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官媒“权威人士”谈经济 分析:政策大转移

人气 2926

【大纪元2016年05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默迪综合报导)5月9日,大陆官媒《人民日报》再次刊登对“权威人士”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采访记录。在此次采访中,“权威人士”从中国经济的整体情况,其中包括存在的风险、当前的供给侧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人民日报》曾经在去年5月25日和今年1月4日两次刊发这位匿名“权威人士”的文章。在此次采访中,他强调不能再依赖投资刺激、加大货币供应来提升经济。“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财经人士黄生5月10日发表文章表示,如果按照“权威人士”的话执行下去,将意味着中国经济政策的一次惊天大转移。中国过去一直为了追求GDP一味印钞票、投资低效甚至无效的产能,结果导致环境污染、房地产泡沫越来越严重,而实体经济已经极度虚弱,而且,“中国经济最终被少数既得利益阶层绑架”。

“权威人士”的话中强调,不能再大规模的刺激和大量印钞,否则会导致中国债务规模越来越膨胀,杠杆率越来越高。股市要回归市场化,“国家队”会退出干预;不能再不顾一切的刺激房地产市场,楼市要“回归居住属性,而非投资属性,也非金融属性”。

依靠“老办法”问题多

首先关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权威人士”直言,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今年第一季度仍然是“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所以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比如,“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

他说,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即使是经济比较困难的地区,也必须“抛弃幻想,自立自强。”

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对于产能过剩造成的“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但他也同时承认,在处置“僵尸企业”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员工失业的压力,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其中很多是40岁—50岁职工。

对于供给侧改革中的去杠杆问题,“权威人士”表示,“在现实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他对利用加杠杆来提升经济的方法持否定态度。他认为,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加剧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导致经济负增长,老百姓的储蓄会因此遭受损失。房地产也不能通过加杠杆“去库存”,

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这个问题上,这位“权威人士”认为,“退一步”为了“进两步”。短期内,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去产能、去杠杆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暴露出一些风险,但是中国的经济状况来看,如果不去产能、去杠杆,长期来看“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金融风险会加剧。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双鸭山陷困境 中共体制造成经济结构单一
大陆企业财务造假 亏损10亿做成盈利5000万
叶观星:中国最需要的供给侧改革
高层智囊披露中共经济政策转变的背后原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