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生活:在瑞典考驾照的经历(四)标准篇

浩然

人气 198

【大纪元2016年01月29日讯】综合我几次路考的经历,以及从不同的教练那里学到的一些经验,我感到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没有死板的规定,全凭经验和临场的发挥。

回想自己在练车时,在一些操作的细节上,不同的教练有不同的说法,也确实让我曾经很困扰。在一次路考之后,我干脆直接问了考官。(在考试前和考试中间,考官是不回答技术问题的。)我问:在进环岛之前,是否一定要用二档?否则就无法通过考试?因为有的教练是这样告诉我的。考官的回答是:“不一定,要根据路况和周围车辆情况决定,不那么绝对。有时挂三档进环岛也是可以的。”

有时考官给的答案,打破了我的思维局限,让我有机会更深地理解驾驶的内涵,但要真正做到他们所说的境界,要经历一番磨练之后才能达到。

就像上边问题的回答,其实不是没有标准,而是标准很具体,也许要分四、五种情况讨论。所以当我试图用一刀切的方式找答案时,只能是无功而返。

现在回顾自己的练车过程,也算是有点滴感悟,供那些与我有同样疑问的朋友们分享。

人车合一

因为在国内考驾照是一次通过的,在瑞典又开了几年车,自我感觉良好,练都没练就上了考场。

临场发挥一塌糊涂,水平退回到当年国内考驾照时的水平,连平时在瑞典开车时的水平都没表现出来。结果当然很干脆的挂掉。我发现差距很大,有点紧张了。在考点附近找个驾校,上了一次课,发现不靠谱,还不如买辆二手车自己练呢!

练是练,但意识上并不觉得标准上有什么差距,只以为是熟练程度的区别。听一位朋友说他有一次是进环岛时犹豫了一下,结果就因为这个没有通过。考官的评语是没有做到人车合一。我一听,这标准很高啊!那就得多练,得熟练到那个程度,才能“人车合一”。

当感觉恢复到来瑞典后的最好的驾驶水平了,第二次上考场。

预判能力不足

这次的问题是在进环岛时预见性不好。具体表现是:快要进环岛时,发现左侧来车速度比预想的快,只好停车让它,刹车比较仓促,所以刹车时我的身体有点向前冲。

有朋友曾经告诉我:“你要是让考官帮你踩了刹车,你就肯定通不过了。”在中国是这样,但在瑞典路考标准明显更高。我个人理解,如果自己刹车稍微重了一些,基本上就别指望通过了。因为重刹就说明我对路面的情况观察不足、判断不清。

当我以现在的眼光回顾当时的情况,可以很明确地感到,不是因为刹车重通不过,显然考官在刹车的5秒之前,就已经看出我的水平不够了。因为我看到了左侧来车,但减速不够,到路口刹车重是必然的。原因当然就是他所说的预见性不好。

融入整体

第三次是碰上最严厉的考官。虽然很严厉,但她也是让我收获最大的一个考官。她让我对驾驶的理解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她也提到我预见性不好,而且进一步解释。她说:“你不是一个人在用这条路,你与其它所有人是一个整体。你必须清楚他们的意图、位置,从而做出你的判断和行动。你在这方面有很大差距。”

她的这段话令我茅塞顿开,我以前一直认为,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一切就完美运行了。所以我只要管好我自己就行了,没必要、也不可能知道其它人的想法和意图。因此我能想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车合一”。在车流中自由的穿行,在有危险发生时,能精准操控,避免事故。而现在我才明白,她所说的“融入整体”才是更高的境界,对周围车辆、路况了然于心,根本就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又何必要紧急避险呢?

她说的“融入整体”的概念,还有一层含义,就是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从而达到整体效率最高。

对这层含义,我当时只是知道概念,但做不到。我在后来练车和考试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体会,到我通过考试时,我已能感觉到自己的变化。我真的可以从其它车或行人的微小动作中,判断他们的意图;同时也能提前把自己的意图传递出去,从而使自己能与其它人或车更好的互相配合,使整个驾驶过程更加得心应手,流畅自如。

现在再回想自己前几年在瑞典开车的状态,真是有点危险驾驶的感觉。当时许多规范我都不知道,与其它车辆的预先交流几乎没有,想起变道就变道,不该停车的地方也停车。自己当时觉得没造成什么影响和后果,还以为自己驾驶技术比在国内提高了。

其实是我周围的司机水平高了,他们的容忍度也更高,预判能力也更强。在我还没做出危险动作之前就通过观察我的行车方式,了解了我的驾驶水平,而提前就留出安全距离,或特别注意我了。这样我在做出不规范的操作时,就不会发生意外。

现在当我看到有的车在路口急刹,或匆忙变道,就会笑着对自己说:“这个司机拿的肯定不是瑞典驾照。”有时我看到一些车开得不太靠谱,也会拉开距离,或是以安全的方式超车,远离他。

(责任编辑:童景)

相关新闻
北欧生活:瑞典人从小“搞政治”
北欧生活:乌普萨拉之行
北欧生活 :一起动手做一颗圣诞之星
北欧生活:参加房地产与投资论坛随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