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林:林全 莫忘初衷

人气 390
标签: ,

【大纪元2016年04月09日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转了一大圈,蔡英文还是回头来找林全当行政院长,林全也勉为其难的接了下来。大家都知道新政府备受台湾人民高度期待,背负的担子其重无比,既要扫除沈疴,又要因应当今国内外交逼的严峻情势,而且还得开创新局。像林全目前舒舒服服的日子不过,偏要到枪林弹雨的杀戮战场冒险犯难,实在让人佩服,也让人同情。话说回来,谁要他将蔡英文拱上总统宝座,总不能撒手不管。不过,还好的是,既然全国上下都有“任务艰难”的共识,或许应不至于会有过分要求。

在人事底定下,舆论的反应大致是正面的,对于林准阁揆的人品、操守、能力都偏向肯定,毕竟由财税经济学者从政,先由台北市政府财政局长再到中央政府主计长、财政部长的历练,又长期主掌智库,广邀各方豪杰参与脑力激荡。此外,与蔡英文多年的共事,双方互知互信、真诚相待,应不至于蹈马政府一盘散沙、定于一尊、一人决策的失败覆辙。所以,即使当今国内外情势险峻,小英和林全两位扛重担者和一般观察家,大家并不悲观,也提出林林总总诸多建言。其中,“拼经济、救经济”被认为是首要的当急之务,不过,新政府如何因应此项任务,个人对准阁揆却有不一样的期待,更希望林全“莫忘初衷”。

话说林全1984年学成返台进入中华经济研究院,在第三研究所(台湾所)当副研究员,在蒋硕杰院长领衔下也浸淫自由经济理念。1985年初,万又煊先生返台讲学,一月初在中经院发表讲题为“中度开发的陷阱”之演讲。当时,对于万先生的悲观看法,以及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经院的同仁颇不以为然。我们觉得这样的说法,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除在讨论会中有一番唇枪舌战外,我们认为有必要把我们的看法完整地表达出来。我和马凯当时对台湾的经济问题就时常辩论,对于万先生的夹杀理论,却有一致的不同看法,于是兴起撰文辩驳的动机。

在万先生演讲的当场,刚返国不久的林全,对于推动研究发展的办法,曾与万先生有一场精彩的辩论,于是也邀他共襄盛举。经过一番协商之后,我们共同确定了“冲出夹杀的陷阱:夹缝经济的困境”这个题目,并决定以此为引子,对当时重大的经济问题,作一系列的讨论。稿成即提供全院同仁讨论、批评,再略予调整删减,经三人同意后定稿,承当时《中国时报》专栏组主任陈朝平接受,以“冲出夹缝经济的困境”为题分两天刊登。该文以自由竞争或自由市场的理念为本,指出创造并维护一个公平公正安全和谐的“自由竞争”环境,让每个人竭尽所能,发挥本身的特色,在相互分工合作激荡下就能达致最好的境界。

该篇文章只提出一个基本架构,其中许多或明或暗所提及的论点,往后都以个人或二人或三人联名陆续为文发表。当时恰值《中国时报》辟“每周时论”专栏,邀我们三人加入,乃再有固定机会就时事以经济方法解析。五年多之后,三人所累积的言论多半都涵盖于当初那篇文章所提出的基本架构之中,而且,一以贯之的,就是“自由经济”的观念。有感于当时台湾自由化政策施行不力,乃将三人有关文章结集成书,以《台湾经济何处去-冲出夹缝经济的迷雾》为书名于1990年8月出版,作为佐证。

迄今二十五年多过去了,错误政策不但持续还变本加厉,主因是主政者缺乏“正确基本经济观念”,无法让政府“做对的事,把对的事做好”。如今林全当阁揆,正可“一本初衷”落实正确的自由经济理念,实现“治大国如烹小鲜”。由林全气定神闲、胸有成竹来看,恢复政府公信力、团结全民、和谐分工往正确道路大步迈进应可期!?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林全:台湾金融改革后新风貌将是竞争优势
林全重申不介入国票金经营权之争
林全暗示 台企银最少值500亿
中钢同有总经理执行长不合理 林全:再了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