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营造适合孩子的家庭氛围

作者:云晓

美国心理学家桃乐丝‧诺特 (Dorothy Law Nolte) 描绘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成长间的关系:

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就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就学会打架;如果儿童生活在嘲笑的环境,就学会难为情;如果儿童生活在羞辱的环境,就学会内疚;如果儿童生活在忍受的环境,就学会忍耐;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就学会自信;如果儿童生活在赞扬的环境,就学会自我肯定;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就学会正义;如果儿童生活在安全的环境,就学会信任他人;如果儿童生活在赞许的环境,就学会自爱……

对于依恋家庭、依恋父母的女孩来说,家庭与社会相比,前者对她们的影响更大,因为家庭是她们主要的生活场所和赖以生存的地方。那么,什么家庭氛围适合女孩成长呢?

一位美国学者为了探知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父母和家庭有哪些最迫切的要求,走访二十多个国家,针对一万多名肤色不同、经济条件各异的学龄儿童进行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惊异:孩子们对父母和家庭罪的要求并非经济、物质条件,而是:

1.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2. 对每个孩子应该一视同仁

3. 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孩子失信或撒谎,说话要算数

4. 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不可互相责备

5. 父母与孩子之间要有亲密时间

6. 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7. 对孩子不能忽冷忽热,更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

8. 决定全家的事情时,应该征求全家人的意见

9. 家庭要重视团体活动,星期天要到户外玩

10. 父母有缺点孩子也可以批评,应该欢迎孩子提出不同意见

 

从这十条要求不难看出,孩子们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这种良好的家庭生活最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此外,有个儿童心理研究小组曾对三千多名学龄儿童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但值得深思的是,回答中最多的并不是“怕被爸爸妈妈打”,而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你心中理想的家是什么样子?”然后实现答案中的合理要求,孩子会因父母的改变而惊奇,并在父母的改变中读出尊重、关心、疼爱,也会因而改变自己。

表达关爱胜于衣食无缺

女孩十分渴望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如果父母对女儿漠不关心或是动不动就说教,让她们无法感受到亲情温暖,往往就会产生逃离家庭的强烈动机。其中以过早谈恋爱、离家出走等,是她们最常采取的消极对抗方法。

有一对夫妇,父亲只关心女儿的功课,每天下班回家,总是只问女儿:“功课做好了没?”母亲回家后总是忙着做饭、收拾房间,而且不准女儿养宠物。女儿忍受不了家庭的冷漠,屡次放学不归,不是步行到远处的外婆家寻找温暖和欢乐,便是在街头游荡。

与心理专家咨询后,女孩的父亲每天晚上都会主动和女儿聊天,或者下两盘棋,母亲则答应女儿可以养几条金鱼,结果女儿再也不逃避回家了。

孩子的心愿很简单,只是希望父母能够给予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理解。只要父母适时转变自己的态度,孩子势必会渐渐回归到健康成长的正常轨道。

家庭和谐是生活教育的基础

有些家长经常充满敌意地攻击对方,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孩子如果从小生活在气氛紧张的家庭,智商一般较低,而且会有不少心理问题;而生活在和睦家庭中的孩子,心理都比较健康。

在夫妻恩爱、和睦温馨的家庭里,父母经常带孩子散步、逛公园、做运动、玩游戏等,孩子可以全方位接受生活教育,从而热爱学习,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求知欲。

反之,若夫妻感情不和,家庭气氛紧张,父母不仅无心照顾孩子,甚至还会将孩子当做出气筒。这种家庭的孩子情感上很痛苦,精神上很压抑,健康和智力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是无声的教育。

─ ─摘自:《教出好女儿》野人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