是有过人之处。他断人的生死寿命,不差毫厘,非常灵验。
  • 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到了齐国,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大王的病肯定.............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