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脚步】

简妤:路不拾遗,物归原主之捷径

人气 28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9月08日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时期社会风貌的描述,我以为基点中有一个“信”字: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人对因果报应的笃信。

没有对“三尺头上有神灵”、“暗室亏心,神目如电”的敬畏,缺少对“善恶有报”的理解,“路不拾遗”就是天方夜谭;心中无畏、则会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哪个有胆“夜不闭户”?

所以你看大陆人的居住屋通常是锁上加锁、门外有门,防盗的同时把自家也变成了一个牢房;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恐怕逃生无门。

有两个不太久之前的例子,2014年圣诞节的香港,解款车在告士打道(Gloucester Road)行驶中掉落3箱现金,共5,200万港元,有图片显示,面对一大箱的“现金砖”,大家排队拿钱;也有人捡几张散落的伍佰元纸币即开车走人;听说还有人回家后冷静思量、把钱退还银行。几天后的上海外滩,据传因为有人从酒吧楼上撒钱,导致跨年庆祝的人群争抢踩踏,死伤惨重。

看一个让人略感安慰的消息。2月日本东京都警察厅报告,去年当地居民将总额高达33.4亿日圆(2,800万美元)的遗失款交与警方,其中近74%的钱回归失主。另外,日本法例规定3个月无人认领的失款归拾获者所有,但不少市民选择放弃这笔“不义之财”,使得东京政府多了3.9亿日圆的进账。

再远一点,孔子在鲁国推行仁政,3个月后,鲁国大变,囤积居奇的商人不敢再垄断,不守妇道的妻子被休,奢侈成性的人家不得不远走他乡。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礼运第九》)

在讲信修睦、天下为公的社会氛围下,无论谁丢失了什么东西,看到的人第一念考虑的是失主的焦急,感同身受,谁会想要占为己有?进而再多为他人考虑一些,谁也不去挪动遗落的物品,也就省去了打听、中转、确认的流转环节,失主沿路追查自会寻获。这样看来“路不拾遗”不仅体现了道德水准,也是高效的物归原主的方法。

古人的智慧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王曦

相关新闻
【传统文化】路不拾遗 舍己为人
我相信三尺头上有神灵
跟你透过细节看一个路不拾遗的国家――日本
日本人路不拾遗 震灾后拾财物 6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