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剑虹:陪四川抗战老兵造访国史馆、军史馆

人气 217

【大纪元2016年03月18日讯】这次在热心台商白中琪的赞助下,九名来自大陆四川省的国军抗战老兵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于今年3月2日到3月6日之间造访了台湾,实现自己向昔日的老长官,即先总统蒋公献花致意的心愿。

虽然笔者在事先就已经透过白中琪先生的姐姐白中琫的联系,得知九位先辈即将造访台湾的事宜,但是因为工作繁忙的缘故,没有办法从头到尾陪着他们走完所有行程。也因此,我没有亲眼目睹到老兵们痛哭着向蒋公下跪磕头致意的感人画面,实在是感到十分遗憾。不过,我倒是利用3月4日,也就是星期五上午的时间,陪着老兵们走了一趟国史馆与军史馆。

由于除了抗战期间参加71军通信营的廖沛林外,其余八名老兵都要依靠轮椅才能行动,因此国史馆与军史馆刻意安排他们重点访问几个重点展示厅。令笔者感到颇为可惜之处,在于老兵访台的时间实在是太晚,错过了前阵子在国史馆与军史馆举办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念特展。然而,这并不代表参访国史馆与军史馆,对这些可爱的老兵们而言是毫无意义的。

首先,就以国史馆的参访的过程来说,当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随国军来台湾的这群前辈们,可以了解在他们缺席的这七十年时间里,中华民国政府是如何一点一滴的在复兴基地实践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理想。除了改善台湾人民生活素质的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九年国民教育、加工出口区与十大建设等符合民生主义的政策外,最重要的,就是让老百姓们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了。

所以,在馆方人员的安排与导览下,九位老英雄参观了总统副总统文物馆。在那里,他们不仅又再一次的见到了蒋公,同时又再度温习到了一段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历史,即《中华民国宪法》颁布的过程。其中有几位老兵,就参加过1947年到1948年的国大代表、立法委员与总统选举,称得上是中华民国民主发展的历史见证人。

尽管那一场惨烈的内战,让他们就此与战后中华民国的民主发展绝缘,但是没有人能否认,如果没有这一群老兵抛头颅洒热血般的在战场上与日本侵略者拚搏,保卫了国家与收复了台湾,那么也不会有民生主义与民权主义在复兴基地上的开花结果。只是跟着这群老兵一路参访下来,笔者深深的感觉到,此一民主果实的大多数栽种者,并没有办法像我们这群幸运儿一样享受到这颗果实的美味。

结束了令人感叹的国史馆参访行程以后,我们又接着前往国军历史文物馆。由于馆内没有电梯的原因,老兵们在家人的搀扶下,爬楼梯走到二楼,集中参观对抗日抗战的展示厅。虽然没有如同国史馆那样,派出专业的向导人员向老前辈们一一介绍展示厅内的陈列物品,但是仍有身穿便衣的年轻一代国军弟兄出面接待九名抗战先进,场面令人动容。

老国军见到小国军,尤其是留在大陆的抗战世代老国军与在台湾成长的年轻世代小国军碰面,那个画面在过去是很难想像,也见不到的。然而,可能是两代军人之间都存在着共同的黄埔精神,世代与疆域之间的隔阂很快的就得到了突破。虽然,那位国军小哥的年纪,一看就知道与所谓“天然独”世代差不了多少,但是他仍好奇的跟在一旁,亲切的询问老先生们从哪个省份来,参加过那些战役。

记得去年参观军史馆抗战胜利纪念特展时,时任代理馆长的陈彦璋中校就告诉笔者,中华民国国防部的政策,就是希望能够超越一切的政治与党派立场,以超然的态度,搭配真实的历史文物向年轻一代的官兵与国民们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因此,军史馆秉持这样的精神举行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特展,目的就是要让参展的群众们对国军的光荣传统产生自豪感。

尽管老兵们没有赶上军史馆举办的抗战胜利特展,但是笔者却藉由观察老国军与小国军的互动,察觉到去年陈彦璋中校所提到愿景似乎已经实现了。虽然笔者并不知道,台湾的一般青年有多少人曾花时间去参观国史馆与军史馆的相关文物特展,但是从年轻一代国军阿兵哥对老先生们所展现出的关怀来看,中华民国的军人教育还是相当成功的。

活动结束时,看着老国军与小国军彼此勉励的画面,笔者真的认为随着这批两岸“最伟大的世代”日渐凋零,台湾与大陆对历史真相有兴趣者,真的有必要加快口述历史访谈工作的脚步。老兵们的口述回忆,受到环境的影响与时间的流逝,很多时候或许无法完全反映历史的真相,但是却能够反映出那一代人的真实想法。若能搭配第一手的史料文件一同研究,对还原历史真相必然能有所帮助。

--原载《公民议报》

责任编辑:赵元

相关新闻
黄埔三代人共缅抗战老兵功迹
参与战力展示 台抗战老兵激动感伤
还原抗战 台国史馆发表三名将日记
20名老兵获颁“抗战胜利纪念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