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被顶替上大学”官版结论遭各方质疑

人气 2984
标签: ,

【大纪元2016年03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3月19日,河南省周口市委宣传部对广受舆论关注的“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公布了调查及处理结果。假“王娜娜” 学籍、学历信息被注销、被解聘,9名责任人受处分。对此通报,多家央级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文章,质疑其处理结果模糊不清,无法令人信服。

事件起因

今年33岁的王娜娜去年5月到银行办信用卡,全部符合条件的她,却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办不了。原因是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发现,王娜娜申报的学籍信息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所显示的并不相符。

12年前,王娜娜高考落榜,后来外出打工,结婚生子。现在银行工作人员却查询到王娜娜是周口市职业技术学院2003级学生,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大专学历。王娜娜这才意识到,自己当年的高考入学身份被人冒名顶替了。随后王娜娜与假冒者多次协调未果。

有的媒体质疑:“对于顶替者如何拿着别人的录取通知书入学的整个环节,该通报并未详细解释”;“顶替者如何冲破重重关卡完成冒名顶替并顺利毕业,在调查报告中仍然找不到答案”。

官方调查及处理

当顶替事件通过媒体曝光后,3月19日,“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终于有了官版结论。据周口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周口发布”公布,假“王娜娜”(原名张莹莹)学籍、学历信息被河南省教育厅按规定注销,毕业证书被宣布无效,本人也被商水县教育体育局解聘。

据调查组介绍,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管理上存在漏洞,部分人员对工作不负责任、未履职尽责,甚至严重失职,根据相关规定,对9名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侵权者王娜娜表示此通告,她是在媒体上看到,期间并没有人联络她,她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她说:“第一,道歉信我至今没有收到。第二,我看到这9个人的处罚,但是我不知道这9个人在这个事件中,分别担任什么角色,通知书怎么到女孩手里的,张莹莹怎么拿到的,通过何人、何种渠道到手的,调查结果还是没出现,肯定没有达到我的满意是真的。”

各大媒体相继评论

20日,新华社以《“王娜娜事件”调查不能烂尾》为题发表新华时评。文章指出,纵观调查组的调查报告,对每个人的处分依据太多语焉不详、一笔带过。而公众最关心的,顶替者如何冲破重重关卡完成冒名顶替并顺利毕业,在调查报告中仍找不到答案。文章认为,此次官方给出的调查结论,不足以穿透“细节迷雾”。如此,所谓的反思也就流于形式,所谓的问责便如隔靴挠痒。

光明网发表题为《“王娜娜事件”,谢绝语焉不详》的评论文章称,这样的调查结果,通篇没有致歉的诚意,显得过于机械而冷血;仅仅是失责失职,王家的通知书就花落张家?这背后没有人为的“运作”、没有利益的输送与打点,就碰巧遇到这9个失责失职的当事人?究竟是失职还是违法,这是性质迥然的追问。文章强调,当地政府应该及早让语焉不详的“王娜娜事件”,归于清爽透明、公平正义的逻辑。

新华网评论文章《疑点多多也能叫“水落石出”?》中写道,周口市委宣传部的通报用大段篇幅罗列了对9名责任人的党纪政纪处理,看似详细,却没有透露任何细节、关键信息,都是些“应负直接责任”“应负领导责任”“党内警告处分”“严重警告处分”“诫勉谈话”“行政警告处分”“行政记过处分”,对还原当年的事件毫无用处。人们依然不知道,事件的主要操纵者是谁?而且,这样“撒胡椒面”式的处理,能否真正教训该被教训的、安抚该被安抚的?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中的纵横点评则表示,调查虽有结论却难以穿透“细节迷雾”,因为,责任划分显得似是而非不说,公众最关心的顶替者是怎么冲破重重关卡完成冒名顶替并顺利毕业的也找不到答案。在公众看来,问责似乎是隔靴挠痒,结论自然难以服众。处分不能是目的,问责不是结果,调查不能烂尾,只有公布真相才是终点。

央视亦对此调查结果表示质疑,在这份调查报告中,虽然对9名责任人进行了处理,但是对于9名责任人存在哪些违法行为,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代。这些违法行为中间,是否存在玩忽职守、是否存在滥用职权、是否存在行贿受贿,这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这些问题都没有向社会进行详细的公布。

网络上网民纷纷质疑

网络作家乔志峰撰文表示,涉事的一干工作人员受到的处分,基本上都是“警告”——或系党内警告、或系行政警告,却让人感到有点“轻描淡写”。捅出了这么大的娄子,给当事人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带来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仅仅一个“警告”处分,就可以了事吗?

在整个冒名顶替的操作过程中,假冒者在入学审核、学籍登记、顺利毕业、参加工作等诸多环节都畅通无阻,涉及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的某些工作人员,恐怕不止是审核把关不严那么简单,其中肯定存在失职渎职甚至收受贿赂的问题,也肯定存在违规操作甚至违法操作的问题。不知调查组是否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警告”处分真的恰如其分吗?

另一篇博文《调查结果让人产生更多问号》表示,由于调查的详情未予公布,本该回应质疑的调查结果却让人产生更多的问号。

调查结果中说张莹莹“父母均为下岗职工”,似乎在撇清网友的揣度——责任人是否“有权有势”。但是,第一,“下岗”只是一种目前的状态,与当年张家的势力、财务多寡就有必然的联系吗?第二,就算按照报告似乎在影射的“‘下岗职工’等于‘没有后台’”的逻辑,那么“下岗职工”的女儿究竟怎么就顶替了别人上了大学呢?这带给了大家更多的疑问。

不少网民拿王娜娜被顶替事件与2009年发生的罗彩霞事件相比较。冒充罗彩霞者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因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而王娜娜被顶替事件中,通报中没有提及“违法”二字,通报对有关人员的行为的定性是:“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管理上存在漏洞,部分人员对工作不负责、未履职尽责,甚至严重失职。”很多网民无法理解:造假、顶替,怎么不是违法?

《钱江晚报》在其评论文章中写道:王娜娜被顶替事件中被处理的9人中,有3人是公安人员。有关渎职罪的法律规定,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安人员属国家工作人员。通报如果明确告知这3名公安人员具体涉案行为,公众就有了判断的依据,而不是现在这样疑窦丛生——如果这3名公安人员没有违法、犯罪行为,为什么不公开他们的具体行为呢?从罗彩霞到王娜娜,太多的问号需要解答。这些问号,也是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隐患。#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3死肇逃投案疑顶替  警追查
妻顶替罚单 英前部长遭判刑
撞死人肇逃  警戳破顶替骗局
冲撞警车逃逸  找人顶替被识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