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待痴弟 化灾为平安

作者:朱月明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68
【字号】    
   标签: tags: , ,

唐玄宗时的御史大夫魏方进,有一个15岁的弟弟不会讲话,总是鼻涕唾沫满身,兄弟亲戚们都把他看作傻子不抚养他。只有他的一个姐姐可怜他供给他衣食,让仆人为他清洗沐浴,毫无倦色。

一天早晨,他在门外晒太阳搔痒痒,他的邻居看见一个红衣使者,带着几十个骑马的来到跟前问道:“仙师在哪儿?”红衣使者随即走到搔痒者面前鞠躬,俯身称谢。

过了一会儿,搔痒者忽然高声叱道:“为什么来晚了?事干完了吗?”红衣使者说:“尚有一些未办完。”他又说:“为什么不速去了却呢?快去吧!”只见他神采奕奕,洞明事理,声音明朗通畅,毫无痴病的样子。

等到红衣使者们走后,他又恢复到先前那样,鼻涕流到口边,不停的搔痒。

那天夜里他就去世了,魏方进等家人虽然对此事感到惊异,却并不把他当作异人,只是草草地装殓了他。只有那位姐姐悲恸不已,偷偷地为他举行了葬礼,到了入殓的日子,就把她平常最爱惜的一件黄色绣花披袄子偷偷地置于棺中。

后来魏方进随皇帝到马嵬坡,那位姐姐也随其同去。后遇禁兵叛乱,杀了杨国忠。因魏方进是杨国忠的亲戚,魏方进和他的家族全被牵连而遭到大祸。当时他的姐姐偶然走出客店,听说有灾难发生就逃走了,丢下三个五、六岁左右的儿女在店中,大概性命不保。

等到第二天早晨军队撤走了,她试着回到店里去寻找三个儿女,见店中尸体遍地。东北角的一张床上似有衣服,走近一看三个儿女全在床上,身上盖的竟然是当年葬痴弟时装进他棺中的黄色绣花披袄子。她悲喜交加,放声恸哭。母子四人一块逃入山中,全都幸免于难。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几头馿被圈养在围栏里,怎么也出不来。可是有一头馿竟然用嘴将栏杆搬开,很从容地出来了。
  • 古人都很重视誓言,所以丈夫听接生婆发了这样的毒誓,就不再怀疑她了,反而怀疑.....
  • 古人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对于一句交托的话,能做到终身不忘,而真正成为良知、正义、感恩的人。践约守信是诚实做人的核心,是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要求,是对自己良心的忠诚和对他人的负责。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