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丽‧流华-中国流行歌曲奠基到高峰

歌坛不倒翁 中国情调融合西洋风—姚敏

浮生之歌‧词人篇
作者:曲典飞

1928年的上海外滩,图右下角建筑为欧战纪念碑。(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59
【字号】    
   标签: tags: , ,

在上海流行歌曲的流行的20世纪1930、1940年代,人们对于爱情的愿望与表达方式以不再以深情委婉为寄,火热的露骨的表白也多能见。姚敏和李厚襄两人都是在歌词中兼表委婉之情和火热之爱的词家,同时两人皆词曲兼擅,使其词情的融合更上一层。

“歌神”委婉火热共冶 映现时代风情

姚敏是继黎锦光和陈辛之后中国流行歌曲界最有影响力的词曲作家,他能曲、能词,还能歌,多才多艺,博得“歌坛不倒翁”、一代“歌神”的赞誉。水晶在《流行歌曲沧桑记》提到流行歌曲的三大名家是“状元黎锦光,榜眼陈歌辛,探花姚敏”。

姚敏本名姚振民,1916年生,上海人,祖籍宁波,1967年病逝香港。他最常用的笔名是梅翁,另外还有秦冠、周萍、萍戈、杜芬等。小时候丧父家贫失学的姚敏,先后做过杂货店学徒、电影院领票员、海员等。他聪颖敏慧,勤奋好学,从小就喜爱音乐,自学二胡、唱京戏,也会弹钢琴。

他的胞妹姚莉16岁时被严华发掘进入歌坛后,姚敏随后被荐引进入百代唱片。姚敏进了百代唱片公司,开始作曲生涯。他创作的歌曲,从民间小调到西洋爵士,体裁广泛、风格多样、旋律优美。

舅父替他们改了艺名姚敏、姚莉,取其谐音“要名要利”的意思。早期姚敏、姚英、姚莉三兄妹共组“大同社”,在上海华兴电台担任播音节目,由于反应十分的好,于是他们也曾先后在电台作歌唱节目,每节约45分钟的歌唱节目,姚敏负责歌唱,也为姚莉演唱时作钢琴伴奏,而姚英则主持报告。在早期,歌坛以女歌星为主,男歌星只是陪衬的角色,姚敏和严华、黄飞然是比较知名的男歌手。当时男女对唱的歌不少,尤其姚敏、姚莉的兄妹档,和严华、周璇的夫妻档,颇有名声。

姚敏虽然是半路出家,但凭着音乐的天赋和苦练,在流行歌曲界发光发热,成了20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流行音乐界词曲唱兼善俱优的后起之秀。大陆变色后,他移转阵地到香港发展,更是光芒四射,稳居流行歌曲界的第一把交椅,支撑香港流行音乐界的半边天。姚敏的歌曲具有典雅的中国情调,也有融入西方爵士曲调特色的作品,反应那时代中西交揉的时尚。

中国情调的“雷声”

姚敏的歌词风格委婉深情、典雅绮丽;他的曲旋律动听,能巧妙融会及模仿各种中西歌曲形式,兼容并蓄,受到听众的欢迎。〈雷梦娜〉是姚敏早期的成名曲,歌唱早年上海近郊度假村丽娃河(Rio Rio)的风光,节奏强劲,是中速的布鲁斯(Blues)舞曲,轰动舞厅,据说当年上海舞厅几乎不可一日无“雷声”,描述了〈雷梦娜〉歌声的风靡。另一曲他作词的〈莎莎再会吧〉也在上海的舞厅造成轰动。他的〈第二春〉被英国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改编成英文歌曲,成了继〈玫瑰玫瑰我爱你〉之后流传欧美的第二首中国流行歌。他的〈河上的月色〉、〈迎春花〉、〈南海之晨〉就是他一人包办写词作曲的例子。

姚敏的歌曲有典雅的中国情调,也有揉合时代变风的西化作品,能够和黎锦光、陈歌辛鼎足而三,不是偶然,也非溢美。1949年以后,流行歌曲在大陆被中共政权视为腐败的象征,而禁绝30年,留在大陆的作曲家、作词家不是销声匿迹就是改行转作。大陆变色,姚敏选择到香港发展,使得上海流行歌曲在香港发扬光大,延续十几年。姚敏短短半百人生,在1967年猝逝,大柱倒塌,香港流行的时代曲星光岁月也黯然。

片羽记情‧歌词附录

〈迎春花〉
正月里来迎春花儿开,迎春花儿人人爱,迎春花儿处处开,
幸呀幸福来,幸福来呀幸福来呀,大地放光彩,
迎春花咱们大伙栽,嘿嘿那荷呀荷嘿,齐心养培勤灌溉,
人人都把迎春花儿爱,无愁无虑乐自在,年华似水容易过,切莫再延哎,
莫延哎莫延哎,时光不等待,迎春花咱们合力栽,嘿嘿那荷呀荷嘿,春花永远为我们开。

