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与贼人

作者:清言
font print 人气: 459
【字号】    
   标签: tags: ,

从前,有一僧人在庙中修行颇为精进。当时盗贼肆虐,有一天晚上僧人梦到神告诉他说:“你明天就要死了,有个骑白马的贼叫朱二,他与你前世有怨仇,你躲不过去了。”僧人在梦中哀求道:“念我今生多行善事,求您救护。”神说:“我不能救你,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了。”

第二天天亮,果然有贼人入山,贼人将庙中僧人抓来后,问他此地财物和女人的所在,并且威胁让其带领前去。

僧人一看贼人所骑的马,果然是一匹白马,随即想起昨夜之梦,心想:我的罪业已经致死了,如果再领着你们去掠夺财物、淫人妇女,那我就是业上加业了。于是大声对贼说:“我不领你去,你不是朱二吗?我让你杀我,只杀我一人就可以了。”

贼人听了僧人一番话大吃一惊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你肯定是神僧了!”僧人于是将前夜之梦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贼人。

贼人听后深有感悟,他将凶器扔到地上说:“怨怨相报何时穷尽啊!神说不救你,其实已经救你了。你不领我前去作恶,这已经是你自己救了自己啊!你我之间的所有怨仇现在就此化解了,这有什么不可以呢?”随即在神像面前跪拜再三,方才离去。

僧人因为一念之仁,在救了他人的同时,更救了自己免遭杀戮。贼人朱二尚有些悟性和善念,他领悟到“怨怨相报何时了”的道理,宽恕原谅他人,从而将这宿世怨仇善解,并且改恶向善,这全缘于神佛的慈悲点化。人真的信神敬佛时,神佛就会慈悲于人。

——转载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要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就要通过修身养德来实现,....
  • 原有的,倒无了;原无的,倒有了。都有天理管着,不是由人盘算计较...
  • 俗语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居心太过歹毒,等于自找绝路”,这些有益的话,听得进心中是有好处的。
  • 六十年代淮北平原出了一个神医姓贾,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病时常以因果教化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