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蒋琬恩德治下

作者:华翰 整理

酌古鉴今。(晓韵/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283
【字号】    
   标签: tags: ,

为将者必须有德,这个问题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古人曾说:“将者不可无德,无德则无力,无力则三军之利不得。故德者,兵之首也。”所谓德,包含有许多方面,而心胸宽广,雅量待下,从善如流,自然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这一点上,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蒋琬,以恩德治天下,团结众心,堪称后人学习的楷模。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人,三国时蜀汉的重要军政大员,早年随从刘备入蜀,历任各级官吏,最后官至大司马。他和费袆等人“咸承诸葛亮之成规,遵循而不违,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睦”。他为蜀汉政权在诸葛亮去世后,依然保持相当时间的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历史证明,当年诸葛亮对他的器重——说他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称赞其“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是完全正确的;诸葛亮荐举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臣若不幸(指死后),后事宜以付琬”,也是颇具远见的。

蒋琬能够临危受命,稳定蜀汉政权,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他治军驭众有术,而他治军驭众之得宜,则缘于其为人虚怀若谷,雅量待人,故而能使属下效忠听命,戮力同心。蒋琬的雅量待下的事迹,《三国志》中,有很多的记载,如街亭之战后,在追究战败责任问题上,他曾向诸葛亮建议:宽恕马谡。此举虽不尽妥当,但的确反映了蒋琬爱惜将才、宽以待人的风范情操。

蒋琬恩德待下,更为典型的事例,是在他主持蜀汉军政大事后,对待部下个别人非议自己行为,所采取的宽容态度。当时,有位名叫杨敏的督农官,曾在背后散布流言诋毁蒋琬。说他是“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被别人反映到蒋琬那里。听到这种言论,若换了一个气量狭窄的人,必定会暴跳如雷,对讲话人严加惩罚。当时许多官吏,也替蒋琬感到愤愤不平,纷纷请求“推治”狂妄自大的杨敏。然而,蒋琬本人却并不把此事往心里去,只是诚恳地说了一句:“吾实不如前人!”反对惩办杨敏:“无可推也。”那些主张惩办杨敏的官吏听了这话,只好作罢。可是他们心里依然有些不大明白:为什么主公承认自己昏聩无能呢?于是便“乞问其愦愦之状”。蒋琬就微笑着,作了一番解释:“与逝世的诸葛丞相相比,我自然差得远了。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因此,杨敏后来,对自己的统帅(蒋琬)更平添了几分尊敬。过了许久,杨敏“坐事系狱”,其他人都担心他会被处死。可是,蒋琬对他的错误,却不同意深究,使杨敏得免重罪。由此可见,蒋琬之宽恕杨敏,并非矫揉造作,沽名钓誉,而是他宽以待人的品德的真实表现。

当然,蒋琬恩德治下,并不意味着他是个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史称其“方整有威重”,说明他在治军大事上,是坚持原则的,也是颇有成效的。蒋琬所反对的,仅仅是那种自以为是,容忍不得提出反对意见的行为。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一个人受到的奖、惩,同他的德行大体是相符的。但不符合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一个人为他人所了解、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要被人误解。再就是古往今来,任何时候,社会上都会有邪恶的势力,“身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正直有为的人,常常受到不公正的评价或诽谤。这就需要人们正确对待,保持清醒的头脑。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呢?

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回答是:“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努力使自己提高、向上。“不虞之誉”、“求全之毁”,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毁誉生于外者,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尔。”“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大家都毁他,也说他不着,却若浮云蔽日,如何损得日之光明?若自己是个像恭色庄、不坚不介者,纵然没有一个人说他,他的恶行,终有一日发露。”正因为如此,古代有修养的人,常把毁誉之来,当做切磋砥砺之地。“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正确)矣;若无,则彼言过矣。当则无怨于彼,守则无害于身。”所以人们不必要因为别人的毁誉而凄凄惶惶。“若夫闻誉而喜,闻毁而戚,则将惶惶于外,惟日之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宠辱不惊,虚怀大度,就不会为外界的毁誉所干扰。这里归根结底,还是个对待荣辱名利的问题。古贤云:“胸怀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如果一个人把功名看得淡;对荣辱毁誉,就不会看得那么重。如此而已。”

(事据陈寿《三国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唯有苏琼重证据,审实情,严肃认真地进行复核,使许多冤假错案,都得以平反昭雪。
  • 如果隽不疑平反冤狱比较多,他的母亲就喜笑颜开,十分高兴;如果一无所获,就会大发雷霆,拒绝进食:因此,至孝至谨的隽不疑,虽然处理政事十分严格,但绝不残酷滥杀。
  • 天久不雨,宫外的百姓正盼望着下雨。百姓见到下雨,个个都会高兴得手舞足蹈!所以,我请求:让乐工们在雨中继续演奏和歌舞。与民同乐,共庆天降甘霖!
  • 每克一城,乾隆帝都要举行盛大仪式,祭告宗庙,重赏有功的将士,破格拔擢将士,并在紫禁城建紫光阁,将战役中有大功之臣,绘图像于其上,并为其赋诗立传,极尽褒扬之能事,以励将帅奋进之心
  • 陈汝咸因治理漳浦政绩显着,而升调他任。县民闻讯,联名请求上官允许他留任。因上官不允,百姓即堵塞县衙,昼夜环守,不让陈汝咸离去 。陈汝咸只得乘夜间百姓不注意,以两骑疾行出门。当百姓发觉后,追送十里许,号泣而归。
  • 每个乡里都要置一个木铎(木铃),选派一些年长之人,每月六次边走边宣讲“劝农务本”的道理。各乡里还都置有一面鼓,凡到农忙季节,每天清晨击鼓催农民下田。
  • 悠悠苍天!在中国百姓心中 ,那些能够为民请命的人,就是他们的保护神!
  • 向敏中作为一名法官,对罪犯已然供认不讳的罪行,不予采信。而是讲求证据,并能够做到尽心竭力探求事实真相,耐心细致地为僧人平冤洗辱,真是功德无量,不愧为断狱官的楷模!
  • 李世民一再强调说:“人死了就不可能再生,用法一定要宽简。”“若刑罚不当,杀错了人,怎样追悔都不能使人再活过来。”
  • 当时,官场积弊颇多,地方官以土特产“孝敬”上司,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有一次郡守下帖让合州送鱼。于成龙很不以为然,慨叹上书,讲:“民脂膏竭矣!无怜而问者,顾反乃乐鱼,且安所得鱼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