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诗仙李白与道家的奇缘(下)

文/刘晓

李白画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66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 ,

(接上文

●“四明狂客”贺知章呼其为“谪仙”

在司马承祯的圈子中,有一位“四明狂客”贺知章,曾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等,在唐代文学界颇有声名。742年,李白来到长安,在紫极宫,贺知章第一次见到了李白。在看了李白的《蜀道难》等诗作后,贺知章深感他是奇才,乃直接称呼李白为“谪仙人”。这一称呼一方面表明李白“才华馥比仙”,乃是仙人被贬到人间;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其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修道人才能具备的气质。

贺知章遂热情邀请李白到酒肆中喝酒、畅谈。两人边饮边谈,十分契合、开心,相差40多岁的他们由此成为了忘年交。由于忘带银两,贺知章取下皇帝赐予的金龟权当酒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龟换酒”。

此后,在贺知章等人的推荐下,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后授李白翰林供奉。李白之名随之传遍天下。自此,贺知章与李白更是常常饮酒赋诗,切磋诗艺,他们与张旭等八个人被时人称作“醉中八仙”。另一位唐代大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对贺、李的醉态有着生动的描绘:“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744年,贺知章因病告老还乡,受到皇帝及官员相送。回乡后的他舍宅为观,请为道士,并得到了唐玄宗的准许。李白因挚友的离别而感到惆怅,遂写下了《送贺宾客归越》一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在贺知章告老还乡不久,李白因得罪权贵而被玄宗“赐金还山”。747年,李白至越中探访贺知章,惊闻他已仙逝,遂赋诗《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怀念这位知己。

《李白作清平调图》,取自清苏六朋绘《清平调图》,广州美术馆藏。 (公有领域)


● 元丹道士认其为“异姓天伦”

李白著名诗作《将进酒》中的“岑夫子,丹丘生,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谓我倾耳听”中的丹丘生,就是元丹丘,是李白早期在四川交往最密切的一名道士,史载,元丹丘是道士胡紫阳的弟子。从李白诗作中多达十几首是与之酬赠的诗可以看出,他们的友谊确实非比寻常。如在《颖阳别元丹丘之淮阳》中,李白言“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意思是两人的关系如同亲兄弟一般。

在《元丹丘歌》中,则如此写道:“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颖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常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又说:“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在李白眼中,元丹丘是个能跨海飞天而且长生不死的仙人。他们一起访师学道:“吾与霞子元丹,烟子元演,气激道合,结神仙交,殊身同心,誓老云海,不可夺也。历行天下,周求名山,入神农之故乡,得胡公之精术。”(《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一起谈玄悟道:“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一起在嵩山寻仙炼丹:“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

明崔子忠绘《藏云图》(局部),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李白盘腿端坐盘车上,缓缓行于山路上,仰首凝视头顶上的云气。(公有领域)

这样的元丹丘对于李白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而李白因此与其师父胡紫阳的关系也很密切。对于胡紫阳高深的道法丹术,李白在《汉东紫阳先生碑铭》中介绍说:“因遇诸真人,受赤丹阳精石景水母;故常吸飞根、吞日魂,密而修之。”且因“与紫阳神交”,李白是“饱飨素论,十得其九”。后来,李白还曾追随元丹丘到嵩山归隐了一段时间。

据说,在李白第一次来长安时,元丹丘通过向持盈法师(玉真公主)引荐李白,使其向玄宗推荐,加之贺知章等人的举荐,玄宗才下诏召见李白。而李白在长安的生活能自此使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并“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周政,潜草诏诰”。

吴筠道士与之相酬和

吴筠,唐代著名茅山道士。因其文辞传颂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召见他,授之以待诏翰林。玄宗向他问道法和神仙修炼之事,吴筠答以“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适意”。玄宗十分器重他。

742年初,吴筠东游到会稽(今杭州),隐居在剡中(今浙江剡县),在此与李白相识,并与之相酬和。李白那首《凤笙篇》中的“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崑丘采凤鸣”说的就是他。

