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歌剧大师──作曲家亨德尔

综合整理:纪安娜
亨德尔。Balthasar Denner作品。(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58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韩德尔,德语:Georg Friedrich Händel,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被誉为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德国,后定居并入籍英国,名字亦改为英语化的乔治‧弗里德里克‧韩德尔(英语:George Frideric Handel)。创作作品类型有歌剧、神剧、颂歌及管风琴协奏曲,其作品《水上音乐》、《王家烟火》和《弥赛亚》至今仍广为传颂。亨德尔与著名音乐大师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齐名,他们同年出生于同一国家,两人被称为巴洛克音乐时代的巨人、世界级音乐大师。德国音乐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正因为有了巴赫、亨德尔,才可以和意大利、法国并驾齐驱。

德德尔。Balthasar Denner作品。(公有领域)

艺术家生平

1685年2月23日,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 诞生于德国哈勒 (Halle),在家中排行第八。亨德尔的父亲是位外科医生兼理发师(只为贵族理发),始终希望亨德尔日后能成为一名律师,因此总是反对亨德尔学习任何乐器。

亨德尔幼年就显示出优异的音乐才能,他7岁时和父亲去萨克森公爵的宫廷,宫廷里的阿朵夫公爵被亨德尔弹奏出的琴声深深打动,便要求亨德尔的父亲让他接受正统的音乐教育。1694年亨德尔向圣母教堂的管风琴师学习主要乐器的演奏法和作曲,10岁即写了一首三重奏鸣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

1702年,亨德尔遵从父亲的遗志,进入哈勒大学修习法律课程,并兼任当地教会的风琴师。

1703年,亨德尔正式挥别哈勒大学的法律课程,前往当时德国境内唯一拥有不受宫廷控制的歌剧院城市汉堡。在汉堡,他结识了约翰.马提颂(Johann Mattheson),并经由其引荐担任歌剧院交响乐队的第二小提琴手。

1705年,亨德尔创作的歌剧《阿尔米拉》上演并获得成功。这让21岁的亨德尔有资金在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仑萨和威尼斯等地学习了三年。当时意大利是全欧洲歌剧艺术的圣地,亨德尔不仅学到了意大利歌剧艺术精髓,他同斯卡拉蒂和科雷利等大师都有交往。

1710年,25岁的亨德尔就任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乐长。

1711年,亨德尔首次访英,在伦敦上演他用两周写成的第一部歌剧《里那尔多》并大获成功。

1713年,亨德尔以一首《女王生日颂歌》博得了安妮女王的赏识,于是亨德尔留在了英国。

1714年,安妮女王驾崩,汉诺威选帝侯乔治继承英国王位。亨德尔以一部精心创作的《水上音乐(Water Music)》欢迎新国王乔治。这一名曲至今仍是世界各地古典音乐咖啡厅首选播放的背景曲子。

此后的十余年间,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声乐和器乐作品,特别是歌剧,这为他在全欧洲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也是举世公认的管风琴大师,在当时只有巴赫才可与他匹敌。但从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开始,盛行的意大利语歌剧在英国开始衰落,亨德尔进入事业低谷。

1742年,亨德尔仅用24天完成了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同年这部作品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低调上演并一炮打响。亨德尔又重新回到英国人的音乐生活中来。

1759年春,74岁的亨德尔照例指挥了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老人倒下了。几天以后这位巨星陨落。亨德尔享受了国葬的待遇,长眠在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在那里有一座亨德尔纪念像耸立至今。

艺术成就

亨德尔一生创作了46部歌剧、32部神剧和为数颇多的管弦乐器作品,被誉为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歌剧汲取意大利风格的抒情调,旋律优美流畅;神剧则以《弥赛亚》最为闻名,是音乐史上的登峰造极之作;管弦乐作品最脍炙人口的是《水上音乐》组曲和《王家烟火》音乐,此外尚有协奏曲、奏鸣曲和大提琴组曲等。他创作了四首加冕颂歌,其中的牧师扎多克(1727年)是为乔治二世的登基所作,后来在每次英王加冕时演奏。

亨德尔的作曲风格明显受到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作曲家以及德国中部传统复音音乐的影响。音乐家温顿‧迪恩认为:“从亨德尔的歌剧中可以看出他不只是位伟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流的剧作家。”在歌剧《亚力山大的盛宴》(1736)受到好评之后,他将合唱部分翻译为英文。在《弥赛亚》(1742)成功之后,亨德尔没有再写过意大利文的歌剧。

