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无远弗届:大唐、日本篇

【文史】大唐文明垂范日本

文/皇甫容
font print 人气: 5412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唐太宗贞观年间,文治武功盖世,盛世文明垂范天下,唐朝文化、礼仪、律典、文物制度皆被四夷争相效仿采纳,以沐中土华风为荣。大唐都城长安也成为各国使臣、留学生、僧侣汇集的国际都市。

以唐为范 大化革新

年轻的孝德天王,接受了“遣唐使”的建议,于公元645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推行“大化革新”,效仿中土大唐建立年号,定名“大化”。“大化革新”以大唐盛世为楷模,以唐朝律令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改革日本政治经济,完善日本国家政体。

从653年起,十六年中日本六次派出遣唐使(其中遇难一次),学习盛唐文化。后直到宇多天王为止,前后两百五十年,共派“遣唐使”十九次。奈良王朝兴盛时期派出的使团规模最大,每次都约五百人左右。日本大量的学生、僧侣、建筑技师、织女等人,随使团前往中国,修习经典、参观文物古迹、藏书馆等。

沐浴盛唐文风

盛唐浓厚的文化气息,被日本留学生、僧侣带回国后,在当时掀起竞相修习中国汉诗的风潮。《诗经》、《昭明文选》、《玉台新咏》等汉文典籍传向日本后,直接影响了日本的和文和歌的创作。编撰于751年的最早的日本汉诗集《怀风藻》收录了64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作多模仿六朝、大唐的诗格,内容涉及吟咏月、梅、菊、雪、酒以及对佛道修炼文化的心得。

日本最早最完备的法典《大宝律令》仿大唐律法着成。日本留唐学生吉备真备两次出任遣唐使,在长安鸿胪寺研究大唐天文历法、兵法、建筑、律法等知识,其所学造诣深厚。公元735年,吉备真备回到日本,向天王进献《唐礼》、《乐书要录》、《东观汉记》、天文历书等近200卷书籍,此外还进献日时计、中国乐器等器物。其中《乐书要录》在中国已经失传,所幸在日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吉备真备仿照汉字正楷偏旁发明了日本的片假名;而日本留唐僧人空海在长安青龙寺修习佛学与汉学,他仿照汉字的草书发明了平假名。因为假名的发明,使中国的经史子集、天文、医药、技艺等百家书籍,因为汉字与日语的结合,迅速而广泛地传向日本民间。“大化革新,即全面唐化运动,使日本从蛮荒中,打开了进入文明的大门。”(《皇朝事苑·历代天皇录》)

空海也以他深厚的汉学修养,编撰出日本第一部有关汉诗的理论著作《文镜秘府论》,他通过研究汉魏到隋唐的文学作品,对诗歌典籍汇集评论,就像照镜子一样检查自身的文体,理出是非功过,以供后世参考。同时,他也把中土的书法艺术传向日本,成为平安时代书法界三大家之一。

效法长安 营建都城

日本经过“大化革新”后,逐步建成律令制国度。受大唐的影响,日本国简单的各部职能逐步加入户籍、征收赋税等充盈完善。并以大唐国都长安为范,按照长安的条坊布局,建起第一座正式的都城——藤原京。后又营建奈良时代的都城——平城京。而平安时代以后的都城为平安京(即今京都),直到明治维新时迁都东京为止。这些都城均效法长安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左右布局建筑,王宫位居北部居中,南部为东西两市及官衙。

公元405年,来自朝鲜半岛百济国的学者王仁向天王进献《论语》、《千字文》,被公认为是汉字正式传入日本的标志。汉字传入日本王室、贵族阶层后,凡天王诏书、国家正史、大律令等均用汉字撰写,汉字风行一时,中土文化促成日本各道初现雏形。

太宗赐名“日本” 文化兴起

日本国名,本为倭奴国。唐太宗恶其旧名不美,于是依据其国所处东海,为日出之地,赐国名为“日本”。(《宋史·日本国传》:“唐太宗以其国所居,为依日所出之东海,故赐其国名为日本,意谓日之本也。”)因此大化革新后,天王也正式采纳昔日太宗所赐国名,改为“日本”。

回顾历史,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团,代表着当时日本精英阶层的王室官员、学者、僧侣、技师等,他们的往返使中土文明在日本广泛传播。日本主流民众钦慕中土王朝,效法大唐文化,沐浴中原国风、文风,把当时中土最核心、最本质的文明——崇神敬佛、天地有序、人伦纲常等理念,原封不动地植入东瀛。基于崇神敬佛的理念,衍生出的思想,又影响了日本的建筑、文学、历法、绘画、风俗等方方面面,因而奠定了日本当时及后世的整体文化风貌。

以中土文化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日本文化,经千载风雨的洗礼,至今历久弥新,成为享誉世界的五千年辉煌的中华文明的又一代言。@#

(点阅【中华文化无远弗届】系列文章。)

视频撰稿:陈安,视频制作:笑颜,配音:扶摇,责任编辑:李婧铖 苏明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洪一夫日本报导)神韵艺术团完成美欧地区的43场巡回演出后,即将进入以东方文化为主的亚澳地区,更以保留盛唐历史文化最完整的日本为首站。本周六(10日)将于関西地区的尼崎市著名的古风歌剧院进行两场演出,随即前往首都圈大宫市于下周三(14日)进行两场演出。
    这也是经过了1376年的历史后,盛唐文化的神韵再次回到遣唐使的故乡。这个以大唐文化再现为主体的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历时2个月,共巡回北美14个城市,欧洲2个城市,出演43场,约10万中西方观众亲临现场观看。
  • 盛唐时期指的是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段时间,这个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开明,在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繁盛景象,被后世称为“盛唐气象”。
  • 唐代是儒、释、道发展和弘扬的鼎盛时期,三家思想交相辉映,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使社会维持较高的道德水准,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
  •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是世界上闻名的天朝大国。盛唐时期指的是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段时间,这个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开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繁盛景象,被后世称为“盛唐气象”。
  • 今天的日本保存着大量的盛唐文化;而在韩国保留着不少的明朝文化。
  • 公元574年,圣德太子出生在动荡不安的时期。他的父母是苏我族(Soga clan)国王与王后,为保护王室沥尽心血。圣德太子出生时,当时的日本文化还未完全形成。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