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醇:刘禹锡〈浪淘沙〉诗赏析

作者:唐莲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014
【字号】    
   标签: tags: ,

刘禹锡〈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原是一组诗,刘禹锡写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那时,刘禹锡正被贬于夔州。这首诗是组诗的第八首,诗人借浪淘沙自写身世,表明谗言和被贬都是不会持久的,只要自己不辞辛劳,如淘沙般地天天淘洗,终有沙尽、见于天日的一天。整首诗一如刘禹锡的其他作品的风格一样,豪放、旷达、乐观,毫不妥协,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歌的1、2两句,即表明诗人自己的心态,不要说谗言如汹涌的浊浪扑面而来,不要说自己目前迁客的身份,有如沉睡江底的沉沙:难有见于天日的日子,不是,绝不会是!显然,这是作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这首类似七绝的短诗(有的选本把它归入七绝诗类,有的选本把它归入词类,因“浪淘沙”原是词牌名。二者皆可!),本当是忌讳重字重句的,但诗人一开头就接连用两个“莫道”,不仅造成了语气上的连贯,而且明白地抒发了自己坚定的、不屈不挠的决心。此外,作者在1、2两句里,连用两个明喻,既关合眼前之景,又达到了“写物以附意”(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的目的。再者,诗人在这两句中,明言“谗言”与“迁客”,一彼、一己,实则最后归结于自己的态度,表明周围环境不论如何恶劣,自己处境如何艰难,都毫无畏惧。

第3、4两句,是说,真金毕竟是真金,千淘万漉虽然极其艰辛,但吹尽蒙在上面的狂沙,真金还是会重见天日的。这两句,诗人以淘沙见金,来比喻遭贬之人,终将会洗清罪名,昭雪天下,表明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对落井下石,散布谗言的无耻小人的极度轻蔑。联系刘禹锡的政治生涯来看,谗言当然是那些诋毁永贞改革和刘禹锡本人的流言。千淘万漉是指刘禹锡一生所遭受的种种魔难和坎坷,但是他都意志坚定,性格豪放乐观,坚信正义必会战胜邪恶。“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两句诗,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整首诗,颇具民歌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而且通篇用比喻,或明喻,或暗喻,起到了很好的突出主题的作用。

正是:
邪恶小人真无耻!诽谤诬陷没休止;
水落石出现真相,纸欲包火火烧纸!@*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施
    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后来,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便是这批美女中的一位)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
  • 王冕是元代后期的大隐士。他是个寒门才子,自幼苦学而成通儒。但屡试进士不第,遂焚所为文,漫游吴越。后见天下将乱,便与老母、妻子,隐居会稽之九里山,他的诗、画,书法、篆刻都很好。
  •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名沙漠垂。
  • 王维不仅是诗人,也是个画家和音乐家。在绘画、音乐和书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他的诗歌则古、律、绝句,众体兼长。他的古诗往往从大处落墨;近体诗也不求辞藻华美,淡淡数笔,却形象生动,意味深长。他的作品,多是写山川壮丽、边塞风光以及田园诗,着重于表现大自然的幽静与恬适。
  • 魏徵所处的时代,宫体诗有着极大的势力,而他的〈述怀〉等诗,都是属于宫体诗。但是魏徵的宫体诗与别人写的宫体诗,情调迥异。魏徵以雄健的笔力,抒发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突破了浮靡的诗风,表现了格调高昂的清正之音…
  • 王梵志也有一些形象生动的好诗。〈吾富有钱时〉一诗,是对世态人情的嘲笑,对那些趋炎附势者进行了深刻的嘲讽。
  • 咏史诗的一个重要之处,就是要忠实于历史,不能加上自己的感情色彩来歪曲史实。正如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所说的:“诗人咏史最难,妙在不增一语,而情感自深。”
  • 诗人的高明之处,还在其视野没有局限于刘备个人身上,而是进而从刘备事业之成败得失,升华为对历史规律的严谨思考,这就是颈联(5、6句)之意:刘备因为得到诸葛亮有力辅佐,而开创蜀汉之国,可是所生儿子刘禅,却不像他那样贤明,终于导致蜀汉过早衰亡。
  •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远地方蹉跎了岁月,虚度了年华。刘禹锡在酬答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把自已比做沉舟和病树,固然有惆怅情绪,同时又十分达观。
  •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致使中央大权削弱。在此情况下,许多藩镇网罗人才,欲与中央抗礼;许多士子亦依附藩镇,以为进身之途。李师道约于唐顺宗永贞元年聘用张籍。张籍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并写此诗,以贞女情事的委婉比兴手法,断然拒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