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代孕之爱

作者:高达宏
在这人世间,父母对儿女之爱经常是“没有上限的爱”,以身代受儿女之痛之苦,是父母“求之不得”的付出。(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45
【字号】    
   标签: tags: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

女儿结婚了三年一直没有怀孕,当妈妈的急得不得了,除了带女儿去看专精不孕症的医生之外,只要听到有什么土方、偏方,就马上去买来让女儿吃,搞得自己和女儿都神经兮兮的。

到了第四年,女儿终于怀孕了,妈妈当然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不久却出现了一个怪异的现像,妈妈经常闻到油烟味或是没有来的就会作呕,像是“病子”(台语,害喜)的症状。

也就是没有怀孕的妈妈竟然和女儿一样的害喜了,在心理学上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像。

但是,这完全是出于爱。

那是妈妈在心里上要替代女儿承受怀孕之苦,当然也是替女儿担待苦尽甘来之乐。

事实上,在这人世间,父母对儿女之爱经常是“没有上限的爱”,以身代受儿女之痛之苦,是父母“求之不得”的付出。

所以小孩生病,身体难过的是小孩,心里难过的是父母。

还记得我小时候生病发烧,妈妈经常半夜还起来摸摸我的额头,然后喂我吃药,我是生病睡不好,她是担心得睡不着。

折腾了一个星期,待得病愈,我人舒爽了,晚上妈妈才得安心入睡。

父母的爱是难以回报的,也无法回报。

我总觉得到了二五、三十岁,“育子方知父母恩”似乎是来得太慢,知道得太晚,这样的儿女并不可取,是亏待了父母,辜负了父母的恩情。
我们如果希望儿女早点孝顺我们,我们就要早点孝顺父母,而且要将孝顺父母作为家中首要的教育工作。

孝顺最简单而有力的解释就是“对父母的爱与尊重”,这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家庭之宝,可以让一家长长久久的平安和乐。@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马文安娶妻吴氏,貌极美好,性也聪敏,善持家政,不过骄气颇深,嗔心亦重。因之,婆媳之间常常发生龃龉,所以每逢马文安回家的时候,婆媳二人在他面前互相诉说:做婆婆的说媳妇不孝;做媳妇的说婆婆不仁,双方各执一词。
  • 刘平,字公子,本名旷,显宗(汉明帝刘庄)后改为平,是东汉初年楚郡彭城人,官至宗正,为人有德行,十分重义和孝顺,周围的人都受到他的感化而修身行义。
  • 以孝治天下是中国古代圣王治国的基本思想之一。中国自古以来推行的儒家思想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家和则国和,家庭稳定则社稷稳定。所以自古教化百姓都首先从齐家开始,齐家便是遵循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人伦五常,使得家庭和睦。孝道这种家庭伦理推广到社会,便是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治国法则。
  •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孝文化规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道德,进而维系着社会、国家各群体之间的关系。在古代非常重视“孝”,人人都尊重孝顺的人。除儿女孝顺父母外,孝顺婆婆的媳妇也受到天、地、人的尊敬。本篇收集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媳妇孝敬婆婆的故事 。
  • 捐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给亲人、朋友、同事,甚至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解除他们的病痛、挽救他们的生命,而不求回报。此种境界,无私伟大。这几例关于器官移植的故事,纯净透明,温暖人心。
  • 《贞观政要》与《康熙政要》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两个辉煌的盛世——“贞观之治”和“康熙盛世”,记录了缔造这两个盛世的帝王唐太宗和康熙大帝的言行语录以及他们和大臣们的互动。
  • 冬至阳生春在望,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又称“初岁”,冬至三物候现象含有什么哲理?冬至是大节日,中国历代冬至节俗也很多,为何魏晋南北朝时人吃赤豆粥?北宋时视冬至如过年,建“钟鼓楼”检校时刻漏、报时;清代宫中传出过冬雅致游戏“九九消寒图”配合“九九歌”“数九”望春风…形成一种节气的智慧,也是民间一种益种休闲和启蒙教育。
  • 如同其它的流行趋势一样,犹太人在圣诞节吃中餐,也是源自于纽约市,发展至东、西两岸,不过仅限于在美国。生活在欧洲、南美和澳大利亚的犹太人,并不会在圣诞这天,去排队吃饺子和春卷。
  • 近期票房颇高的电影《你的名字》广受关注与赞赏,除了在日本入账200亿日圆(近12亿人民币)之外,目前已公映的亚洲国家与地区中也好评如潮。为何这部日本动画如此火爆?其大获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它的动人之处不仅仅在于“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美好,人类文化中的敬神理念,无私与纯善的坚持,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
  • 记忆中儿时的广州,冬天的清晨都是雾气,从珠江边蔓延过来,湿气弥漫,雾气腾腾,趁太阳还没有穿透雾霾,小小的我飞快走在长长的骑楼下,穿越一个又一个窄窄的巷口,像谁都挡不住我的前程一样,无所畏惧,奔向菠萝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