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不再是“香饽饽” 8成学非所用

人气 3284
标签: ,

【大纪元2016年11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岳青综合报导)中国大陆的家长热衷送子女出国留学,认为有助于他们将来返国时可以得到更好的工作。不过随着“海归”人数急剧增长,他们在市场上的优势渐渐削弱。有数据显示,中国海外留学生返国的就业人数15年来急增45倍,但对工作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只有三成。

8成海归学非所用

《中国青年报》11月14日报导,据《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超过八成的海归认为自己“学非所用”。

另外,部分回国留学人员薪资水平达不到期望值,约50%的硕士生、67%的本科生以及约78%的专科生薪资在5000元以下。海归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水平整体偏低,“满意”及“非常满意”的仅为33.2%。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海外,找工作已经成为留学生必须面对的头号难题。海外就业市场饱和早已成为普遍问题,留学生更是因为其外籍身份受到种种限制。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大家都说的“国内机会多”也不能让找工作变得更容易。

“海归”变“海带”  不再是稀缺人才

中国大陆称这些返国就业的海外留学生为“海归”,谐音与“海龟”相同,但是媒体报导,越来越多的“海龟”正在变成价值更低的“海带”。

报导指出,自2000年起,留学回国的人数开始急剧增长。来自“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的统计显示,15年间海归人数成长45倍,共有79.87%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在竞争加剧下,薪资过低、专学非所用、工作满意度低等问题随之而来。

虽然不少海归沦为“海带”,海归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仍然明显。《报告》调查显示,60.5%的单位在招聘时更倾向于使用海归,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待遇。但现时很多公司已不会视“海归”为稀罕的人才。

一位中国企业负责人表示,留学生的交流能力、演讲能力、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很突出,“但对于企业来说,招聘时面对的是包括所有应届毕业生的庞大群体,我们不会特别考虑海归的特殊性”。

而且《报告》显示,不熟悉国内就业形势是海归就业的主要劣势,半数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以及“回国时间晚,错过校招季”。

留学的意义不能仅用薪资衡量

海归变成了“海带”,对此,不少曾有过留学经历的人表示,留学的意义不仅是换来一个高薪工作和一个海归的光环那么简单。

蒋恬恬(化名)如今的工作单位,薪资待遇和她的英国同学比起来“让人有点尴尬”。“我真的很感谢父母可以让我在20多岁的年纪有机会出国看看不一样的世界,这给了我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我有机会体验到在国内感受不到的各种经历。”“虽然最终我还是回国了,但是我的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了,这还不是留学的价值吗?”

另一位海归张楠(化名)说,开阔眼界是留学最大的价值。“我不想被眼前的事和周围环境局限了思维,毕竟待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很难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种可能。”

留学划算吗?

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海归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第一财经》11月14日报导,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完成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供需研究》报告显示了这一趋势。

报告称,最近6年来,出国留学人员回国的人数显着增加。从近年来海归的特征来看,主要以“80后”、硕士学历、商科专业为主。有接近7成的留学回国人员年龄分布在22~26岁区间。

调查显示,海归就业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金融业及相关服务业,主要都集中在本土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且起薪普遍低于预期。这也导致海归工作满意度低,跳槽频繁。

留学回国人员所学专业过度集中于经济、金融类是造成归国就业竞争激烈的重要原因。留学回国人员中,选择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的学生几乎占到总数的一半。

而目前,中国大型企业非常缺乏资本运作和网际网路人才,文创领域海归人才也有较大缺口,但留学归国人员所学专业在这两方面匮乏严重。

上述报告显示,海归群体中,认为留学划算的占50%,不划算的占20.2%,说不清和不方便回答的分别占22.1%、7.7%。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35%海归就业难 国外碰壁回国变“海待”
海归中国留学生看“海待问题”
【新纪元】谢田:海归不归和人类扎堆的缘由
谈“海归”移民的法律问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