在此隐居期间,李白在浙江天台山亦有过采药、服丹的经历,他写道:“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其后,玄宗再度召吴筠进京,他也向玄宗推荐了李白。自天宝中,李林甫、杨国忠用事,纲纪日紊,吴筠预知天下将乱,乃坚求返还嵩山,玄宗不许;在安禄山作乱后,再次请求还山,这次玄宗同意了。

明人绘(旧传南宋马远)《对月图》轴,诠释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公有领域)


正式成为道士

744年,李白离开长安后,开始浪迹天涯,并继续求仙学道,采药炼丹。他出门的行装是仙药满囊,道书盈箧。44岁时,李白来到山东紫极宫,尊师高如贵,接受道箓,正式成为一名道士。他的《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一诗记录了这个过程。他先去安陵(河南鄢陵县)找盖寰道士,把道箓造好了,然后到济南,由高如贵“尊师”在老子庙里面正式授予。

从此,李白坚定地走在了修道成仙的路上,而且是全家修道。虽然他也期望建功报国,但“学道爱神仙”却是其始终不变的,他留下了一百多首与仙道有关的诗歌。诚所谓“一鹤东飞过沧海,放心散漫知何在。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嚣嚣直可轻。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

清苏六朋绘《太白醉酒图》,上海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责任编辑:苏明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盛世大唐,如日初升,万国来朝,人皆向往。千古帝王,谋臣良将,风云纵横的故事看多了也许使人目眩。今天,我们就做一位普通的长安市民,去大唐CBD:长安城内的西市游览一番,体验这国际大都市的别样风情。
  • “任铁任金”是喻砚之质地坚硬而耐磨,然而,定有可穿,是说韧劲的可贵、努力不懈是导向成功之路。
  • 由于儒家修炼体系中认为,人是从天上美好的世界中掉到常人这个苦海中来的,必须经过修炼才能返回天上的家园,因此把这个修炼过程称为“归”。由于学校四周环水,因此〈江有汜〉才以沿长江行舟东去来借喻大学的学习或修炼的过程。
  • 越国,齐海,陶地;谋士,相国,富贾。三种角色,三重人生,却在春秋时期一位叫范蠡的人身上,呈现出神奇的统一。“重农抑商”历来是古代中国的治国传统,故而历史上能征善战者有之,辅国效君者有之,但以商人身份名扬天下的却屈指可数。范蠡以布衣之身,不仅官至将相,位极人臣,更能果断转型,投身商海,确立好善行德的商人形象,丰富了商人文化。他的才学与经历已教人惊叹,他所奠定的“中华商道”更为后世传颂。
  • 在我看到苏东坡那传世不朽的“天下第三行书”,“宋书第一”的寒食帖时,我已先读过了康熙年间的木刻版原诗《寒食雨》二首,当年在大学课程里开《苏东坡诗》的是龚鹏程老师。
  • 曹操外定武功,内修文学,统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横槊赋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诗篇亦多散佚,仅存乐府诗十八篇,共二十六首。李白对建安文学、尤其对曹操诗作可谓充分明了,以“蓬莱文章建安骨”来评价之。所谓“蓬莱文章”指其富含仙道内涵,是为建安文学风骨。
  • 公元前259年正月,距秦赵的长平之战数月不远,四十万大军惨败的赵国之殇尚未抚平,赵都邯郸又出现了一桩异事。《东周列国志》载,城中某处人家, 红光耀天,百鸟翔集,一声嘹亮宏大的婴儿啼声响彻了周边街巷。再看那婴儿,丰准长目,方额重瞳,口中含有数齿,背项有龙鳞一 搭,真帝王之相也!
  • 韩信成为富贵之人以后,能以千金酬报漂母一饭之恩;可我晚境凄凉,只身出门,身无分文为谢,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下,决定还是写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真挚的感谢之忱。
  • 一树诗花放,神姿盖九州。 佛王光日月,仙圣富春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