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小留学生需要“学业监护人”

人气 256
标签:

【大纪元2016年02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刘菲洛杉矶报导)2月17日,三名洛杉矶罗兰岗小留学生因凌虐同学被正式判刑6到13年重刑,给那些小小年纪就只身来美读书的所谓“降落伞孩子”的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对此,大纪元专访了南加国际学生教育顾问曾暄敏。她认为,小留学生们除了需要可靠的生活监护人、学业监护人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他们适应美国教育环境,减少在学校的挫折感和孤独感,增加成就感,从而避免在外消磨时光、寻衅滋事。

刑期最重的翟云瑶在法庭上通过律师宣读忏悔信,说来美后不敢把生活的孤独和压力告诉父母,反而转嫁到虐待他人身上。

对此,曾宣敏感慨:“心疼孩子和家长”,“孩子有空虚怎么问都不知道。”

曾暄敏是美国独立教育协会(IECA)的成员,南加州World Star Education教育辅导机构的创办人,以辅导国际学生为专长。在过去十年的顾问生涯中,曾暄敏接触了不少来自大陆的家长,看到他们对美国教育系统并不了解。

“学业适应”是第一大难关

她说“学业适应”是中国留学生一来美国就面临的一大难关:“孩子在中国的学习习惯和美国学校期待孩子的学习表现不适应,令孩子有很大失落感。国内不错的学生,在美国坐在课堂上什么都听不懂。其实他们是跟不上的,孤独感就会产生。初来乍到的孩子是不想在中国人太多的环境下,但是社交就会出问题——想融入美国学生中会出现挫折感,混在中国学生小圈圈又跨不出去。因此出现很焦虑的状况。”

她说美国学校其实提供很多免费资源,私立学校因教师业绩和聘约相关,并不希望看到学生失败。如果学生有问题,老师是非常愿意交流的,还可以给学生配备“学伴”。国内没有这样的沟通交流,所以一般中国家长不知道——原来美国有这么多教育资源。

有问题要主动寻求帮助

她强调:“美国中学教育是为培养到大学读书的能力,要有批判性思维,自己找资源、自己找答案。在中国的教育里从来没有要孩子批判性思维,抱着‘学校要主动告诉我’的想法。但是美国教育文化是:你有问题你要来找我。如果把这缺口沟通起来,经过交流后孩子会变得很有信心。通过和老师交流后,学生在学校忙起来就不会在外面消磨时间。美国高中生很忙,要参加课外活动,积累个人简历……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需要很好的指导。”

曾暄敏认为,三名被判刑的小留学生所在的牛津中学问题很单纯,主要是“没有教育顾问在身边做准备,陪伴孩子度过尴尬的状态。每个孩子来的最初三星期,如果有很密切的沟通和规划,这种状况就不会发生。”

据悉,判刑的小留学生一开始是入教会学校,后自行转学聚集到以中国留学生多而闻名的牛津中学。

曾暄敏说,不喜欢宗教课转学是借口。美国教会学校并不是让学生信教,其宗教课可以作为历史课来念,不理解还可以在作业里提出自己的观点,仍然可以拿高分。

与寄宿家庭的沟通

同时,和寄宿家庭沟通也很重要。曾暄敏举例:他们机构曾经帮一个中国孩子安排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寄宿家庭,主人是某大公司的CEO,住的是豪宅,招外国孩子寄宿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体验。但是孩子住一个学期被踢出来,虽然英文还不错,但是寄宿家长抱怨:中国孩子对他们家没有兴趣。小留学生却说:“我一直在适应,怎么说没有兴趣?”

曾暄敏说,其实美国家庭希望小留学生多参与,但是中国的孩子喜欢躲在房间里读书。加上语言障碍没有跨越,全家一起讲笑话听不懂,产生无法融入的感觉。美国家庭认为,你懂英文,就应该了解我们在说什么,不去做就是故意的,就产生了沟通障碍。

内向外向的孩子都能适应

但是并非性格内向的宅男宅女就不适合来美国发展。曾暄敏说:“美国寄宿家庭很开明,他们自己也有孩子,有的外向有的内向,在美国都可以发展。对很多内向孩子来说,内心仍然希望好好表现。我们就安排他们参与比较静态的社交活动,如设计、艺术、写作……这种社团,学校可以安排,帮他们接洽起来。”

最后她叮嘱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到美国不能只考虑学校是否提供I20(入学证明)、寄宿家庭是否安全,最好要有一个引导人来帮孩子适应美国生活。◇

责任编辑:方平

相关新闻
张志远:勿轻易说“仇华”
在美中国小留学生太任性 是缺乏父母陪伴造成?
小留学生凌虐同学案 受害者或索赔百万
小留学生如何学好英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