迎春歌(姚莉.姚敏演唱)视频

〈河上的月色〉
河上的月色,异样的明朗,我对着它想念,想念我的情郎。
有这么一个夜晚,隔岸的夜光使我们的心荡,我们偎着吻着,羞看漫烂的波光。
有这么一个夜晚,隔岸的歌声使我们的心伤,我们愁了泣了,背向漫烂的波光。
河上的月色,异样的明朗,我对着它想念,想念心爱的情郎。

河上的月色(白虹演唱)视频

〈恨不相逢未嫁时〉
冬夜里吹来一阵春风,心底死水起了波动。虽然那温暖片刻无踪,谁能忘却了失去的梦。
你给我留下一篇春的诗,却叫我年年寂寞过春时,直到我做新娘的日子,才开始不提你的名字。
可是命运偏好作弄,又使我们无意间相逢,我们只淡淡地招呼一声,多少的甜蜜辛酸失望苦痛,尽在不言中。

恨不相逢未嫁时(李香兰演唱)视频

〈如此上海〉
摩登的misss and gentle man,个个都时髦华丽巧装扮。
萍水相逢一见恨太晚,愿我两共结同心永相爱。
高楼和大厦还嫌住不惯,倒不如公寓旅馆少麻烦。
每日里灯红酒绿常安排,化几千用几百也不管。
谁知道遍地血泪哀号,穷苦人家破人亡,忍饥寒徘徊街头徬徨,生活凄惨流浪。
暮烟漫漫满布大上海,黑暗重重淹没大上海,有钱人挥金如土无忧烦,劳苦人一生忙碌永不安!

@*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黎锦晖在1927年发表的〈毛毛雨〉,起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曲艺,而非移植自西方。另一首黎锦晖在1930年代前创作的颇有盛名的〈桃花江〉也是取用了中国民间曲艺的元素创了早期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
  • 今日一般人对1930、19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可能封存着鸳鸯蝴蝶、儿女情长的印象。的确,以爱情为主调的“桃花派”歌曲的情调符合当代上海都市常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成了上海流行歌曲最大的一支,然而,如果打开上海流行歌曲的歌匣,就会发现它的内涵丰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鸳鸯蝴蝶、儿女情长所能涵盖。
  • “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是中国近代国语教育学家,在推行国语教育中,运用了音乐、歌曲、戏剧的元素,自编教材并且组织团队推广演示。后来,因缘际会,推动平民音乐、歌舞表演又成了他青壮期的主要生涯。
  • 黎锦晖有培养栽培人才、塑造歌星影星的理想和才能,当年的流行歌曲明星及电影明星,如:王人美、周璇、严华、黎锦光、黎明晖、黎莉莉、白虹、陈燕燕等等,都是明月歌舞团培养出来的,构成了上海流行夜空的“星图”。
  • 从1932年到1940年,严华灌录了不少唱片。当时的流行歌坛中,男歌星独唱不流行,故严华除少数独唱曲外,先后与当时当红的流行女歌星王人美、周璇、白虹、龚秋霞、李丽华等合作演唱。因严华曾主唱富有民歌风味的〈桃花江〉,主演歌舞剧〈桃花太子〉,加上他俊美的小生外表,博得“桃花太子”的称号。从1932年到1940年,严华灌录了不少唱片。当时的流行歌坛中,男歌星独唱不流行,故严华除少数独唱曲外,先后与当时当红的流行女歌星王人美、周璇、白虹、龚秋霞、李丽华等合作演唱。因严华曾主唱富有民歌风味的〈桃花江〉,主演歌舞剧〈桃花太子〉,加上他俊美的小生外表,博得“桃花太子”的称号。
  • 中国1940年代著名音乐家黎锦光创作200首流行歌曲,〈夜来香〉最为出名。明星演唱,家喻户晓。多首名曲至今为人深爱,他完美演绎中国人的感情方式,压倒那些喊打喊杀的红歌党曲。
  • 陈歌辛是早年上海流行歌曲界最令人瞩目的一颗星,是个天才型的作曲家、作词家,他短短一生一心投入音乐,也是在四十年代中国流行音乐歌坛树立标竿的经典人物。在四十年代上海流行歌坛陈歌辛的声名和歌王黎锦光相埒,实力在伯仲之间,两人是中国流行音乐第一阶段成熟期的双峰。
  • 在一九1930、1940年代中涉足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除了曲词兼擅的音乐师匠之外,有一派旧派小说文人。从晚清以后到民初流行的通俗文学小说,章回小说体裁,亦文亦俗,常见典丽骈文,主题内涵以才子佳人的故事为主线。这些才子佳人之类通俗文学被当时的“新文学”运动者批判为“鸳鸯蝴蝶派”。
  • 范烟桥作词的电影歌曲有《西厢记》插曲〈拷红〉、〈花好月圆〉,《恼人春色》插曲〈钟山春〉、〈天长地久〉,《李三娘》主题歌〈梦断关山〉、插曲〈春风秋雨〉,《长相思》主题歌〈燕燕于飞〉及插曲〈夜上海〉、〈花样的年华〉、〈星心相印〉、〈黄叶舞秋风〉和〈凯旋歌〉等。
  • 陈蝶衣(公元1908-2007年)是上海流行歌坛的鸳鸯蝴蝶风格词人,也是其中生命最长、创作生命最长、歌词产量最多的一个,有“词仙”之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