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士王传奇

作者:汪威廉

越南士王传奇-提倡文教的无冕国王。(Fotolia/大纪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气: 1746
【字号】    
   标签: tags: , , ,

从洛杉矶市沿着405号公路驾车南下,进入橙县西敏市(Westminster)界,有一个“小西贡”的牌示,这里便是越南移民聚居之地。这个社区跟洛杉矶东郊的蒙特利尔公园市(Monterey Park)互为辉映,蒙特利尔有着“小台北”的昵称。

记得《洛杉矶时报》加州版面首页曾有一篇特稿,报导一对越裔恋人订好“鱼翅大餐”的喜宴后,才发现这家位于“小西贡”的餐馆老板是中国人,而临时改变场所 对当地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新闻。但一个小故事却可以反映族群之间微妙的芥蒂。

越南文化之源

加州现在已经禁卖鱼翅,可是利用剩货还是允许的。越南人的酒席少不了鱼翅,跟中国有同样的口味文化。

记得大陆媒体曾经报导,晋江文学城网站每天至少有一部文学作品售出海外版权。自从2011年签下第一份越南文版权合同以来,这个网站已经向越南输出几百部作品的版权。可见越南人喜欢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热衷于具有中国元素的故事。

烹饪和文艺都是文化的重要部分

越南正史《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史臣吴士连曰:我国通诗书,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始”。郭廷以在《中越一体的历史关系》一文也指出,传统越南汉文《四字经》有“三国吴时,士王为牧。教以诗书,熏陶美俗”的句子。

文献、诗书的奠基人,岂不是越南的仓颉、周公、孔子吗?

他是谁呢?

东汉交阯(亦作“趾”)太守士燮(公元137-226年)也他跟苏东坡《士燮论》所讲春秋晋国谥号“范文子”的那个士燮同姓同名。旧版《辞海》找出的“士燮”也是那个人。这个士燮是东汉日南太守士赐的儿子,出生于广西苍梧,少年上京拜师习经,醉心于《春秋》。初任巫(今四川巫山)县令,父丧后,迁交州太守越南史把他长达四十年主政的年代(187-226)称为“士朝”。

但他不是也不愿当皇帝。那时汉末三国争雄,天下大乱,对地处边陲的交州而言,有其地利,士燮又得人和。交州成为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乱世的一块乐土。士燮虽是一位政治领袖,在人文教化方面的贡献,影响最为深远。所以也被尊崇为“汉学之祖”、“南郊学祖”。凭着他拥有的地位、声望和实力,当时有人进言效法汉高祖初年第一个在越南称帝的中国人赵佗,若不称帝自立,亦可割据一方,却被他断然拒绝了。因为他服膺《春秋》的“定天下之邪正”的理念,和对中原故土的认同。不做皇帝却比皇帝至尊更受人民爱戴。

刺史仕燮“教本国人,始知学习之业”

文献从文字而来。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凭借文字推行与深化。越南文字的初创, 正是士燮的一大贡献。明代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提到汉置交州“时有刺史仕(士)燮, 乃初开学,翻译音义,教本国人,始知学习之业。”

张秀民《中越关系史论文集‧士燮传》引申地说,士燮“感于越人学习汉音之困难,乃将音韵译为越声,平仄俱有一定方式……并创“喃字”,假借汉字片段,演为越字,此种字多半是形声,半是会意。”

喃字就是越南文字,犹如日本和韩国除了利用汉字之外,还有他们自己的文字。喃字比唐代由僧人传入日本的“假名”,早了四百年。

另一方面,东汉末世,纤纬之学盛行,儒家有赖交州传承。陈玉龙在《汉文化论纲》就说:“士燮不但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中原大乱时, 他不但能安土守境, 民不失业,而且能礼贤下士,开创交州学术风气,使其成为汉末中国学术史上南方的学术奇葩。”

我们知道士燮无意黄袍加身,那麽,越南每个朝代的皇族又是什么人呢?

越南皇族血统

张秀民《安南王朝多为华裔创建考》一文,根据史籍与越南名人自述的资料,证明每个朝代的皇族均为华人血统。而且,李、陈、胡、莫四朝的子孙,不但繁衍于越南,有一部分返回内地,世居闽、粤一带。

目前越南有九千多万人口。虽说全国由五十四个民族组成,绝大多数属于京族,亦称越族。中国历史上对越南人的称谓是:周曰“骆越” 、秦曰“西瓯”,通称为“瓯越”,跟浙江会稽之越、温州之东瓯、福建之闽越、两广之南粤、百越,都是同一越族。早在八十年前,冯承钧译法国汉学家鄂庐梭(L.Aurouseau)《越南民族之起源》一书就写道:“我敢断言今日的安南人,直接系出纪元前三三三年灭亡后越国之遗民,而其祖先在纪元前六世纪时,立国于今日浙江流域之浙江省。”

