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赏析:〈采蘩〉

作者:明珠

(图:小玉/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3274
【字号】    
   标签: tags: , , ,

《诗经.国风.召南.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注释:

1.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何以、到哪里、干什么。蘩,音凡;白蒿。三国.陆玑疏:“蘩,皤蒿,凡艾白色为皤蒿。今白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蒸食。一名游胡,北海人谓之旁勃。”沼,音找;山边的小水池或小水塘。沚,音止;水中的小洲。“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大意是:到哪里采白蒿啊?在小水池边或小洲上。

“蘩”这种植物可以做成腌菜,这种腌菜被称为“蘩菜”,而用之于祭祀当供品则称为“蘩菹(音朱)”。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公侯夫人执蘩菜以助祭”;“执蘩菜者,以豆荐蘩菹(用礼器豆,盛蘩菹以献供祭祀)”。豆,它是祭祀用的礼器之一。荐,奉献、献供。一般不含牲(牛羊豕)的供品也称为“荐”。

2.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事,祭祀。这句大意是:(采蘩)做什么用啊?公侯祭祀时需要。须注意的是,古代诸侯的大部分祭祀礼仪,公侯夫人要参加的。不止是公侯夫人要参加,不同等级的家庭有祭祀举行时,主妇也要参加。本文后面将会介绍。 

3.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涧,两山中间的小水沟曰涧。

4.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宫,宗庙;庙堂。

5. 被(音必)之僮僮,夙夜在公:被,被裼(音必替),假发做的头饰。《康熙字典》:“被裼,读为髲鬄。古者或剔贱者刑者之发,以被妇人之紒为饰,因名髲鬄焉。”僮僮,音同。竦敬貌;严肃而恭敬的样子。“僮僮”这个词的意思,目前在学术界有争议。笔者认同孔颖达《毛诗正义》、朱熹《诗经集传》及《康熙字典》的注释。 

目前学术界有一大部分学者将“僮僮”理解为“盛貌”。笔者个人浅见, “被”是“被裼”的简称。“被裼”是一种假发做的头饰,戴在发结上,它是中国古代后妃、夫人、命妇、主妇在准备祭祀工作及参加祭祀时专用的头饰。目的是要让自己的妆容显得更加的恭敬和严肃。古人在祭祀时,对上天或自己的先祖是发自内心的恭敬,因此女子会把平时头上戴的金银首饰都取下来,除了维持发髻用的物品之外,只戴“被裼”。《仪礼.少牢馈食礼第十六》:“主妇被裼,衣移袂(绡衣广袖),荐自东房韭菹(韭做的腌菜)、醓醢(带汁肉酱),坐奠(祭)于筵前。主妇赞者(协助主妇祭祀的女子)一人,亦被裼,衣侈袂。执葵菹、蠃醢,以授主妇。”

祭祀中必须严肃恭敬,进退应矩。以下是诸侯国君祭祀时的一个场景,《礼记.礼器》:“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卿、大夫从君,命妇从夫人。洞洞(僮僮)乎其敬也,属属(专心谨慎貌)乎其忠也,勿勿(勤恳不懈貌)乎其欲其飨之也。”

因此笔者认为“僮僮”的意思是“竦敬貌;严肃而恭敬的样子。”

夙夜在公,夙,音素,早晨。这一句的大意是:从早到晚都勤于公务。忠于职守的表现。孔颖达《毛诗正义》:“言夫人首服被鬄之饰(头上戴着被裼),僮僮然甚竦敬乎!何时为此竦敬?谓先祭之时(祭祀之前),早夜在事,当视(检查)濯溉(洗涤)、饎爨(烹调)之时甚竦敬矣。”诸侯国君的夫人不止是去采蘩以备祭祀之用,回来后更是戴上被锡,严肃恭敬的检查家中祭祀所用之物的准备情况。

6.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祁祁,音奇。安舒、舒缓貌。薄言,我想要如何如何。可参考<芣苢>的注释。郑玄笺:“言,我也。祭事毕,夫人释祭服而去髲鬄,其威仪祁祁然而安舒,无罢倦之失。我还归者,自庙反其燕寝。”祭祀礼仪结束后,夫人更换了祭礼穿的服装并卸下被裼时,她依然保持着安然舒缓的仪态,并没有因为疲倦而失去了仪度。然后,夫人说,我想返回寝宫休息了。 

