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陆纳杖侄 立惩奢华

作者:华翰

陆纳杖侄,立惩奢华!(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19
【字号】    
   标签: tags: , ,

陆纳,字祖言,东晋时的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继承父教,严以律己。其父陆玩在东晋朝为官多年,素有节操,清纯雅量,不受时风薰染。

晋元帝时,陆纳任丞相参军,宰相王导这时刚到江南,想要结交一些人缘,因陆玩是吴郡人,便主动提出要跟陆玩家中通婚。如果换了别人,这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而陆玩却不愿结交显贵,予以谢绝。

后来朝中老臣如王导、郤鉴、庾亮等相继去世,朝廷任命陆玩为司空。他再三辞让不掉只好就任,却不肯完全接受司空的待遇,仍然保持其一贯本色。陆玩颇有自知之明,曾不无感慨地对人说:“朝廷以我为三公,是因为天下无人。”他完全不像当时一些朝臣那样以权势骄人。即此数端,已可见陆玩品性之大概。

陆纳深受其父陆玩的影响,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好品性,在某些方面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史籍中评陆纳有“清操”,“贞厉绝俗”,从他的言行来看,确是十分恰当的评语。

朝廷任命陆纳为吴郡太守,将要去上任时,他先去辞别大将军桓温。见面后,陆纳趁便问桓温,有多少酒就可以致醉?能吃多少肉?桓温一一作答,觉得好生奇怪,不知他为何问起此事?原来是陆纳因要赴远任,想请几位朋友作客。待到陆纳将桓温请到家中,拿出酒肉来,则刚刚够桓温、陆纳自己及三位客人醉饱,桓温不禁十分感慨于他的率直节俭。

陆纳任吴郡太守后,不肯接受朝廷俸禄,坚持俭朴生活。后来他被任命为左民尚书、领州大中正(官职名),将要离太守任、前往京城时,手下人帮他准备启程行装。开初都以为要装几只船,不想临到出发陆纳却只有自己的衣被,除此以外别无长物。后来他官至尚书令,其克勤克俭的品性,丝毫没有改变。

陆纳任吏部尚书加奉车都尉后,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来看望他。陆纳对此毫不在意,他的侄子陆俶却急坏了,因为此时陆纳家中可说是什么招待贵客的东西都没有。陆俶又不敢跟叔父提起,便瞒着叔父,自作主张悄悄置办待客的各种食物。谢安到来后,陆纳只是拿了些瓜果之类出来招待客人。陆俶见状,不愿丢了面子,便将自己私下里准备的丰盛筵席备办起来,盛情招待了谢安。

因为有贵客在座,所以陆纳见了,一声未吭。等到送走谢安,陆纳不但没有感谢侄子,反而大发雷霆,狠狠斥责陆俶道:“你这样讲排场,不仅不能为你父亲和叔父我的脸上增添光彩,反而破坏了我一贯的好习惯,败坏了我们家的家风!”他一边骂,一边找了个板杖,责打了陆俶四十杖,以示惩戒。(《晋书·陆纳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头子动了真火,越说越来气,拿起棍棒就责打范文子,把他头发上的发簪都打断了。
  • 清代阿克敦,章佳氏,字仲和,满州正蓝旗人。他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一直做到工部侍郎、刑部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 傅山是明未的秀才,明朝灭亡以后,他便“改黄冠装,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隐居不出,自称居士、道人。顺治十一年(1654),他因河南一个案子牵连,被捕入狱,便开始绝食。一连九天,几乎要死,被他的一个学生,用奇计救出。但傅山却深以为憾,认为不如死了痛快。清朝开博学鸿词科,实是要以此招揽人才,傅 山拒绝别人的推荐,不肯入京城应试。去征召他的官员强迫他,以至于将他连床抬着走。到离京城二十里时,他死也不肯入京。别人无法,只好代他向朝廷称老病。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表示他“不事二主”的民族气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表现了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 傅山博通经史、诸子、佛道、医药等学问,也能诗文、书画、金石,尤其以音韵学见长,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对后人很有影响。 傅山从小就是个神童,很小就开始读十三经等经史典籍,后来其书法和绘画又非常有名。傅山对待傅眉等几个儿子,要求十分严格。他常常周游四方,出游时,总是叫儿子们,拉着他乘的车子行走。晚上到了旅舍中,他就点上灯,督促儿子读经史等书籍。晚上诵读过后,要求儿子们第二天早上,一定要能够背出来。如果傅眉等背不出来,傅山便用杖责打他们,丝毫也不姑息。
  • 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他为官以宽厚待人著称,时人说:“他有善,则归于别人;有过,则归于自己。”他少时作县吏时,有次地方上杀了人,同县有位吏员,怀疑是陈寔所杀,将他抓起来加以刑讯,陈寔吃了不少苦头, 好不容易才获释放。后来陈寔当了督邮,却并没有报复这位当年抓他、拷问他的吏员 ,而是请县令许某礼遇他。远近之人,听说此事,均极为钦佩他的雅量。史书记载: “他代人受过之事,甚多。”可见其性格之宽厚。
  • 卢怀慎,唐代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他早年以进士及第,累官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等。在任时,见时政多弊,曾多次上书,请朝廷整顿吏治,任用人才,治理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惜多未被朝廷所采用。唐玄宗开元初年,他和姚崇同时为相。姚崇是唐朝著名宰相,卢怀慎自已觉得才能不如姚崇,于是事事推让。当时人因他无甚政绩,讥他为“伴食宰相”。不过他倒是很善于推荐人才,临终之时,还上表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等人,后来他们均是当时廉政的杰出人物。
  • 卜式给武帝上书一封,表示愿意拿出全部家产的一半,支援对匈奴的战争。百姓自动表示要出钱支援国家的战争,这事还不多见。汉武帝觉得很蹊跷,便派使者到卜式家中了解情况。
  • 韩延徽走的时候,太祖像失魂落魄了似的,连作梦都梦见韩延徽,所以韩延徽的归来,使他非常兴奋。他还赐给韩延徽一个名子叫匣列,在契丹语中,是归来的意思。还封他为鲁国公。太祖把他视为佐命的功臣。他助辽农垦,惠民播益,当时的百姓,都很感戴他!
  • 由于金世宗治世有方,使得金朝社会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历史上有人把他称为“小尧舜”。
  • 终其一生,宇文赟都算不上一个好皇帝。周武帝对儿子的一番苦心教育,可说是不但毫无成效,反而还养成了宇文赟文过饰非的恶劣品性。唉!教育子女,真是应该细致周到一些为好,不可仅是威严责打而己。
  • 韩亿,字宗魏,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他是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进士,历任大理寺丞、参知政事等。韩亿为官很有才能,刚开始任州县官时,就以善于判决疑案而著名。他当永城县令时,不仅将本县案件审理得清清楚楚,而且太守皇甫选,还常请他代审别县疑难案件。
评论