亨德尔是当代除巴赫以外最有声誉的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剧作品,以及许多壮丽的管弦乐组曲,是巴洛克时期的“组曲之王”。亨德尔也谱写了为数甚丰的协奏曲和奏鸣曲,主要是为剧场和公开场合演奏的目的而写,这一点与巴赫的作品主要是作为教会演奏之用,呈鲜明对比。亨德尔是歌剧、古键琴奏鸣曲、管风琴赋格、协奏曲、管弦乐曲和神剧等多方面的能手。尤其亨德尔的清唱剧创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乐坛,亨德尔与巴赫为巴洛克音乐筑起两座巨峰。两人都出生于1685年的德国,时间仅相差四周,地点仅相距一百公里,遗憾的是二人始终无缘一见。他们二人的经历不同,成长后所处的社会环境也相异,因此二位音乐大师终于走向迥然相异的命运。尽管创作的环境及背景差别如此巨大,这两位大师仍以旷世的乐笔,为十八世纪的欧洲音乐史谱出光辉的篇章。

清唱剧《弥赛亚》Messiah

1741年8至9月,亨德尔在24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他最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歌词取自《圣经》,但并无连贯故事情节的《弥赛亚》,表现了上帝派耶稣降生人世以至受难、复活、升天的过程。

通常把《弥赛亚》的歌词分为三部分:“耶稣诞生”、“耶稣受难”和“救赎”。第一部分在有伴奏的宣叙调中,由男高音歌手唱出圣经的预言,宣言弥赛亚的到来。第二部分谈的是人们并不接受上帝为人安排的方法—藉弥赛亚的流血受死和上帝的大能使人得以自由,不再受罪的压制。第三部谈到罪人的救赎和关于永恒拯救的诺言,最后的歌词坚定陈述极其动人,伴随着绝妙的对位表现,所有的声部以无与伦比的流畅性和灵活性互相作用。

亨德尔在为《弥赛亚》谱曲的时候,曾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经历了常人无法想像的体验。他的仆人看到亨德尔热泪盈眶,并激动地大声对仆人呼喊:“我看到了整个天国,还有伟大的上帝”。

1743年3月,《弥赛亚》在伦敦首次演出时,听众深深地为音乐所打动。当《哈里路亚》(希伯莱语赞美上帝的意思)开始时,听众们感动得一齐肃然起立。

这部作品开启了两个惯例:一是据说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二世在座,他聆听到第二部分的大合唱《哈里路亚》时,非常感动,为表示敬意站了起来,一直站着听完了这首大合唱。从此以后形成习惯,每当演出《弥赛亚》,唱到大合唱《哈里路亚》时,听众都会不由自主地一齐起立恭听。其二是,每年在西敏斯特大教堂都要演奏《弥塞亚》。

乔治二世。(公有领域)

《弥塞亚》这部作品使亨德尔蜚声世界。因为它感动人心的威力、它的优美抒情、情感的真挚和深邃,使它不仅成为宗教艺术的典范,也成为清唱剧巅峰之作。◇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记者彭莉香/奥地利报导.摄影 作为莫札特的故乡、经典电影《真善美》的拍摄地点,
  • 因为钢琴的音低了半音,而且已来不及调音了,布拉姆斯一点也不紧张,当雷曼尼的小提琴声一起,他以高半音调子而且完全背谱顺利的弹奏出来,在座的听众根本不知道
  • 巴洛克的音乐是复音音乐,旋律并不突出,乐曲多由小动机出发,在不同声部上不断延申发展,因此这时的音乐连绵不绝,音响较紧密扎实。
  • 也许是一股“复古”的风潮,现代人需要借着传统音乐的洗涤,调和一下工业生活的紧张感。面对一天的繁忙,放松心情,听听这个坐着马车、点着蜡烛的时代的声音,享受一下时空转换后所带来的闲情逸致。
  • 巴洛克音乐是绝对地、完全地展现声响之美,从这些由古乐器演出的音乐里,可以听到一种“被遗忘了的声音”——很遥远、很典雅,音色清澈,无负担。
  • 巴哈的名字J.S.Bach与数字的关系就体现了某种天意……“音乐之父”巴哈的不凡仿佛是上天有意的安排。
  •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用于海顿笔下的严肃交响曲。在他机智、巧妙的设计下,给音乐欣赏制造了许多意外的惊喜。“惊愕”和“时钟”这两首著名的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最能表现这种特质,这集就让我们来发现“交响曲中的幽默”。
  • 相对于贝多芬戏剧般的磅礡气势和莫扎特灵动隽妙的天使欢笑,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之一的海顿要平淡得多。但是风霜雪雨、时光飞逝,也许在中年的某一天,海顿的旋律会扣你心弦。一如陈年老酒越久越淳,一如你为人父母后再看双亲,才能体会出平和中的自然淳厚,淡然里的从容睿智。
  • 我经常说,即便是舒伯特快乐的音乐也有点悲伤或怀旧色彩。即使是他年轻时——17、18岁、20岁出头时写的,不总如此,但往往带有些惆怅、悲伤的元素,即便音乐的主调是快乐的,但本质上(是忧伤)……他在人生最后阶段谱写的这些音乐——尽管那时他还很年轻,听起来真的像是晚年作品,因为他在面对生死的问题——他自己的生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