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欧阳修母亲 画荻教子

作者:齐整升

回顾欧阳修的成长道路,我们可以这样说:是欧阳修母亲的悉心教育,造就了这位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图为
清代《晩笑堂竹庄画传》中的欧阳修像。(公共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72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是宋代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进士,曾在府县中任职多年,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官职。欧阳修晚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以太子少师衔致仕。

欧阳修是北宋时代负有盛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作为文学家,欧阳修与当时的尹洙、梅尧臣、苏舜卿等竭力提倡古文,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为文深受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的影响,但他既继承了韩愈的文学道统,又不乏自己的特色,变韩愈的奇险为平易。他的诗、文均写得相当出色,在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史学家,他和宋祁合撰《新唐书》,又独自撰修《新五代史》。这两部史书同被列入“二十四史”,是传之千秋万代的力作。

欧阳修能取得如此成就,是他自小苦学的结果。而他之所以能自小苦学,与他母亲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欧阳修刚刚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中十分贫穷,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欧阳修母亲郑氏的身上。虽然生活极为困窘,郑氏都丝毫不肯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家中没有钱买笔墨纸张之类的学习用品,郑氏就用荻杆(荻是一种像芦苇的植物)将字写在地上,教欧阳修认字、写字(后来,“画荻”成为一个典故,用以形容母亲辛苦教子)。

欧阳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受的启蒙教育。郑氏还教儿子多读古人的文章,并学著作诗。等到欧阳修稍大,家中没有什么书好读了,就向乡邻里的读书人家借书来读,有时还将书抄录下来。欧阳修自小天资聪明,读书时一遍过去,往往就能够背诵。常常是书还没有抄写完,欧阳修就已经能够背诵下来了。他经常是一门心思放在读书上,忘了吃饭、睡觉。

由于母亲的悉心教育和欧阳修自己的刻苦努力,他幼年所做的诗赋文章,下笔就已像成年人一样的老成练达了。到二十岁时,欧阳修就已经很有文名。有一次他从一个废纸箱中,得到了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遗稿,读后十分仰慕韩愈的文章,便下苦功夫悉心钻研,以至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立下志向,一定要努力向韩愈学习,以达到和韩愈一样的地位。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写文章和评述文章,都深受韩愈影响的原因。

回顾欧阳修的成长道路,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是郑氏的悉心教育,造就了这位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

(《宋史·欧阳修传》、《欧阳修全集》)@#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傅山是明未的秀才,明朝灭亡以后,他便“改黄冠装,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隐居不出,自称居士、道人。顺治十一年(1654),他因河南一个案子牵连,被捕入狱,便开始绝食。一连九天,几乎要死,被他的一个学生,用奇计救出。但傅山却深以为憾,认为不如死了痛快。清朝开博学鸿词科,实是要以此招揽人才,傅 山拒绝别人的推荐,不肯入京城应试。去征召他的官员强迫他,以至于将他连床抬着走。到离京城二十里时,他死也不肯入京。别人无法,只好代他向朝廷称老病。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表示他“不事二主”的民族气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表现了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 傅山博通经史、诸子、佛道、医药等学问,也能诗文、书画、金石,尤其以音韵学见长,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对后人很有影响。 傅山从小就是个神童,很小就开始读十三经等经史典籍,后来其书法和绘画又非常有名。傅山对待傅眉等几个儿子,要求十分严格。他常常周游四方,出游时,总是叫儿子们,拉着他乘的车子行走。晚上到了旅舍中,他就点上灯,督促儿子读经史等书籍。晚上诵读过后,要求儿子们第二天早上,一定要能够背出来。如果傅眉等背不出来,傅山便用杖责打他们,丝毫也不姑息。
  • 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他为官以宽厚待人著称,时人说:“他有善,则归于别人;有过,则归于自己。”他少时作县吏时,有次地方上杀了人,同县有位吏员,怀疑是陈寔所杀,将他抓起来加以刑讯,陈寔吃了不少苦头, 好不容易才获释放。后来陈寔当了督邮,却并没有报复这位当年抓他、拷问他的吏员 ,而是请县令许某礼遇他。远近之人,听说此事,均极为钦佩他的雅量。史书记载: “他代人受过之事,甚多。”可见其性格之宽厚。
  • 卢怀慎,唐代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他早年以进士及第,累官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等。在任时,见时政多弊,曾多次上书,请朝廷整顿吏治,任用人才,治理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惜多未被朝廷所采用。唐玄宗开元初年,他和姚崇同时为相。姚崇是唐朝著名宰相,卢怀慎自已觉得才能不如姚崇,于是事事推让。当时人因他无甚政绩,讥他为“伴食宰相”。不过他倒是很善于推荐人才,临终之时,还上表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等人,后来他们均是当时廉政的杰出人物。
  • 费宏之所以能够中状元,并入朝为宰相,应该说与他父亲费璠,对他极为严格的教育分不开。费璠对儿子要求之严格,从下面所叙的这件事情中,可以略见一斑。
  • 终其一生,宇文赟都算不上一个好皇帝。周武帝对儿子的一番苦心教育,可说是不但毫无成效,反而还养成了宇文赟文过饰非的恶劣品性。唉!教育子女,真是应该细致周到一些为好,不可仅是威严责打而己。
  • 韩亿,字宗魏,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他是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进士,历任大理寺丞、参知政事等。韩亿为官很有才能,刚开始任州县官时,就以善于判决疑案而著名。他当永城县令时,不仅将本县案件审理得清清楚楚,而且太守皇甫选,还常请他代审别县疑难案件。
  • 陆纳,字祖言,东晋时的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继承父教,严以律己。其父陆玩,在东晋朝为官多年,素有节操,清纯雅量,不受时风薰染。
  • 赵匡胤急急忙忙从家里逃出来,受姐姐劈头一顿训斥,惭愧之余,也醒悟过来,懂得自己应该处变不惊、临危不乱,镇定勇毅。于是他立即镇静下来妥善地处理好了此事。后来他在士兵的拥立下,黄袍加身,遂建立了宋朝。
  • 刘赞,五代时的后唐大臣。魏州(今河北冀县)人。刘赞由进士出身,入朝为官,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等职。刘赞为官,不徇私情,不阿权贵,以正直守法而著称。
  • 庾衮(读雨滚),字叔褒,西晋初年人。受家庭的影响,庾衮自小就勤俭而好学。他出身于显贵世家,是明穆皇后的伯父。他的伯父、叔父等都个个显贵,独有庾衮的父亲很有志节,甘守清贫,平时约束儿子,要庾衮下地耕作,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自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