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经书获福 讪谤经书获罪

作者︰智真
font print 人气: 440
【字号】    
   标签: tags:

据史载,明代时陕西武功县西边有一座寺庙,寺中有毁坏废弃的经书,康对山年少时曾经和五位同学在寺内读书。时值隆冬天寒,四人用废经烧火取暖,一人用以烧洗脸水。康对山心中虽责怪他们不敬经书的行为,但却不敢说出来。

当天晚上,康对山梦见三位官员开堂,怒斥烧书之人,消减了他们的福寿,又判烧水洗脸的人考试不中,最后指责康对山说:“你为何不劝阻他们?”康对山说:“我心知他们做法不对,但我年幼不敢说。”

官员说:“一句话劝解可免去五人的罪孽,现在姑且不追究你的过失。”康对山醒后将此事记在书本后面。不久,烧经取暖的四人全家得瘟疫而死,以经书烧水洗脸的书生多次考试不中,最后以教童生而告终。

唐朝的国清禅师弘扬佛理善化众生,前来听经的人很多。但是,有某位官员向来就不相信神佛,看到很多人听经非常气愤,就把禅师绑起来打了二十大板。

这位官员晚上就梦到死去的父亲很生气,而且哭泣的向他说:“你竟敢污辱禅师,阎罗王为了这件事情也打了我二十下的铁鞭,连你的官位也被削除了啊!”这位官员不久即被免去了官职。

唐朝太史令傅弈,年少时就博学善辩,对天文历数很有研究。他不信佛法,想尽办法极力毁谤,上表废除佛经,轻视修行人,还把佛像拿来当砖瓦使用。当时傅弈、傅仁均及薛赜,三人同为太史令。

薛赜欠傅仁均五千钱还未还,傅仁均就亡故了。薛赜一次梦到了傅仁均就问他说:“我以前欠你的钱,要付给谁呢?”傅仁均说:“可以付给泥犁人呀!”薛赜问:“谁是泥犁人?”傅仁均回答:“太史令傅弈就是泥犁人。”

薛赜恍惚中又来到一个地方,那儿有很多是已故的人。薛赜就问:“佛经上说,造恶得罪、造善得福的报应之说,不晓得是否一定有?”亡者回答说:“当然有。”

薛赜又问:“像傅弈这种人生平不信佛法,死了会受什么报应?”亡者回答说:“善恶罪福一定是有的,至于傅弈已经被发配到越州的泥犁地狱去了。”这时薛赜就醒了,嗟叹罪福这种事不可不信。

第二天,薛赜就照梦中所言把钱拿给傅弈,并把梦中之事告诉他。几天之后,傅弈忽然就病死了。

善恶有报是天理。唯有一切遵从天理而为,才能有光明无量的前程。

——转载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朝时,张允济在武阳县做县令。当时,武阳旁边的元城县有个人,把一头母牛托给丈母娘家喂养,自己到外地打短工去了。几年以后,那人从外地回来,到丈母娘家去讨牛。只见当年的母牛已经生下了好几头小牛,大牛、小牛都养得肥圆滚壮,煞是可爱。
  • 清代,山东福山县人安某,确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余里,人们称他为“安飞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视于人,甚至还常常仗技欺人....
  • 这正应验了老百姓常说的话:是你的东西丢不了,不是你的别争,争也争不来。老天有眼.....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