越南人对士燮身后优遇非常特殊,三度追赠封号。1285年他被封为“嘉应大王”, 五年后,加添“善感”两字,1313年,又增“灵武”两字。“灵武”一词,让人想起东晋葛洪《神仙传》记述“杜(士)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已三日”复活的故事。《大越史记全书》也说:“世传王既葬之后至晋末,凡百六十余年。林邑人入寇,发掘王塚,见其体面如生,大惧,乃复封瘗。土人以为神,立庙事之,号‘士王仙’。盖其英气不朽, 所以能为神也。”

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越南汉文小说集成》丛书,至少有两处记载有关士燮的故事。现存最早作品, 陈朝李济川撰《越甸幽灵集录》共有五个不同版本,第一条皆以《嘉应善感灵武大王》为题。大意说,士王墓亭有 “南郊学祖”横匾, 来往行人都要下马揖拜。而且,超类、嘉定两县人走近祠庙时又避“士”字讳。 阮朝高伯适、张国用合编《敏轩说类‧古迹》中,有《士王庙》一则,叙述唐末平定南诏的大将高骈,“往交州过其境,遇一异人,衣冠端雅,接骈与语,忽不见。询之,乃士王墓庙所,大惊。”此外,法国殖民地时期,又有志怪小说《士王事迹》一册,但流传不广。

士王成神传说

传奇、志怪之类的作品,中、越有所不同。就题材方面言,前者选材广泛,无所不包﹔后者则多记人死显灵,物老成精的故事。从审美感受上说,中土常写地狱情节,令人生畏,又渗入轮回报应的观念,强化鬼神故事的警世作用。反之,神明显灵,绝少恐怖场面,让人感到温和平静,甚至有“知遇”的领会。士王的故事,正是汉文小说的越南元素。士王成神,不但是越南的民间传说,也是文化传统。

这位“善感嘉应灵武大王”的墓陵,座落在今距河内东北三十公里的北宁市。虽经历代战乱的破坏,仍有祠堂三关,香火不绝。至于士燮出生的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京南镇上,则有清光绪十四(1888)年受显灵托梦的罗栋才所镌四平方米大的“汉士威彦先生故里”石碑,供人景仰与追思。

回溯汉光武帝复国之初,伏波将军马援曾有男儿应当“马革裹尸”的豪语。又在平定交阯征氏姐妹乱后,“铸铜柱于林邑国,以极汉南界。”铭文曰:“铜柱折,交阯灭。”林邑位于日南,即今越南中部顺化至广南一带。那根铜柱,标示着汉朝极南的国界。铜柱早不知去向,交阯亦已独立建国。近年来,由于南沙群岛领土问题,中、越之间又起龃龉。◇@#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这里举一个古籍中的实例,它与当年嫦娥和后羿的故事有几分相似之处。
  • 他高兴的说:“您不就是我的李仙师吗?!”
  • 有个人偷偷藏了一块在怀中,想要回家后再仔细研究一下。结果回家一看就是石头,再也咬不动啦。
  • 《孙文学说》是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第一部分,又名《心理建设》,写成于1918年底,次年5月20日出版。当时上海出版社即评价其是“破天荒之学说,救国之良方”。在孙中山先生看来,心是人世间万事之本源,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情和现象最终都可以归之于心。他说:“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是吾党 之建国计划,即受此心中之打击者也。”“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
  • 我们说到黄鹤楼在古诗中常与神迹相伴,本篇说说传说中黄鹤楼一名的缘由。在许多民间记载的文籍里,虽所记不完全相同,但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好人得到神仙眷顾,而留下神迹,黄鹤楼同样也有这种玄妙故事。
  • 伏羲氏是我们这次文明的始祖。伏羲顺应宇宙造化之妙,契合天地自然,法天象地,开创新宇,使天地有别,四时、星辰有序。
  • 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典籍均记载了自炎帝以来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实,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 都曾到泰山封禅。史载黄帝曾至泰山封禅。在大战蚩尤于涿鹿之前,黄帝也是选在泰山脚下,大聚众神。《史记‧封禅书》说,“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帝王当政期间要功勋卓著,使得天下太平、民生安康才可封禅、向天报功。
  •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崩,十四岁皇子刘辩登基,即是汉少帝。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以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何进与袁绍密谋尽诛宦官,太后不听。绍等又为划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何进采纳之。曹操闻而笑之,不以为然。
  • 美猴王孙悟空,先后从水晶宫和幽冥界回来,过上了更加自在逍遥的日子,把自己闯下的祸都抛在脑后,或者说,孙悟空并不认为自己有闯过祸。他带领花果山的一群大小班底,未付出多少代价和艰辛,就享受着超越花果山原有的福分。大家都没想过,除了孙悟空以外还应感激什么人,沉浸在不知来龙去脉的欢乐中。
  • 提起张三丰,闪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武侠小说和影视中那个仙风道骨、神功盖世的武当派宗师。然而,其中的描写不少是杜撰,历史上真正的张三丰是一位得道真人,并最终修成神仙,他在世间留下的神言、神迹,引无数人从此一心向道,哪怕是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的声名和事迹在明清两朝大放异彩,整整影响了两个朝代。一句“乾坤壶里坐,这个老先师”正是张三丰对自我最为真切的概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