赏析:《毛诗.序》:<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奉祭祀者,采蘩之事也。不失职者,夙夜在公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采蘩>这首诗叙述的是诸侯夫人不失职的故事。夫人可以献供祭祀所须要的供品,表明她没有失职。献供祭祀用的供品,指夫人去采蘩的事情。不失职又表现在她早晚都勤勉于公事。

在中国古代,祭祀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先秦时期,荐祭(古代单称“荐”)的供品,特别是祭祀天地、社稷时用的,全部必须是天子或诸侯国君的籍田中出产。籍田中没有的,祭祀需要的供品,就由后妃或夫人去采摘。包括祭祀时国君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夫人亲自制作的。做不到这些,不管是国君还是夫人,都算是失职。(祭祀中用的牲为“牛羊豕”,这部分前期的处理是由专人来做。)

这个传统一直到汉代都保持的很好。“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皇帝耕种的谷物为祭祀之用)、祭服(后妃用桑田的收成织制祭祀穿的服装),为天下先。”(《(汉)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吕氏春秋.士容论第六》)

朱熹《诗经集传》:“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夫人能尽诚敬以奉祭祀。而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也。”朱熹认为,因为当时召南地区的各个诸侯国都受周文王道德教化的影响,诸侯国君夫人能够诚恳恭敬的操持祭祀之事,她的家人写这首叙事诗来赞美她。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公侯夫人到哪采白蒿?在山边的水池小洲中。采了白蒿做什么用?公侯的祭祀须献供。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公侯夫人到哪采白蒿?在两山之间的溪涧中。采了白蒿做什么用?宗庙的祭祀须献供。

看了这两段诗句,也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祭祀的供品就非得公侯夫人亲自去采摘而不能假手他人呢?而且前面笔者在注释中也提到,《礼记.礼器》:“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这些事情为什么不能让下人来做呢?

笔者记得小时候经常会听到老人讲:要积德做善事,来世才能有福报,甚至当大官发大财。今生做了坏事,不止是这一世要有报应,来世有可能转生成奴仆、乞丐,甚至是当牛当马累死累活的也没有饭吃。佛家也是这样说的,造了恶业,就会有恶报。人就是在这种业力轮报中活着,来一身光,去一身光,只有所积的德和业力是跟着人转生走的。那么,业力大的人,转生之后生活就会艰难,所处的社会地位就会低。这是古人都认同的理。

因此,他们认为,奴仆用过的东西都带着比较大的业力,是不洁的。这些东西如果用来祭祀天地、社稷、五祀(五行之神)等,就会有亵渎天地神明之嫌(这里指的是供品,而不是盛供品的礼器,因为供品是给神明飨用的)。所以公侯夫人要自己去采蘩,以备祭祀时用到(这是原因之一)。其实还不止是祭祀,在先秦时期,古人把神传的乐器也看得很神圣,平时不使用的时候都要按规矩悬挂起来。而且还特别规定了,生病的时候,必须把乐器撤下来另行放好,就是担心人生病时散发出的业力玷污了神传的乐器。“疾病,外内皆扫。君大夫彻县(撤去悬挂的乐器),士去琴瑟。(《礼记.丧大记》)”

到了近代,由于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拜神拜佛的人,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想着按神佛讲的法去做好人,返本归真。而是求神求佛保佑升官发财等等,因此就更不可能明白古人这么做的用意及《诗经》的真正内涵了。由此亦可见,“无神论”害人不浅。

其实,对现代的人来说,也可以借鉴古人的做法来端正自己敬佛的态度。比如平时有供佛的人,供佛的瓜果最好自己去采购,买回家后自己动手清洗并用洁净的布将瓜果上的水渍擦干,然后再恭敬的端上供桌,以表达对佛救度自己的感恩之心。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头戴被裼的夫人虔诚而肃恭,早晚忙碌一心为公。祭祀结束卸去被裼,夫人仪态依旧舒缓而雍容,彬彬然返回寝宫。

这一段诗句,除了讲述公侯夫人“夙夜在公”不失职之外,还告诉了人们一个生活中必须注意的礼仪。朱熹《诗经集传》:“祭义曰: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复入然。不欲遽去,爱敬之无已也。”。朱熹引述自《礼记.祭义》中的话,并加上了自己的评论。大意是,《礼记.祭义》中说:“祭祀结束后,离开时,也要跟刚刚参加祭祀礼仪时那样,仪态舒缓而安然。”所以祭祀结束后不要做出匆忙离开的举动,这样您对神明的恭敬及爱戴之心就无从有了。

