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寻找西方极乐世界(上)

记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艺术
作者:杨琪
font print 人气: 487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圣洁的光环罩在他们的头上,远处天上的飞天正在飞翔,万丈烈焰正在升腾,似有还无的美妙音乐飘荡在空中。“乐”和尚被这奇景惊呆了,这不就是他要寻找的西方极乐世界吗?

敦煌石窟是绘画、彩塑、建筑的综合体,其中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公尺,彩塑三千余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洞窟最多的佛教艺术圣地。当我们提到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艺术时,人们就会问,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最初是谁建立的?以后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最后它是怎样没落的?

“乐”和尚取经见奇景

人们今天看到敦煌规模庞大的洞窟群,自然会想到,第一个洞窟是何时、何人兴建?

在敦煌莫高窟有一块石碑,叫做《圣历碑》,记载了这件事情。大意是说,前秦建元二年(西元三六六年),有一个叫“乐”的和尚,他从中原到西方佛国取经路过敦煌,当时天色已晚,于是便打算在这里过夜,当他掸掸身上的尘土,准备躺下时,不经意抬头一看,只见对面的三危山上,红光万道,金光闪闪。这本来不算奇怪,不过是满天红霞,但奇怪的是他不仅看到了红光万道,金光闪闪,还看到了佛光灿烂中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如来端坐中央,正在说法,听如来说法的弟子、菩萨,栩栩如生。

圣洁的光环罩在他们的头上,远处天上的飞天正在飞翔,万丈烈焰正在升腾,似有还无的美妙音乐飘荡在空中。乐和尚被这奇景惊呆了,这不就是他要寻找的西方极乐世界吗?为什么他能够看到这奇异的景象?这分明是佛的旨意。此后他就遵从佛的旨意,在这里开凿洞窟,化缘造佛。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艺术就这样开始了。

自“乐”以后又有和尚“法良”,继续在莫高窟开窟造像。这段事迹有碑龛为证,唐代武周圣历元年(西元六九八年)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和《莫高窟记》记载了这件事:

“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石,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师龛侧,更即营建。迦兰之起,滥觞于二僧。复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等各修一大窟。遥自秦建元之日,迄大周圣历之辰,乐、法良发其宗,建平、东阳弘其迹,推甲子四百他岁,计窟一千余龛,今见置其僧徒,即为崇教寺也。”

莫高窟,南北绵延一千六百八十公尺,现存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包括北区则有七百三十五个,不过北区的洞窟里很少有壁画和雕像)。

莫高窟第一个洞窟建于西元三六六年的前秦。这里所说的秦,不是秦始皇的秦,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秦。当时北方有一个将领叫苻坚,他于西元三五二年称帝,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叫做秦,历史学家称其为前秦。乐和尚以及继之而来的法良和尚开窟造像,敦煌石窟艺术就这样开始了。

以后又经历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 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明、清等十三个朝代,前后绵延一千余年。在一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隋唐以前可以看作是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初创期,包括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朝代,简称北朝时期,大约相当于西元五世纪上半叶至六世纪下半叶。

文化体系汇流之地

从艺术风格角度来说,是多种艺术风格并存,以外来艺术风格为主。季羡林先生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敦煌早期存在的艺术风格有希腊艺术风格、中原艺术风格、西域艺术风格和印度艺术风格等,如果说这几种艺术风格有融合的趋势,也仅仅是初步的,基本上还保存着原有的艺术风格的特征。

希腊艺术风格的影响

初期的敦煌石窟艺术塑像体现了希腊艺术风格的影响。希腊与敦煌,相隔千山万水,它们能够有什么联系呢?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占领了犍陀罗(注﹕位于今日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的国家),把希腊的艺术风格带进了犍陀罗,形成了犍陀罗艺术风格。公元前二世纪,印度阿育王扩张,占领了犍陀罗地区,佛教随之传入了犍陀罗。于是,犍陀罗就用从希腊人那里学来的艺术风格塑造佛像。后来,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希腊艺术风格也就间接地传入了敦煌。

莫高窟北凉第两百七十五窟,是莫高窟现存的最早的洞窟之一。建窟的确切年代虽然难以考证,但它是“乐”开窟之后,比较早建立的洞窟,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其中有三公尺四高的“弥勒菩萨塑像”──他头戴化佛宝珠冠,项胸饰以璎珞,双目有神,面相庄严,上身半裸,下着短裙。交脚的坐姿,是犍陀罗风格的典型表现,那衣服上的生动褶皱(请回忆“弥罗岛的维纳斯”下身那生动的衣服褶皱),那高直的鼻梁(请回忆“弥罗岛的维纳斯”那高直的鼻梁,在希腊的塑像中叫“希腊鼻”),无不体现着希腊艺术的影响。

