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楚文王受笞刑

作者:陆真

酌古鉴今。(晓韵/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494
【字号】    
   标签: tags: , , ,

 

楚文王受笞刑

楚文王曾得到一只好猎狗和一把好箭,去云梦一带打了整整三个月的猎;后来又得到舟地的美女,接着整个荒废了一年,不理国事。

葆申规谏楚文王:“您先是打了三个月的猎,如今为了一个美女,又一年不听朝政,我是奉先王命令,从小管教您的人,您要接受刑(古代五刑之一,以竹板或小荆条抽打背部或臀部,自十下至五十下,分为五等。)惩罚。”

楚文王知道自己错了,说:“我如今已是一国之君,不再是小孩子了。你可不可以换一种刑罚?”

葆申说:“您做了错事要挨鞭打,这是先王的命令,我宁可得罪您,也不能违背先王的托付。”

于是,楚文王趴下来,葆申用五十支细荆,捆成一把,来替代木棍,轻轻的击打文王的背部。

楚文王说:“反正我已经有了受鞭刑的名,不如真的打我一顿,这才名符其实吧。”

葆申说:“有反省能力的君子做错事,只要让他知道羞耻就够了;没有反省能力的小人,才要让他疼痛难忘。您如果这样还不知羞耻,把您打得皮破血流,又有什么用?”打完后,葆申自请流放之罪。

楚文王说:“您没有什么罪,做错事的人是我。”

于是,楚文王立即改错:杀猎狗,折好箭,将美女撤走。开始认真治理国政,使楚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楚文王将死时的安排

楚文王重病将死,对大臣们说:“管饶(人名)动不动就顶撞我,抗拒我,跟他在一 起非常不舒服,不见面也不会想念他,但我知道他真的是治国的人才,你们要赶紧找他入朝来,我要将政事交给他;至于申侯伯这个人,凡是我想做的事,他总是全力鼓励我去做,我喜欢什么,他总能先一步猜到,准备好在那里等着,因此有他在身边,又快活,又顺心,几天不见面就开始想念他。但我很清楚:他是妨害我治理楚国最厉害的人。你们得立刻把他遣送回国。”

于是,大臣们遵照楚文王的命令,封管饶为大夫。另外给了申侯伯一笔钱,要他离开楚国。

申侯伯打算到郑国去。楚文王说:“得警告一下郑国的国君,申侯伯是个善于钻营、极热中于权势的人,这个人一定会想办法窃夺郑国的大权。”

郑国的国君,没理会楚文王的警告,接纳了申侯伯。过了三年,申侯伯果然完全掌握了郑国的大权。又过了五个月,申侯伯因为意图作乱,而被郑人所杀。

齐桓公的仁厚

齐桓公北伐山戎,胜利班师时路过燕国。燕国的国君亲身迎送,不知不觉竟越过燕的国境,而进入了齐国。

桓公问管仲:“依照礼法,诸侯之间的迎送,可以越出本国的国境吗?”

管仲说:“不行,只有迎送周天子,才能出境。”

桓公说:“那这是燕国的国君,因为畏惧齐国的强大,才过度殷勤造成的失礼行为。说起来是我的错。”

于是,齐桓公将燕国国君越界的那部分土地割让给燕国,这样就不算出境失礼了。

各国的诸侯,听到这件事后,都觉得齐桓公仁厚有礼,争着归顺齐国。

有才能还要有条件

齐桓公要管仲掌理整个齐国的政事。

管仲说:“我官位太低,无法驾驭那些官位比我高的人。”

于是,齐桓公任命管仲为上卿。管仲治理一段期间后,却没什么明显的政绩。

齐桓公问管仲是什么原因?管仲说:“我太穷了,无法驾驭那些财富比我多的人。”

于是,齐桓公赏给管仲齐国一整年的商税。但依然没什么起色。

齐桓公又问原因,管仲说:“我跟您太疏远了,无法驾驭那些和你关系亲密的人。”

于是,桓公尊管仲为“仲父”。从此以后,齐国便迅速富强起来,成为诸侯的霸主。

孔子说:“凭管仲这样了不起的才能,如果没有这三个条件配合,还是无法让齐桓公成为霸主。”

(均据西汉刘向《说苑》)@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主如果讲求道义,那么百姓就会心服口服;如果全国百姓都讲求道义,那么敌国也不敢来攻打了啊!
  • 每个乡里都要置一个木铎(木铃),选派一些年长之人,每月六次边走边宣讲“劝农务本”的道理。各乡里还都置有一面鼓,凡到农忙季节,每天清晨击鼓催农民下田。
  • 悠悠苍天!在中国百姓心中 ,那些能够为民请命的人,就是他们的保护神!
  • 向敏中作为一名法官,对罪犯已然供认不讳的罪行,不予采信。而是讲求证据,并能够做到尽心竭力探求事实真相,耐心细致地为僧人平冤洗辱,真是功德无量,不愧为断狱官的楷模!
  • 李世民一再强调说:“人死了就不可能再生,用法一定要宽简。”“若刑罚不当,杀错了人,怎样追悔都不能使人再活过来。”
  • 当时,官场积弊颇多,地方官以土特产“孝敬”上司,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有一次郡守下帖让合州送鱼。于成龙很不以为然,慨叹上书,讲:“民脂膏竭矣!无怜而问者,顾反乃乐鱼,且安所得鱼乎?”
  • 若夫闻誉而喜,闻毁而戚,则将惶惶于外,惟日之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
  • 杜佑花费了三十多年时间,编纂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专书《通典》。《通典》共二百卷,体大思精,包罗宏富。写作方式和结构开创了我国史书编纂的新体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杜根说:我当时的确是九死一生啊!附近的朋友我也想到过,可是一旦暴露,灾祸就要临头,连累他人。我宁可死,也不愿意连累别人。宜城山中人烟稀少,牵扯不上任何人,忍耐十五年,是从长远打算啊!
  • 我听说圣明的天子,是把财富藏在四海之内的老百姓家里。这叫藏富于民。您藏富的地点不对,不发生天灾,也会发生人祸。现在没有发生人祸,只是发生了一点天灾:烧掉一个库房而已。这不是很幸运、很值得祝贺的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