对于古人来说,出席祭祀礼仪活动、上朝议事等等,就应该保持这样的仪态。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当您出席一些重要的庆典、会议、观看重要的演出时,不管是去的时候还是离开的时候都要保持安然舒缓的仪态以示恭敬。

据《礼记.月令》记载:“(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这是讲夏历六月份,天子祭祀天地。因为黄帝德配于天,所以祭天就是祭祀黄帝。另据《礼记.祭法》记载:“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这是讲此传统从舜帝的时代就开始了。舜禘祭黄帝,郊祭帝喾(黄帝的曾孙),并以颛顼(黄帝的孙子)和尧帝配享。

中华的五千年文明,是黄帝带着他的子民下世开创的,所以在夏商周时期的历代天子,祭天时就是祭拜黄帝,以示其君权天授,并表达对黄帝等圣王的感恩之心。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的后妃及公侯夫人会如此看重祭祀的事情,要亲自去采蘩以献供天地神明,在操持祭祀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参加祭祀礼仪的过程中都始终保持着舒缓的仪态,以示对上天的恭敬。

结语:<采蘩>这首诗篇,通过讲述了公侯夫人辛苦恭谨的操持公侯祭祀之事来教化女子的妇容及妇德。因此“采蘩”一词在古汉语中还常被用来比喻女子能恪守妇道、尽心妇职;或比喻贤妻良母。通过拜读此诗,我们还了解了古人对天地神明的恭敬态度,以及古人如何在重大的活动中保持自己的仪态始终恭敬如一。《礼记.乐书》曰:“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此段话的大意是:音乐是发自于内心的,礼仪是人身体外在的动作;(由于人的天性是纯善的)所以,发自内心(纯善)的音乐能令人心态祥和,而带着祥和的心态去为人处事,就形成了人类正统的礼仪。

笔者赏读<采蘩>这首诗篇及《礼记.乐书》的这段话,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优雅高贵的气质是修出来的,而不是装出来的。怎么修出来的呢?克制自己不好的欲望,按照中华传统的道德礼仪去为人处事(克己复礼),回归人类善良的本性,不亦乐乎?@*#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的民族戏剧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可谓洋洋大观,据1980年--1981年统计的资料显示,中国一共有剧种317个。在20个世纪,流传最广,观众群最多的有五个剧种,即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五大剧种"。
  • 自天膺运演真机,浊世青莲救众危。
    诗颂佛恩充浩瀚,弦歌圣德布慈悲。
    朱颜绿鬓春风沐,白纻清音泽雨施。
    神女散花花解泰,健儿擂鼓鼓昌熙。
    来仪彩凤因韶舞,去垢灵犀是隽词。
    亘古良缘君莫失,感怀巨变泪珠垂。
  • 唐朝的大诗人杜牧家世显赫,多才多艺,在诗、赋、古文等方面都有许多传世佳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传说称杜牧风流却不同于凡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二十六岁的杜牧进士及第,授宏文馆校书郎,可谓春风得意。以后几年在各地任幕僚。
  • 中华的传统文化贯穿了对天地神明的敬仰,上古的圣王依天地之法则,创造了中华文化,并以道德教化世人,无为而天下治。据《易经.系辞 下》记载:“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唐朝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顶峰时期,唐诗就是那时应运而产生的;唐人从皇帝、文人到庶民无不敬奉天地神明。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对神的敬仰,对道德的崇尚,根本就不可能产生唐诗。
  • “元旦”一词,汉代以前称“元日”,据《尚书‧尧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汉‧孔安国(孔子的十一代孙)注曰:“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也就是说正月初一这天,舜接受了尧的禅让。又据《礼记‧月令第六》记载:“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 前两天工作之余跟几个朋友聊天,在谈到世界上什么人最愚蠢时,几个朋友一致认为:“世界上最愚蠢的人莫过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我说:“还有更愚蠢的呢!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虽然疼得呲牙咧嘴,但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砸自己的脚。”一个朋友说:“如果真有这种人,那就不能说是愚蠢了,只能说是疯子。”另一个朋友说:“这种事情可能在精神病院都没见过,世界上真有这种疯子吗?”
  • 祭灶日(祭祀灶神)过后才能开始贴春联;普通官员或老百姓都是用红纸写春联,只有皇宫内廷或皇族王公之家,才能用镶红边或蓝边的白纸来写春联。
  • 考考自己的素养和直觉,门联上横写横贴的那一幅联叫什么?横幅、横批或横披?作者对三词做了考证。现代人习称“横批”,到底出自何时?错在何处?
  • <--ad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