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丛谈:一竹多姿和千人一面

作者:庄敬

(摄影: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349
【字号】    
   标签: tags: , , ,

清代著名画家、诗人郑板桥,平生画竹甚多,题画竹的诗也不少,约有百首以上。他的每一首题画竹诗几乎都有独特的立意与构思,有不同的表现方法。真是千姿百态,各有韵致。

请看郑板桥的几首各有特色的画竹诗:

例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写出了竹子的坚定。

例二
两枝修竹出重霄,
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
有何卑下有何高!”

——这首诗表达了平等互待的思想。

例三
且让青山出一头,
疏枝瘦于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
多恐青山逊一筹。

——这是抒发来日方长、后来居上的怀抱。

例四
不过数片叶,
满纸浑是节。
万物要见根,
非徒观半截。
风雨不能摇,
雪霜颇能涉。
纸外更相寻,
干云上天阙。

这是赞美高尚的气节。

例五
衙内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真挚感情。

总之,在郑板桥的笔下,每一幅竹画和题诗,都有各异其趣的主题思想,都有不同的形象和感情。

优秀的作家,大都是这样。他们善于不断创新,既能做到“不与(他)人同”,还能做到“不与己同”。另一种情况则反是。正如清代的“脂砚斋”所说:“可笑:近之小说中,有一百个女人,皆是如花似玉的一副脸面。”

一种是一竹多姿,一种是千人一面。两相对比,更显得那种在艺术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作品,十分可贵了!

为什么郑板桥能够做到“一竹多姿”,千变万化;而有些人的作品,则是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关键在于,作者是否能从生活出发,是否写出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有位老作家曾经指出:“某些作品千篇一律的原因,是由于这些作者只从形式上去学习别人的作品,而未能用自己的眼晴,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语言,去反映生活。”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人的思想感情也因客观条件、情况的不同,而时有变化。认真观察生活,写出不同环境中不同的思想感情,作品便能不断出新。”

郑板桥的作品,都不是临摹他人,照抄书本,不是“只从形式上去学习别人”,而是从观察生活入手。他讲:“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咚咚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凌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由此可见郑板桥认真观察之一斑。

郑板桥的创作方法,是和他的创作态度、创作思想分不开的。他说:“凡吾画兰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他还说:“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这是一言九鼎、掷地有声之言!)正是因为他深入地观察了生活,亲眼看到劳动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才使得他的创作富有人民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郑板桥的创作态度和创作经验,对于我们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很好的借鉴作用。

学习作文者,应以先学做人为要!@#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过,无论如何,读书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密切的。一方面固然有借鉴的作用,而另一方面,还有继承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读书明理的作用。
  • 画鹰岂能似木鸡, 静态写真亦何奇? 须知丹青可贵处, 不在一毛共片羽!
  • 恰似音韵悠扬的笙箫声里,间或传出战鼓的隆隆;清雅温柔的琴瑟音中,时而传来洪钟的嗡嗡!——噫!这就是“笙箫夹鼓,琴瑟间钟”。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多么需要有这种相反相成的胜境啊!
  • 歌德很欣赏德国画家鲁斯的动物画。有一回,他拿出了自己珍藏的鲁斯的版画册,里面画的是各种各样的羊。这些羊,在不同的情境中,现出不同的姿态:那含情的面孔,那卷曲的羊毛,都画得维妙维肖,逼真动人。
  • 写好文章,不深入生活、认真观察分析,那是绝对不行的。金代大文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有一首这样说:
  • 蛙鸣的特点是多而无益,多而不当;鸡唱的特点是少而有益,少而精当。鸡唱与蛙鸣比较起来,堪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我们从事文艺创作也应该是这样。要努力使自己的作品表现力更强一些,蕴藏量更多一些。
  • 所谓衬托,实质上就是一种间接描写。如欲写甲,并不从甲的本身着笔,或者说不单纯地从甲的本身着笔,而从乙或丙那一边绘形绘声,恣意尽力,使人透过乙或丙,间接地却又是更深刻地去认识甲。
  • 艺术欣赏中,确实常常有这种情形:你说得“少而精”,读者却联想得“多而深”,你越说得“钜细无遗”,读者却越感到“厌烦无味”。
  • 清代著名艺术家郑板桥,平生最擅画竹。他在六十岁以“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进六十以后,始知减枝、减叶之法。苏季子曰:‘简炼以为揣摩。’文章绘事,岂有二道? ”
  • 文艺创作确实是一件艰苦的劳动,需要的是认真而严谨的态度。不细心地调查研究,“想当然”的率意之笔,往往会产生谬误,闹出笑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