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一本日记的启发 德国钳工变漫画大师

【大纪元2016年11月29日讯】成功的背后除了努力,还包含了多少辛酸?双肩承受了多少压力?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E.O. Plauen)成名作品《父与子》(德语:Vater und Sohn)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人物形象,深深打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该作品实际上就是他父子俩的真实写照。

卜劳恩在成名前当过钳工,也曾失业困顿过,他后来是如何成功的?有人问他:“听说您是因为一本日记改变了观念,并成了大师的吗?”卜劳恩回答说:“是的,确实是因为一本日记,但需要声明的是,那个大师不是我,真正的大师是我的儿子——克利斯蒂安。”

bundesarchiv_bild_146-2003-0037_e-_o-_plauen
埃‧奥‧卜劳恩。(维基百科)

以下这则故事,将展现卜劳恩如何从儿子的日记获得启发……

那一年。卜劳恩又一次失业了,在街上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工作,情绪极度低落。卜劳恩进入一间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将身上最后一块钱换了酒喝下肚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可回到家,心灵也没能获得较好的安顿,他寄予厚望的儿子克利斯蒂安又没给他争气,成绩居然比上学期退步了,心情更加低落。

他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说话,便回到自己的房间呼呼大睡了。

当他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他拿起日记,写下了昨天经历的一些事和心情:

5月6日,星期一,真是个倒楣的日子,工作没找到,钱花光了,更可气的是儿子又考砸了,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接着,他来到儿子的房间,打算叫儿子起床,但克利斯蒂安早已经上学去了。就在此时,卜劳恩突然发现儿子的日记本忘记锁进抽屉了,于是他便忍不住好奇,看了起来:

5月6日,星期一,这次考试不太理想,但我晚上将这个消息告诉爸爸的时候,他却没有责备我,而是深情地盯着我看了一会儿,使我深受鼓舞,我决定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好,不辜负爸爸的期望。

他心想,自己明明是恶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怎么变成深情地盯着他看了一会呢?

他好奇地翻看起儿子以前的日记:

5月5日星期天,山姆大叔的小提琴拉得越来越好了,我想,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请教他,让他教我拉小提琴。

卜劳恩又是一惊,赶紧拿起自己的日记本来看:

5月5日,星期天,这个该死的山姆,又在拉他的破提琴,本想多睡一会儿,又被他吵得不安宁。如果再这样下去,我非报警没收了他的破提琴不可。

这样的结果,让卜劳恩惊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变得如此悲观消极、烦躁不安了?难道自己对生活的承受力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吗?从此,卜劳恩变得积极和开朗起来。他的日记内容也充满了正向和光明。

5月7日,星期二,今天又找了一天工作,虽然还是没哪家单位聘请我,但我从应聘的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我想,只要总结经验,明天我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5月8日,星期三,今天我终于找到工作了,虽然是一份钳工的工作。但我想,我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钳工。

plauen_vater_und_sohn
德国于2003年发行的一系列邮票,上面印的是《父与子》中的人物。(维基百科)

据报导,卜劳恩当了三年钳工后,进入莱比锡绘画学院锡求学,他的作品《父与子》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卜劳恩是继海恩里希‧霍夫曼(Heinrich Hoffmann)和威廉‧布什(Wilhelm Busch)之后的又一位德国艺术巨匠。

责任编辑: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