印度艺术风格的影响

在敦煌艺术中,很多佛像的衣服右袒。在汉族服饰中,没有右袒的习俗。而印度的风俗习惯,人物的衣服右袒,就是只穿左袖,而露出右臂。这在敦煌早期的雕塑艺术中,比比皆是。第两百七十二窟“胁侍菩萨”突出地体现了印度艺术风格:丰乳、细腰、大臀、上身半裸,具有突出的性感特征。

中原艺术风格的影响

西元三六六年,“乐”和尚是从东方到敦煌的。没有中原艺术,就没有敦煌艺术。

后来,中原艺术提倡“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也影响了敦煌艺术。西魏时代的敦煌塑像,面貌清秀,眉目疏朗,眼小唇薄,身体偏平,脖颈细长,这时,西域式菩萨演变成南朝士大夫阶级“通脱潇洒”的形象。如莫高窟第四百三十七窟的影塑飞天,第四百三十二窟的塔柱群雕,第两百九十窟的佛和弟子菩萨。

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四百二十窟菩萨穿的裙衫上的联珠纹图案,体现了伊斯兰艺术风格(也称为西域艺术风格或胡人艺术风格)。

──节录自《一本就通:中国美术》/联经出版社

责任编辑:周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古以来,信仰与文化是分不开的。信仰影响文化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文化反过来又滋润着信仰。
  • 煌画工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令人惊异。千姿百态的神佛形象,壮丽辉煌的佛国世界,虽在佛经中能找到些文字叙述,若不亲眼所见,是很难想像的。还有那些闻所未闻的怪异的形象,那些神奇莫测的行为举止,那些光怪陆离的幻梦般的景象,绝非人世间所有,也不是异想天开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 莫高窟中那些刻画神佛的雕像和壁画,也反映了神传的文化。释迦牟尼佛曾经告诫弟子,不但要传播佛法,还要传播文化知识。历史上大多数宗教都认同神造人的观点,只有近代的科学让人相信人是从猴子变来的。
  • 从10 月1日至4日15时,甘肃敦煌莫高窟接待超过4万多名游客,远超每日6,000人次的最大承载量。但附近耗资3亿元、历时4年打造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却明显遇冷,虽然门票不到莫高窟票价的一半,客流量却仅为莫高窟实体洞窟的十分之一。
  •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响堂山石窟为北齐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其雕刻及造像技术不但继承了民族艺术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外来艺术手法,为隋唐写实雕刻艺术奠定了基础,形成承前启后的新风格。石窟构思巧妙,窟内石像造型优美,庄严而神圣。据传,在响堂山石洞内拂袖、谈笑即能发出锣鼓铿将之声,故而得名。
  • 中国敦煌莫高窟是公元四世纪至十四世纪古代丝绸之路的遗址之一,里面手工雕凿、以佛教精神为主题的艺术品令人惊叹。而位于洛杉矶的盖蒂博物馆,即将推出一个按照原尺寸打照的巨型展览,能让来宾有身历其境,仿佛置身在敦煌的三个石窟的感觉。
  • 石窟艺术最早源于古印度,公元三世纪传人中国。中国北方在魏晋南北朝至盛唐时期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公元八世纪中叶后,南方长江流域出现了又一次造像高峰。
  • 2009年加州奥克兰市(Oakland)居民史蒂文森(Dan Stevenson),一位既不是佛教徒也不信佛的人,当初为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能为犯罪滋生的当地带来一些安宁,于是买了一尊佛像,立在他所居住区的一个路口。 后据当地警方报告,自佛像立起后的几年里,当地的犯罪率急剧下降了82%。
  • 佛像、圣像显灵的神迹古今皆有传闻,有发现说神像显神迹是对人间灾难的预警。最近澳洲男子在教堂中亲见的圣玛利亚像显灵祷告神迹再次引起热议。
  • 到了隋代,由于隋文帝大兴佛法,莫高窟也蔚然一新。隋代重修和开建的洞窟多达九十四个,几乎是莫高窟开凿二百多年来总数的一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